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天人合一的生態表達!

雲南發佈 發佈 2022-05-09T01:20:51.713821+00:00

5月6日《雲南日報》整版刊發報導《哈尼梯田 天人合一的生態表達》聚焦哈尼人不斷演繹傳承千年稻作文明守護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紅河州委宣傳部供圖和小布一起來看全文內容↓生 態 家 園春耕時節,生長於紅河縣安慶梯田畔的瞿忠普又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

5月6日

《雲南日報》整版刊發報導

《哈尼梯田 天人合一的生態表達》

聚焦

哈尼人不斷演繹傳承千年稻作文明

守護綠水青山

贏得金山銀山

紅河州委宣傳部供圖

和小布一起來看

全文內容↓

生 態 家 園

春耕時節,生長於紅河縣安慶梯田畔的瞿忠普又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作為土生土長的哈尼族,瞿忠普對梯田的管理早已駕輕就熟,「秧苗已經可以移栽,除了精心管護,水量的穩定也是決定收成的關鍵。田埂要壘實,溝渠不能有堵塞,有了水、有了養分,層層疊疊的梯田才能由上而下源源不斷地得到滋養。」

紅河州委宣傳部供圖

將生產生活與自然生態巧妙結合,是哈尼梯田可以傳承至今的秘密。從涵養水源到壘埂放水,從「木刻分水」到稻種交換,從水溝修築到趕溝沖肥,哈尼梯田精密複雜的農業、林業和用水分配體系,體現的不僅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更是一代代梯田開墾者、耕作者們認識自然、尊崇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

紅河州委宣傳部供圖

守著祖先留下的寶貴經驗財富,當地哈尼族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不斷創新生態實踐,通過做活「一粒稻穀」這篇文章,逐步找到了保護與開發間的平衡點,土地效益大幅提升、鄉村旅遊發展紅火、文化業態不斷聚集……哈尼人不斷演繹傳承千年稻作文明,守護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

守望千年稻作文明

作為哈尼梯田遺產區5個申遺重點村落之一的元陽縣阿者科村,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林下是哈尼族傳統蘑菇屋組成的村寨,村寨下面是層層的梯田,河流溝渠則像血管般貫穿其中……這是哈尼山鄉最為典型的場景。

元陽梯田與哈尼山寨 劉建華 攝

「哈尼村寨的選址和建築,大都圍繞著梯田稻作來展開,生產活動與森林、村寨、梯田、水繫緊密依存。」長期負責哈尼梯田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的元陽縣政協副主席朱文珍說,大小寨子建設初期,植栽樹木、種水源林和開墾梯田一樣,已經成為哈尼族不成文的傳統,每當有新生命誕生,大家也會種下一棵樹與子女攜手成長。「『樹是水的命根,水是田的命根,田是人的命根』,這句流傳已久的哈尼族諺語,充分說明了祖先對人與自然間相互依存關係的深刻認識。」朱文珍介紹,哈尼祖先1300餘年前從青藏高原來到哀牢山腹地,將險惡雄峻的荒山野嶺開墾成了養育生命的土地,在一步步演繹出讓世人驚嘆的農耕奇蹟的同時,與大自然共榮共生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

以元陽為例,雖然千百年來梯田周邊沒有水庫,卻擁有充分的水源。水流從精心保護的森林中滲出,通過灌溉網絡流向村莊,流入梯田,田灌滿後流向河流,最終在蒸騰作用下又重回森林的懷抱,如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4素同構的農業生態系統,以及獨特的「三犁三耙」「夏秋種稻、冬春涵水」「人工耕耘除草」等精耕細作技術體系,是梯田耕作者根據自己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探索出的獨特土地利用方式,不僅科學有效且兼顧了生態和環保。

紅河州委宣傳部供圖

在元陽縣新街鎮勝村村,村民普秀瓊在田間忙活著耙田插秧,「老品種不耐肥,施了化肥會得稻瘟病,農藥會破壞土壤結構,進而影響稻米的品種品質。」普秀瓊說,從選種、育種、播插到沖肥,大家都是一步不差、精心侍弄,對待種地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塊梯田都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昆蟲、水生動物、土壤生物以及田埂垻頭生物的多樣性讓我們有充分的條件在水稻耕作中進行生物防治,比如利用蒿類植物特性漚肥殺蟲,田邊保留相應植物驅蚊防蟲都是一代代耕作者總結的經驗。」朱文珍介紹,在長期的實踐中,哈尼人在梯田管護與稻穀病蟲害防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他們選育出了上百種適合當地環境的優良稻種,親戚朋友間也會經常交換稻種,以此穩定品種產量和抗蟲抗病性。

為進一步加強哈尼梯田稻穀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梯田紅米地方品種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目前在元陽縣範圍內已收集到薄竹谷、月亮谷、紅糯谷、冷水谷等40餘個地方紅米品種進行集中入圃種植管理保存,通過稻穀種質資源鑑定評價、雜交改良、健全稻穀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實現哈尼梯田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資源保護延續發展。

