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喝自己洗澡水的女人,竟然是康熙最尊重的人

山川文社 發佈 2022-05-05T20:32:22.797663+00:00

蘇麻喇姑的本名就是蘇茉兒,蘇茉兒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很美,但「蘇茉兒」在蒙語中的意思是「半大口袋」的意思,從這裡就能看出蘇茉兒絕非出生在富貴人家。史料中並未詳細記載蘇茉兒的生年,史學界推測蘇茉兒生於萬曆十四年前後。

蘇麻喇姑的本名就是蘇茉兒,蘇茉兒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很美,但「蘇茉兒」在蒙語中的意思是「半大口袋」的意思,從這裡就能看出蘇茉兒絕非出生在富貴人家。

史料中並未詳細記載蘇茉兒的生年,史學界推測蘇茉兒生於萬曆十四年前後。雖然蘇茉兒的出身並不顯赫,但她自幼聰明伶俐,在科爾沁貝勒府挑選侍女時成功入選,成了寨桑的二女兒本布泰的貼身侍女。

為了加強統治,自清初開始清朝皇帝便採取了「滿蒙聯姻」的外交策略。因此,科爾沁草原上的千金小姐本布泰被送到盛京,與皇太極完婚。作為本布泰的貼身侍女,蘇茉兒也被送到盛京,繼續服侍本布泰。

雖然蘇茉兒的父母都是貧苦牧民,蘇茉兒的童年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天賦異稟的她在來到貝勒府後眼界越來越廣,學習了大量知識。蘇茉兒不但精通蒙文,還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學了漢文與滿文。

據說,在當時的皇宮中,蘇茉兒的滿文水平能與滿人媲美,得到宮人的交口稱讚。後來,本布泰在找人教授皇子玄燁滿文時,第一時間想到了蘇茉兒,讓她指導玄燁學習滿文。

自蘇茉兒來到貝勒府,便與本布泰(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朝夕相伴,在後來的六十多年時間中二人始終形影不離。在外人看來,兩人的關係只是普通的主僕,但實際上二人的關係早已超越了尋常主僕,更像是姐妹一樣。

尤其是在皇太極過世後,當時已成為太后的本布泰剛剛三十一歲,在芳華未逝的年紀成了寡婦。顯然,失去了丈夫的本布泰十分孤獨,她需要一個知心人常伴左右。本布泰來自蒙古,難免與宮裡的滿族宮女合不來。

究竟誰才能為本布泰排憂解悶呢?

自然是家鄉同樣在蒙古、與她年齡相當且始終單身的侍女蘇茉兒。

蘇茉兒終生未嫁,對於她而言,本布泰同樣是心靈寄託。因此,康熙二十六年本布泰過世後,蘇茉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打擊,她的人生仿佛失去了目標。

此時的蘇茉兒,已經是年過古稀的老婦,她已經很難承受生離死別帶來的心理傷害。為了讓她安度晚年,康熙皇帝決定將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給蘇茉兒撫養,讓這個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按照滿清祖制,唯有嬪妃以上的後宮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蘇茉兒能以宮女的身份撫養皇子,表明在康熙的心中蘇茉兒是非常受重視的。蘇茉兒對康熙的一系列恩寵十分感激,同時她也意識到責任所在。為了報答康熙,她迅速調整心態,將所有感情投注在胤祹身上,將小皇子視若己出,悉心培養。

蘇茉兒無微不至的照料讓胤祹健康成長,成為所有皇子中頗有才能的一位。此外,或許是蘇茉兒教育得當,胤祹在康熙晚年時的皇儲之爭中不顯山不露水,未與任何皇子結仇,始終保持中立。因此,在胤祹的皇兄雍正即位後,胤祹沒有像其他皇子一樣遭到迫害,反而被封為了郡王。可以說,在康熙的所有皇子中,胤祹是活得最長的一個。

顯然,這些都與蘇茉兒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蘇茉兒有著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傳,蘇茉兒的生活習慣異於常人,她有兩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癖:

一是一生不洗澡。

蘇茉兒從不沐浴,每年僅在除夕那天,才取來少量清水擦拭身體,然後更是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

二是一生不吃藥。

哪怕是臥病在床,蘇茉兒也拒絕服用任何藥物。

幼年時期的康熙與蘇茉兒生活在一起,所以他非常清楚蘇茉兒的怪癖。但對康熙而言,蘇茉兒就像是他的另一個母親一樣,所以康熙尊重她的生活習慣,從不加以干涉。

那麼,為何蘇茉兒有這兩種怪癖呢?

史學界給出了許多解釋,但這些解釋很難令人信服。值得一提的是,蘇茉兒的身體始終很健康,活到了九十多歲。在那個女性平均年齡僅有五十歲的年代,這已經是罕見的高壽了。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蘇茉兒過世火化,墓葬也享受到了普通宮女享受不到的待遇。之後,雍正帝更是為改建園寢。蘇茉兒墓風水絕佳,坐北朝南,結構非常考究。這座園寢總共由寶頂、三座寢門、三間亭堂構成,在園寢外還修有值房、廂房。

從園寢的規格來看,在雍正眼中蘇茉兒亦是值得尊敬的長輩。

到了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出京西逃。當地的老百姓都以為大清國滅亡了,於是一哄而起,就把蘇茉兒的園寢給拆了。在日本投降前,蘇茉兒的地宮被盜,地宮盜口長期敞開著。

現如今,蘇茉兒墓的寶頂尚在,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前往當地憑弔蘇茉兒,緬懷這位傳奇女子。

參考資料:

【《清史稿》、《嘯亭續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