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一個霸主魏國不排擠走商鞅、孫臏、吳起等,會不會統一中國

林子愛歷史 發佈 2022-05-11T01:38:08.616744+00:00

在東周統治後期周天子的權利逐漸弱化,王室勢力衰弱,各封國都在擴張疆土,變法強國,大國吞併小國,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在東周統治後期周天子的權利逐漸弱化,王室勢力衰弱,各封國都在擴張疆土,變法強國,大國吞併小國,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公元前403年晉國大夫魏、趙、韓三家聯合滅智氏,瓜分了春秋五霸中的晉國,魏、趙、韓三家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標誌著歷史進入了戰國時期,春秋五霸的時代過去了,戰國七雄登上了歷史舞台。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也塑造了中央集權君主專政制社會的雛形。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征伐,都想通過變法來圖強,擴大自己的疆域,在此大背景下魏國是最先強盛稱雄的國家。魏國第一代諸侯王魏文侯是戰國七雄中第一個實行變法強國,改革政治,獎勵耕種,興修水利,重用士人。吳起為魏國訓練出了中國第一支特種部隊,他採取武卒制,挑選精兵進行特訓,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是當時最強的武裝力量,國富兵強的魏國仰制趙國,滅掉了中山,接連打敗秦、齊、楚等諸侯國,魏國一舉成為了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魏文侯後期由孔子弟子子夏創立的西河學派興起,主要是吸引貴族掌權,到了魏武侯繼位後朝堂基本已經被貴族占據,魏國人才開始流失他國。魏國產出了非常多的能人志士,出走楚國的吳起、被逼往齊國的孫臏、不得重用去往秦國的商鞅等等,他們離開魏國後都頗有建樹,如果他們都被魏國重用,如果他們能在魏國多改革幾年,如果魏國能和秦國一樣將商鞅吳起的變法執行下來,可能被打趴下的就是秦國,中國的歷史就會被改寫。但是這些都是如果,歷史沒有假設,只有結果。

1、吳起

吳起是戰國初期兵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吳子兵法》。吳起是棄儒學兵,最開始在魯國為將,為魯國大敗齊軍,但是魯國的國君不信任他,無奈投奔了魏國。在魏國攻克了秦國河西地區,秦軍無人能擋。吳起能力出眾,為魏國鞠躬盡瘁,一心想要當個相邦,怎奈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繼位後,不再信任吳起,在各方的排擠下吳起離開魏國來到了楚國。楚悼王非常重視吳起,此時的楚國也正需要變法改革,吳起的到來為楚國帶來了希望。吳起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變法改革,國力迅速變強,楚國的疆域一度擴大。吳起的變法對楚國貴族的影響太大,樹敵眾多。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吳起最大的靠山沒了,他知道前去弔喪必死無疑,交代完後事依然前往弔喪,被不懷好意的楚國貴族用箭射死在了楚悼王的屍體前,吳起死了,他在楚國的變法也宣告失敗了。

2、孫臏

孫臏和龐涓都為鬼谷子的學生,後來身為魏人的龐涓下山被魏惠王拜為將軍,走時承諾自己立足後一定會舉薦孫臏在魏國共事。在魏國有了一定聲望後龐涓說動了魏惠王,請來孫臏做了將軍。龐涓並不是為了同窗之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孫臏,將孫臏請來是為了監視他,怕他到其他國家後成為自己的敵人。最後心胸狹窄的龐涓為了徹底廢掉孫臏,埋沒他的才華讓他無法前往他國,挖去了孫臏的膝蓋骨,在他的臉上刺上了字,齊國的使者覺得孫臏有大才,偷偷的將他用車運回了齊國。孫臏在齊國被重用,在桂嶺之戰圍魏救趙,大敗龐涓帶領的魏軍,龐涓被俘。馬陵之戰再次採用圍魏救趙戰術,龐涓大敗後自刎而亡,孫臏率軍襲擊魏國的國都大梁,此後魏國實力大減,完全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3、商鞅

商鞅的思想受魏國改革先鋒李悝和吳起的影響很大,在魏國時他是魏國相邦公叔痤的門客。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前去看望,公叔痤向魏慧王推薦了商鞅,說在自己死後可以拜他為相,魏惠王有些猶豫地說沒聽過這個人,公叔痤告訴魏惠王如不重要商鞅就殺了他。魏惠王覺得公叔痤有些神志錯亂,胡言亂語,也沒有將公叔痤的話放在心上,就這樣商鞅離開魏國來到了秦國。商鞅在秦國進行了兩次政治改革,奠定了秦國的霸主地位,秦國一躍成為了當時的強國。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商鞅被公子虔誣陷謀反,處以車裂之刑。雖然商鞅死了,但是他對秦國的變法改革是成功的,商鞅的變法一直在秦國推廣,最終秦國統一了中國。

魏國走出的謀士將軍還有赴燕的樂毅,入秦的張儀、公孫衍、魏章、范睢、尉繚等。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個霸主,要是能夠多信任士人和留住這些人才,魏國也不至於衰敗得如此之快,成為了別國的人才培養基地,尤其是為秦國輸送了大量有才之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