讀懂梯田傳承密碼

「建設新家園,遵循舊秩序,哈尼人千百年來在生產生活中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梯田的功能與文化得以延續和傳承至今的原因。」在紅河學院哈尼梯田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紅榛看來,從梯田開挖、管理、運作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哈尼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理念,而這些方法、制度大多沿用至今,並得到了一代代哈尼人的繼承與發揚。

一場大雨過後,雨水順著大大小小的溝渠進入梯田。在溝水入田處,刻放有數塊寬窄不一的木槽、石槽,這就是頗具歷史淵源的「木刻分水」「石刻分水」。為了充分、極致地利用水資源,在一股山泉或溝渠的灌溉面積內,種植戶根據各自的梯田數量共同協商規定用水量予以分配,這一模式逐步成為哈尼族之間約定俗成的規定,為維持稻作系統的運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哈尼梯田遺產區內遍布大大小小的溝渠 圖源:「雲嶺先鋒」微信公眾號

為保證水能的順利輸送,哈尼人又推行了「趕溝人」制度。「主要是查看梯田周邊有沒有水渠被上游衝下來的枯枝落葉堵塞,或者有沒有田埂被水流沖開。」在元陽縣新街鎮大魚塘村,「趕溝人」李正福介紹,這門職業自古就有,就是為了維護溝渠,保障村內整個水利系統的順暢。

如今,為了延續發揚這份農耕智慧,哈尼梯田不少區域開始恢復推行「趕溝人」「守林人」「木刻分水」等傳統管理方式,探索設立相關公益崗位,確保每一片樹林、每一丘田、每一條溝渠和每一個水源點都有專人巡視、管護。目前,像李正福一樣的「溝長」在元陽哈尼梯田遺產區已經超過200位,守護大大小小的溝渠達186條。

在此過程中,當地黨委、政府還全力推進遺產區生態恢復,實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等工程,元陽縣累計投入1.5億元實施遺產區生態植被恢復工程,實施退耕還林14667畝,植樹造林25.6萬畝。據統計,2017年哈尼梯田遺產區森林覆蓋率為47.58%,2020年森林覆蓋率為49.57%,林草覆蓋率為67%。

資料圖 楊崢 攝

在推進水系治理和健全遺產區森林保護機制的同時,紅河州主動履行保護職責,2019年1月25日,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局正式掛牌,著重在依規、管村、治水、傳承上下功夫,通過加大傳統民居和村落保護力度,劃定梯田紅線,提升村莊人居環境,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哈尼梯田的永續利用。同時,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書》,建立起州、縣、鄉、村、村小組、戶6級管理機制。同時,出台《哈尼梯田保護管理條例》《紅河梯田文化景觀村莊民居保護管理辦法》《紅河哈尼族傳統民居保護修繕和環境治理導則》等法律法規,因地制宜全方位守護哈尼梯田。

探索保護開發路徑

在紅河縣寶華鎮世界連片最大的撒瑪垻梯田之畔,有一個被人遺忘的古村——蘇紅。古老的青石板道路、見證村寨歷史的石砌、龍樹祭台與夯土老牆上依舊鮮亮的花紋,仿佛告訴我們這裡曾經也是一個熱鬧的村落。受地質災害和現代文明的衝擊,蘇紅古村原住民早已搬離。

近年來,蘇紅古村又迎來了新生。通過招商引資,紅河縣引入外來資金對村落進行修復,並打造研學游、深度體驗游等旅遊產品。目前,修舊如舊並保留哈尼文化、建築特色的庭院式酒店還未面世,就已備受國內外驢友關注。

資料圖 楊崢 攝

「紅河縣不缺旅遊資源,如今元蔓高速通車,建個元高速即將建成,元陽機場建設加速推進,可以預見梯田旅遊業將迎來『井噴』。」蘇紅項目現場負責人趙信松說,未來景區更應考慮遊客湧入後梯田的保護承載問題,以及如何帶給遊客更為原生態的旅遊體驗。

實際上,自哈尼梯田申遺成功以來,梯田旅遊關注度與日俱增,雖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元陽哈尼梯田景區仍然「一房難求」。「每逢旺季日出之時,梯田邊架起無數相機,而那些記錄在相機里的梯田景觀創造者卻沒有太多收益。」剛到阿者科時,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教授保繼剛曾形容這裡是「富饒的貧困」。

資料圖 圖源:「雲嶺先鋒」微信公眾號

針對這樣的問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提出以種田收益一點、旅遊增值一點、政府反哺一點的辦法,最大限度調動群眾參與梯田保護發展的積極性。

2018年1月,元陽縣委、縣政府邀請保繼剛團隊為阿者科編制了《阿者科計劃》,去年10月2日,瀰漫著陣陣稻香的阿者科村迎來了計劃實施以來的第五次分紅。「這次分紅每戶村民分到1200元到3000元不等,戶均分紅達到了2580元。」共青團元陽縣委副書記、阿者科村旅遊村長徐雨晨介紹,在發展過程中,阿者科始終將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保護作為發展的首要前提,按照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原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可持續。

