赤心貫蒼穹,飛天逐夢想——致敬中國航天人

小康麗讀點書 發佈 2022-05-04T07:56:31.033087+00:00

在2021年3月,《感動中國》特别致敬中國航天人「發射,入軌,著陸,九天探夢一氣呵成;追趕,並跑,領跑,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環宇問天,探月逐夢,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中國航天必將行穩致遠。」

激盪向上的民族,有腳踏實地,埋頭拉車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紅網

在2021年3月,《感動中國》特别致敬中國航天人「發射,入軌,著陸,九天探夢一氣呵成;追趕,並跑,領跑,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環宇問天,探月逐夢,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中國航天必將行穩致遠。」心中若無千秋業,哪來盛世百花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中國航天人——王亞平,任新民,黃偉芬。

太空教師兼女神——王亞平

那個摘星星的媽媽回家了!」在2013年,王亞平就已經執行了神舟十號的飛行任務,並首次進行太空授課,也就是這一次,太空授課,引起了無數孩子們對太空的興趣,點燃了他們對宇宙探索的知識火焰。

八年後,再次遨遊於太空之間。直播授課中的她從容優雅,大方得體。但是在這背後卻是多年來起早貪黑的艱苦訓練,數十門課程的內容,高等數學,天文學航天醫學,空氣動力學等。

她是最美航天員,不僅美在容貌,更美在女性風采,美在大國責任。

她的美,美在既可點染胭脂,簪花綰髮,又可以攻堅克難,建功立業。她的美,一如她探索的璀璨星空,任時空流轉,仍動人如往昔。

中國航天活著的日曆——任新民

任新民是中國「航天四老」之一。在中國一窮二白的年代裡,在美留學的他毅然回國,投身於中國的航天事業。「我一生只幹了航天這一件事!」

他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他也是中國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他以學識為筆,以熱情為墨,親手書寫了我國航天事業艱苦而又紮實的歷程

工作中萬事親躬,哪怕年歲已高,仍然要去發射的第一現場觀看;生活中隨和樸素,和一線試驗員一同住在塞北零下的平房裡,不願搬走。

2017年,一生都在「放飛衛星」的航天元勛任新民享年102歲。他幾乎見證了我國的航天航空史,所以也被稱為「中國航天活著的日曆」,他的精神與功績將入不滅的星斗,永遠為我國航天事業保駕護航。

航天員女教頭——黃偉芬

二十多年來,中國航天員一次次出征太空,創造輝煌,舉世矚目,而在這光芒萬丈的背後,有一個人不能被忘記。她就是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

1992年,國家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但因為當時國外技術封鎖,又缺乏相關的文獻作為參考,在這種困境下,年僅28歲的黃偉芬臨危受命,結合自己在航天醫學領域的研究,耗時三個月撰寫了《航天員訓練總體方案設計》。這是我國第一部航天員訓練的頂層方案,至今仍在沿用

1999年,她帶著不足三十人的教練員隊伍,從一片空白開始探索研究,中國航天員項目。凡是航天員訓練要操作的項目,她都會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事無巨細的親身試驗,直到避免任何的安全隱患。

以平凡成就非凡,以無名造就有名」她默默地耕耘30載,親手托舉起「飛天之夢」。

特別能吃苦的航天員

航天人他們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艱苦訓練,一年又一年的無悔堅持,咬牙努力。他們要承受八倍的重力加速度,不僅要忍受肌肉扭曲變形,腦部缺血呼吸困難等反應,還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技術操作。但是幾十年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按下過「請求暫停」的紅色按鈕,因為那個就代表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航天夢想。

除了艱辛的訓練和殘酷的競爭外,更有漫長的等待與積澱,劉旺用了十四年,獲得了在太空中實施交會對接的機會;張曉光用了15年,換來了太空裡的15天;獲得神舟十三號升天機會的翟志剛,也整整等了十三年……還有許多的備份航天員在做著默默無聞的英雄,他們是幕後的護航者,也是中國航天越飛越高的保證。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

惟其磨礪,始得玉成。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就是我國的航天精神。只有自立自強,攻堅克難,勇於攀登才能夠做到問鼎蒼穹與明月,才能夠遨遊於宇宙星河。

寫在結尾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任星河流轉,中國航天精神永遠不滅。從兩彈一星到天宮探月,天問踏步火星,離不開中國航天人「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的膽識和氣概,更離不開他們目及星空,心繫家園的情懷。正是因為如此,國人才得以徜徉於浩浩長空,漫步於璀璨星河。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我國的航天前輩們有著銜石填海的意志,他們晨炊星飯,晨星履草,為中國航天在航海中築起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遊輪。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問鼎蒼穹,於九天攬月,便是對航天先輩最好的致敬。

歲月因青春慨然而赴而更加靜好,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人民日報,如是說。我們生於這個時代,必將有所作為,也必須有所作為。

讓我們再一次,以最高的敬意,致敬中國航天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