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五班只有一副望遠鏡,張導的《狙擊手》你真的看懂了嗎?

輕兵器愛好者 發佈 2022-05-04T23:30:07.496808+00:00

《狙擊手》中五班的戰士們大多說的是四川話,這種設定在抗美援朝戰爭相關的電影中是比較罕見的,至於為什麼選擇四川話,可能源於一個鮮為人知的史實:抗美援朝後統計志願軍烈士的籍貫顯示,四川籍烈士的人數是最多的!

《狙擊手》可以說近年來國產軍事題材電影中相當不錯的一部,這部電影以志願軍一個班組的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後期我軍的冷槍冷炮運動。整部電影的服化道都十分的到位,至少挑不出來什麼大的毛病。

不過作為軍事發燒友,關注點不可能放到鏡頭語言上等方面,因為那是電影專業的工作。真正吸引我的是裡面的軍事細節。

首先是人物設定。《狙擊手》中五班的戰士們大多說的是四川話,這種設定在抗美援朝戰爭相關的電影中是比較罕見的,至於為什麼選擇四川話,可能源於一個鮮為人知的史實:抗美援朝後統計志願軍烈士的籍貫顯示,四川籍烈士的人數是最多的!黃繼光、邱少雲都是四川人。這個在抗戰中犧牲最大的省份,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依然承受著巨大的犧牲。

影片中五班的合影

至於對手方面,美軍狙擊手小隊也不是以往電影的智障、弱智,而是冷靜、殘酷的獵手。從隊長到每一名士兵都是戰鬥經驗豐富,沉著老練的殺戮高手。

二戰中幾款經典的狙擊步槍,包括:M1903斯普林菲爾德狙擊步槍。李恩菲爾德狙擊步槍、毛瑟98K狙擊步槍、97式狙擊步槍(有一款真的沒認出來,有大神認出來嗎?)

最吸引軍事的還是電影中出現的各種武器。首先說志願軍方面!影片中沒有選擇加裝狙擊鏡的M1891/30PU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但就這一條就甩了國內某些神劇幾條街。長期以來,我軍一直沒有專門的狙擊槍,而是對戰士們進行嚴酷的射擊精度訓練。影片中五班裝備的應該是從蘇聯引進的M1944式莫辛-納甘步馬槍。這種槍是沙俄/蘇聯時期裝備的莫辛納干步槍的最終改進型,典型特徵是向右摺疊的刺刀。

作為莫辛納干步槍在二戰後期定型的改進型,它延續了一戰後各國步槍全長降低的趨勢。改型全槍長1016mm,帶刺刀全長1327mm,槍管長也降至517mm,隨之而來的是槍口初速夜有所下降,為820m/s。長度變小,初速降低,但其他性能變化不大,尤其是精確度!抗美援朝中,我軍頭號狙擊手張桃芳、傳奇狙擊手鄒習祥使用都是這種步槍。

後來我國仿製了這款步槍,稱為53式步騎槍,一直生產到1960年才逐漸被56系列槍械所取代。

除了步槍,5班唯一裝備的壓制武器是衝鋒鎗。不過由於出場的鏡頭不多,再加上影片中動作比較快,無法分辨出具體型號。但根據外形可以判斷,這款槍不是蘇聯原版的波波沙,就是中國仿製波波沙,同時也是新中國第一款制式衝鋒50衝鋒鎗。

波波沙的大名自不必說,因為衛國戰爭的殘酷較量早已證明了他的實力,71發超大容量彈鼓帶來的強勁火力讓元首旗下的士兵印象深刻。德國人精雕細琢的MP38/40被數量龐大的波波沙淹沒,直到戰爭最後階段劃時代的突擊步槍出現才有改變。50式是在波波沙基礎上仿製而成的,不過更多配備的是彈匣。在整個抗美援朝的過程中,共有36萬支50式衝鋒鎗被送上前線,為志願軍戰士建功立業貢獻頗多。

說完志願軍,再看看美軍的裝備。與志願軍缺乏望遠鏡這樣的觀瞄設備不同,美軍的瞄準鏡、望遠鏡裝備到每一個士兵。這給美軍提供了不少加成,但狙擊鏡也有一個弊端——容易反光,暴露位置。世界第一狙擊手、芬蘭人西蒙·海耶就非常不待見狙擊鏡,在他看來步槍自帶的準星就是最好的觀瞄設備。

