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五代/六代機AMCA,一機兩代,獨一無二,預計2025年首飛

墨風蒜瓣 發佈 2022-05-06T09:37:01.388361+00:00

菱形機翼,「V」字型雙尾翼,機身長度17.6米,翼展11.13米,最大起飛重量25噸,最大飛行時速約為2600公里/時,作戰半徑1620公里,可攜帶6.5噸彈藥,6.5噸燃料,配備有14個武器掛點,擁有一門23毫米機炮;

菱形機翼,「V」字型雙尾翼,機身長度17.6米,翼展11.13米,最大起飛重量25噸,最大飛行時速約為2600公里/時(約合2.15馬赫),作戰半徑1620公里,可攜帶6.5噸彈藥,6.5噸燃料,配備有14個武器掛點,擁有一門23毫米機炮;

在隱身方面因其採用了類似於F-35戰鬥機的「S」形進氣道(DSI),以及大量的雷達吸波材料,故據說其雷達反射截面積很小,至於多小暫無數據;

機身表面約60至80%區域採用了C-FC複合材料製成,重量更輕、強度更加可靠。

以上是印度自產第五代/六代戰鬥機AMCA的基礎數據!(某些數據可能略有出入)

為啥說它是一款第五代/六代戰鬥機呢?

因為根據印度航空發展署(ADA)的報告稱,按照印度新型戰鬥機發展計劃,AMCA戰鬥機的首個型號AMCA Mark-1將是一款第五代戰鬥機,而後續的改進型號AMCA Mark-2可以肯定是一款第六代戰鬥機。

目前已知二者唯一的不同主要在發動機上,Mark-1將會採用美國通用動力的F414發動機的改進版本,型號具體為F414-GE-INS6。該發動機最初是為「光輝」Mark-2型戰鬥機提供動力的,配備有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最大推力97.9千牛(開加力時),一架AMCA Mark-1戰鬥機上將會配備兩台這樣的發動機。

而在AMCA Mark-2上準備加裝的發動機現在已經敲定了合作方,印度將會與法國賽峰公司合作聯合開發一款單台推力為110千牛的發動機。

之所以選擇法國而拋棄了美國的通用是因為按照印度在2016年頒布的新武器採購政策規定,武器供應商必須要在交付軍備後在印度國內尋找合適的合作者完成一項約等於合同價值一半的技術轉讓項目;

「陣風」戰鬥機當年的採購總價約為70億歐元多一點,根據印度的設想35億歐元應足以完成這款發動機的開發,不過賽峰集團雖然同意了向印度進行技術轉讓,可是在研發費用方面雙方出現了分歧,賽峰堅持認為這款推力高達110千牛的發動機至少需要40億歐元,雙方均攤的話,還差5億歐元的缺口,為此兩國為了這5億歐元已經進行了3年談判,到現在項目已基本敲定。

AMCA,印度「一機兩代」的戰鬥機

可以說印度正在推進的AMCA項目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戰鬥機計劃,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一口氣推出兩代戰機,即使是美國和中國這樣成熟的航空強國/大國也只能是同步開發兩款五代機而已;

此時此刻我猜你的心中可能會冒出這樣一句話:「切,還沒學會走呢,現在就想跑了」!

有這種想法情有可原,畢竟此前印度的一款「光輝」戰鬥機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可不是誰都具備的!

但從目前來看,印度的這款五代機研製節點正處於「尷尬」時期,如果不同時上馬「兩代機」的話,它推出的AMCA很可能會像「光輝」一樣,入役即過時!

現在擁有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機的美國已經開始著手退役F-22了,他們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六代機身上,印度作為一個「跟風者」,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如果不做出相應的對策的話,那麼此前大力倡導的「印度製造」最終將會成為一個「笑柄」。

因此,AMCA就變成了如今這樣一款「一機兩代」的產品!不過印度並不認為自己的AMCA的首個版本屬於第五代戰鬥機,而是高於五代機,屬5.5代,該國似乎一直都有為戰機加「0.5」代的習慣!