目前,紅河州哈尼梯田主要分布的4個縣正持續開發高端紅米系列產品,抓緊推進元陽梯田紅米地理標誌產品認證,打造世界知名的梯田紅米之鄉,讓梯田紅米、優質大米走出大山,最大限度提高農民收入。

「只有讓老百姓從梯田保護、旅遊發展中受益,才能激發大家保護遺產、建設家園的自豪感。」張紅榛說,哈尼梯田不僅有令人震撼的景觀,對於活態文化的動態保護也同樣重要。希望在文旅融合、農旅融合過程中挖掘好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真正讓哈尼梯田實現可持續發展,助推紅河南岸鄉村振興。

訪 談

紅河學院哈尼梯田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紅榛——

傳承民族文化 保護生物多樣性

「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樣性成就了哈尼族生活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樣性,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豐富而有趣的選擇。」紅河學院哈尼梯田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紅榛說,敬畏自然的哈尼先民用勤勞與智慧築就了梯田的壯麗圖景,而梯田獨特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物種條件也源源不斷地回饋著這裡的人們,為哈尼族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和文化發展提供了豐滿的物質基礎。

在哈尼族的飲食文化中,魚類占據了重要位置,尤其是梯田所養之魚,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本地百姓主要的肉食來源。「梯田養魚放養容易,捕撈方便,很受哈尼族及其他世居民族的青睞。」張紅榛說,除了魚類,梯田中的鱔魚、螺螄、泥鰍等水產也很常見,不僅能除蟲鬆土,也解決了哈尼族群眾肉食營養不足的問題。除了以稻禽魚共生為主的田內生態系統外,梯田壟埂邊生長的水芹菜、芨芨菜、水芋頭、折耳根、青苔等植物,幫助稻穀抵禦病蟲害功能的同時,也被哈尼先民搬上了餐桌。哈尼族幾乎每頓飯必有的哈尼蘸水,大多數調料就產自梯田附近。

除此之外,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樣性也與哈尼族的文化多樣性緊密相連。「哈尼族節日繁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則要數『昂瑪突』『矻扎扎』和『十月年』三大節日,分別對應著農耕生產開始、秋收前祈福六畜平安、歡慶豐收等節點。」張紅榛表示,歡樂的節慶文化,表達的則是哈尼族對於自然的崇敬與感激。

「雖然沒有文字,但哈尼先民積累了大量關於山水自然、動植物、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經驗和技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間農業生產生活文化知識體系。」張紅榛說,作為本地民族文化的核心,哈尼族幾乎所有的生產生活包括飲食、服飾、建築等文化都是圍繞梯田文化而展開。

伴隨著耕作活動,哈尼先民千百年來在田間地頭言傳身教,哈尼四季生產調、哈尼多聲部民歌、紅河樂作舞等源自梯田的歌謠、舞蹈、民俗習慣也流傳了下來,並形成了哈尼族別具一格的文化現象。「正因如此,在保護哈尼梯田的過程中,我們要更加重視哈尼族絢麗文化多樣性的傳承,為保護哈尼梯田原真性、完整性、系統性打下堅實基礎,從而延續祖先智慧,更好地展示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樣性。」張紅榛說。

萬畝梯田插秧忙

梯田染新綠,插秧正當時。連日來,趁著天氣晴朗氣溫升高,元陽縣各鄉鎮農戶搶抓農時備春耕,層層疊疊的梯田更添勃勃生機。

牛角寨鎮新安所村委會臘批大寨村民周德發和妻子一大早就來到田裡,一邊耙田,一邊插秧,不一會兒,一塊塊梯田裡便插滿了綠油油的秧苗。「現在插秧,6月份就可以收稻穀了。」周德發告訴記者,栽秧後3周左右水稻返青,就可以放魚苗,之後還能放養雛鴨,這樣不僅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田地,還能給自己增加一份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稻魚鴨豐收 王智 攝

「平時都是在附近務工,農忙時就回家來栽秧,年復一年,梯田不能讓它荒廢,祖先留下來的東西自然要保護好。」在新街鎮全福莊村委會上寨村,村民普美珍高興地說,如今不僅能延續祖祖輩輩留下的傳統耕種方式,黨委、政府還大力扶持梯田紅米產業,自己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來,元陽縣政府大力扶持梯田紅米產業,採取項目優先、政策帶動戰略,把稻魚鴨生態種養項目作為重點產業進行打造。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廣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提高農民收入,讓更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歸本土,激發群眾自覺保護、合力保護梯田的內生動力。

目前,該縣已累計實施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示範面積11萬畝,發放魚苗700餘噸,發放鴨苗60餘萬隻,涉及農戶4.6萬餘戶,採用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的田塊,畝產值由純種植水稻不到3000元提高到8000元以上。

撰文:黃翹楚

來源:雲南日報

資料:紅河州委宣傳部

信息員:李艾蓉

編輯:李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