電影中出現美軍使用的狙擊槍有兩種。先說第一種M1903A4,這是在M1903斯普林菲爾德步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斯普林菲爾德在國內也有人翻譯為春田,所以這款步槍也被稱為M1903春田式步槍。

某種程度上說,M1903是在毛瑟1898式步槍的基礎上研發的。為此,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還要毛瑟支付了一筆專利費。因此,兩者的相似度極高。抗戰時期,美國曾經提供給國軍的M1903就被前線的士兵稱為「花旗中正」。

二戰時期,隨著M1加蘭德的列裝,M1903逐漸從一線部隊退出,一部分就轉行做起了狙擊步槍的活。筆者對於這款狙擊槍的第一印象來自史匹柏的經典電影《拯救大兵瑞恩》。

美軍使用的第二款狙擊槍就是M1D狙擊步槍。這款狙擊步槍是在著名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基礎改進出來的。M1在中國的俗稱是大八粒,名稱來自於它八發的容彈量。它的性能在當時絕對算不上最好,至少蘇聯人的托卡列夫SVT和德國的G43在性能方面絕對不亞於加蘭德,但是產量這方面加蘭德則優勢明顯。

二戰中,廣泛裝備M1半自動步槍的美軍在歐亞各大戰場上壓得德軍、日軍一度抬不起頭。這款的缺點也很詭異,它只能以8發橋夾的形式裝填,子彈打完後橋夾會自動彈出,發出一聲脆響……這讓M1不能中途填彈,而那聲脆響更是向對手宣告自己的槍這時候已經沒有子彈了。不過總體而言,這款步槍的優點多於缺點,是一款優秀的武器。

因為M1在美軍的廣泛裝備,在此基礎上研製一款狙擊步槍被提上日程。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的研製方式在外行人看來很簡單,就是在基本型上加裝瞄準鏡就可以了。不過由於M1加蘭德採用頂端漏夾裝填彈藥的方式,因此瞄準鏡座被安裝在機匣頂部的左側。M1加蘭德在改裝了機匣以後,裝上了2.5倍的M73,M81或M82瞄準鏡,就成了一款狙擊步槍。

為了讓狙擊手不至於因為射擊時的火焰而暴露位置,研發人員通過刺刀卡筍加裝了一個類似於捷克造的喇叭形消焰器。

按照美軍原本的計劃,1944年6月開始用M1C半自動狙擊步槍逐步取代春田M1903A4狙擊步槍。但是由於M1C的改裝過程比較繁瑣,產量一直有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推出另一款簡化版:M1D狙擊步槍。

與M1C相比,M1D僅僅增加了一個槍管襯套,瞄準鏡座便安裝在這個槍管襯套左側,省去了改造M1加蘭德的機匣的步驟。M1D的改進讓它的量產速度快了不少。

但M1C/D始終沒有完全取代M1903A4的地位。一個原因是他們出現的太晚了,嚴重定型是二戰已經進入掃尾階段了!不論是德軍還是日軍都已經窮途末路了,展現實力的機會越來越好。另一個原因是射程和精度問題問題。

M1C和M1D只是加裝了瞄準鏡,而沒有對步槍本身的結構進行改動,沿用的也是標準的普通彈。結果就是加蘭德狙擊步槍的射程和精度並沒有什麼改變,在400至600碼(一碼約0.91米)射程內的命中率很高,超過600碼的射擊精度就要看狙擊手的人品和運氣了。

除了兩款狙擊槍,美軍狙擊小組使用的支援武器比起志願軍就氣派多了。不是射程和彈藥量都有限的衝鋒鎗,而是M1919A4中型機槍。這款機槍是著名的M1917白朗寧機槍的改進升級款,與中國軍隊的三十節式機槍師出同門。影片中,約翰就是用M1919A4引爆了一顆炮彈,造成了小徐和綠娃子的犧牲。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是,他對小人物的刻畫。電影中的五班戰士,是英雄,更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這符合張藝謀一貫的偏好,也沒有他影片常見的造作。估計作為女兒的張末對此貢獻不少。希望以後我們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戰爭電影湧現出來,打破美國人對於電影美學的定義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