印度第五代戰鬥機的研發

在五代機的研製方面,印度在最近這些年還是下了十足的功夫的。

該國的第五代戰鬥機計劃始於2009年,也就是現在的這個AMCA,與此同時在2013年印度還攜60億美元的「巨款」入駐了俄羅斯的T-50(現在的蘇-57)戰鬥機研製計劃;

本來印度想執行「兩步走」的策略,一方面國內繼續研製AMCA,另一方面注資俄羅斯五代機計劃,希望可以將其成熟的技術引入到AMCA,這樣既可以滿足空軍對五代機的現實需求,還可以通過合作獲得一些之前從未涉獵過的新技術;

不過由於俄羅斯只看重了印度人手裡的美元,並未打算與其分享技術,在合作幾年後印度向其索要T-50計算機原始碼遭拒後,它憤憤地撤出了這項合作。

沒有了T-50,印度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AMCA的研製工作中,負責該型戰機研製的Girish S. Deodhare在綜合考慮了美國的F-117、F-22、F-35和俄羅斯的T-50之後認為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中需要做好隱身、機動性方面和成本之間的平衡。

他覺得F-117過於強調隱身,致使機動性能全無;

而F-22隱身性和機動性都很強,但造價過於昂貴;

俄羅斯的T-50則與之相反,弱化了隱身性能,增強了機動性方面的能力;

F-35是最為理想的一款戰機。

在這種理念的加持下,AMCA的雛形被敲定,這是一款可以執行對空作戰、對地打擊、壓制敵方防空系統、能夠執行電子戰攻擊的隱身綜合戰鬥機;

2014年印度航空發展署從9個備選方案中確定了3B-09的設計方案並進行了低/高速風洞和雷達反射截面積測試,2015年該戰機的最終設計方案被正式定型,並通過了國防部的批准。

此後包括航空發展署的700多人、國防研究與發展局的2000多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上千名員工以及外國公司約500人全部投入到這款五代機子項目的開發工作中。它們分段開發了AMCA需要的所有子系統,包括隱身材料、機身材料、控制系統、發動機、矢量技術、AESA雷達、內置武器艙、蛇形進氣口、航電設備等等(這裡所述的開發指的是有人參與,有些項目並非是印度人主導的)。

項目的初始投入大約15000千萬盧比(約合20億美元),首個原型機預計將會在2025年左右被正式推出。

AMCA的首個型號國產率約為30%

當然了,印度方面雖對這款五代機寄予了厚望,可是航空基礎實力就在那裡擺著呢?若真的想要完全依靠印度人自己的力量,想要在2025年前實現原型機的生產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此他們在確定了自己的思路和需要的配置之後已經開始從國外軍火商那裡尋找合適的配件了;

據估計AMCA Mark-1型的印度國產率僅為30%左右,其餘70%的技術大部分都出自美國,包括發動機、機載傳感器、彈射座椅、飛控系統等等。印度國內承包商接到的業務多為起落架、加油探頭、複合材料、隱身材料等技術難度不是太大的項目。

按照印度設計方的說法,在首款五代機的研製上科學家們不太願意過多地引進國內技術,因為它們在商業成本上非常不划算,且質量較差。說白了就是印度自己都沒有瞧得起自己的產品,不過這並不影響AMCA Mark-2的國產率,在與賽峰公司合作發動機之後,印度預計Mark-2的國產率至少可以達到90%以上。

所以目前來看,印度的AMCA戰鬥機的第一個版本還是一個由美國提供子系統和配件,其他國家幫助「修修補補」,印度負責總裝的一款「拼裝機」,核心技術基本上一個沒有,同韓國的那款KF-21屬於一個套路。

類似的做法其實列位也不必過多地「嘲笑」,個人覺得在如今的一體化時代,能夠把「拿來主義」發揮到極致也算是一種能力,用最低的成本、最成熟的技術打造一款屬於自己的高性能戰鬥機本無可厚非,強國有強國的發展路線,弱國有弱國的謀生之道!不管它是「萬國造」還是獨家產品,只要能夠拉出去打仗,自己人獲得了技術提升,這就是一款好飛機,世界上能有幾個國家像中、美、俄這三大國一樣呢?

只是在下比較擔心的是印度會白白浪掉這次可「博取眾家之長」來提升自己的好機會,放眼全球還沒有幾個國家能夠擁有如此「優質的資源」供其無限索取!

同時不同於韓國,印度已經把戰略目光放得更遠了,AMCA Mark-1不是該國的終極目標,第六代戰鬥機Mark-2才是AMCA的最終形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