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建發力要更加精準

企業觀察報 發佈 2022-05-07T01:59:12.027754+00:00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工作作出新的部署,要求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工作作出新的部署,要求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周之內,中央財經委員會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兩大重磅會議先後提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後續的投資定下了基調。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也在官網發文表示,堅持精準有效投資導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不是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更不是通過實施大規模的基建投資計劃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有序實施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投資項目。可以「適度超前」,布局有利於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

過去幾十年,凡是經濟遇到「頭痛腦熱」,多數國家基本都是通過增加基建投資、刺激經濟發展來渡過難關。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我國正是靠著巨量的基建投資成為了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2016年,也是憑藉農村舊房改造政策,帶動了我國城鎮化下的大發展。面對國內外經濟發展壓力,中央此時釋放出基建投資將扛起擴內需、促循環、穩增長的重責同樣在預期之中。

不過,這一輪基建投資需要認真分析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階段。

過去40年,我國從一窮二白髮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在快速推進,大規模的常規固定資產投資與當時的發展階段是相匹配的。然而,2021年我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已經突破50%,城鎮化率已經上升到了64.7%,標誌著我國實際上已經逐步進入後工業化和後城鎮化階段。

事實上,這幾年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已呈現趨穩態勢。從2018年的63萬億逐步過渡到50萬億的規模(2019年55萬億,2020年51萬億,2021年54萬億)。我國的高速公路、鐵路的里程已經是全球第一,人均住房建築面積超過40平方米,總體增長空間有限。

因此,本輪適度超前的「大基建」項目應該緊扣兩個關鍵詞。

首先是「需求」。所謂「需求」就是項目有必要再上馬,有效益再建設。過去部分省市建成項目收益不及預期的並非個案。有的高速公路上車流稀少,有些機場建成後日航班也就十幾架次,這些投資顯然不是真實需求的反應,到頭來只會淪為政績工程,成為地方債務陷阱。

本著圍繞「需求」的原則,當前政府應該在區域協同的節點、重大民生項目、城市更新項目等方面重點發力建設。如廣西、湖北二季度的重大項目基本都涉及新能源、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帶有強烈的經濟帶、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協同色彩。

另一個關鍵詞是「前瞻」,即多搞能夠帶動起全社會發展的基建投資。最直接的案例便是上個世紀90年代柯林頓政府在全美推動的「信息高速公路」基建政策。該政策的成功不僅令美國經濟擺脫了冷戰時期的陰霾,使美聯邦政府財政扭虧為盈,還催生了英特爾、摩托羅拉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網際網路、通信業巨頭,帶領全世界正式邁入「資訊時代」。

未來,智能道路、智能電網、智能公交的正常運行離不開5G、超級計算機、大數據存儲中心的先期建設。「新基建」項目應該瞄準經濟、科技、社會發展趨勢,因地制宜,適當提速。

另外,當下我國經濟發展中最大、最迫切的難題還是製造業轉型升級。所以,基建投資也要明確照顧到各產業鏈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節點。圍繞強鏈補鏈,突破「卡脖子」技術,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這也是解除我國發展「桎梏」最有效的手段。

總之,新一輪基建行動既應該從實際出發,不能搞全國一刀切,又應該瞄準未來趨勢,適度超前。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賦予強大的動能,應該是新基建的目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