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西域的意義,絕非詩和遠方,更重要的是戰略安全

貓叔說歷史 發佈 2022-05-11T08:41:07.434856+00:00

前言:西域,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美麗的地方,一直到現在都令人神往。毫無爭議,西域是個充滿魅力和夢想的地方,那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有富饒的物質條件,也有令人流連的異域風情。

前言:西域,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美麗的地方,一直到現在都令人神往。自西漢派張騫出使西域以來,我們對那片熱土的追捧熱情絲毫沒有減退過。

毫無爭議,西域是個充滿魅力和夢想的地方,那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有富饒的物質條件,也有令人流連的異域風情。西漢以來,無論是哪個王朝,都有一個征服西域的夢,因為那片土地已經和我們的文化交融在一起,難以分割。

西域充滿童話,也充滿詩和遠方。不過,自西漢以來的這些王朝,之所以對西域念念不忘,並不是單純追求那邊的風情,更多的是出於戰略安全的考慮。

西域夢的起點:張騫並非旅遊,而是帶著重要的政治任務

說起西域,無論如何都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張騫。沒有他,我們中原對西域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口頭傳說上。雖然遠在戰國時期,中原貴族就已經對西域產的玉石珍惜不已,但到過那片神秘土地的人卻寥寥無幾。

張騫去西域,也不是去旅遊觀光,更不是去了解風土民情,是帶著重大戰略任務去的。

自西漢建立開始,王朝就有一塊心病,就是來自北方草原的匈奴。這些遊牧民族來如雨,去如風,機動性十分靈活。作為農耕民族,對付這些馬背上的敵人,一直以來,除了被動防禦,幾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即使戰國時期的李牧有那等本事,對匈奴的打擊縱深也是十分有限的,況且,西漢面臨的匈奴,已經不是戰國時期那個分裂的匈奴了。

西漢建立的時候,意氣風發的劉邦,也曾想用武力解決匈奴問題,差點把自己交代到那裡。所以,劉邦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西漢對匈奴的策略幾乎都是「和親」,也就是用女人去換取和平。雖然代價小,卻充滿了屈辱和無奈。

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的國力達到了頂點,《史記》是這麼描述的:

非遇水旱之災,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全庚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枳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瞧,國家富得流油,國庫裡面的錢都多得數不過來,串錢的繩子都斷了,糧食多得吃不完,以至於都腐爛了。

朝廷有如此財力,漢武帝這個倔脾氣,哪裡還會咽得下匈奴的窩囊氣?於是,國家對匈奴的戰略開始發生改變,不再忍氣吞聲,而是轉向軍事打擊。

不過,雖然氣壯如牛,打仗卻不是過家家。面對如此強大的匈奴,漢武帝心裡並沒有底,於是他決定找幫手。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你匈奴再強大,雙拳也難敵四手。

就這樣,張騫出發了,去尋找與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雖然大月氏遷移之後不再想與匈奴人作對,可張騫對西域的出使,對當地的人文地貌有了初步了解,為日後漢王朝經營西域打下了基礎。

西域夢的發力:斬斷了匈奴人的右臂

在漢朝的打擊之下,匈奴人的勢力範圍大幅度萎縮。

元狩二年,匈奴據守在河西地區的渾邪王幹掉休屠王,率領四萬多人投降漢朝。戰略要地河西走廊落入了漢朝之手,我們總算是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鑰匙。

元狩四年,衛青與霍去病率領大軍深入匈奴中庭腹地,與大單于混戰之後,匈奴人元氣大傷,開始北遷,對漢王朝的威脅大幅度降低。

在此之前,整個西域幾乎都是在匈奴人的統治之下。那些小國家,說白了就是匈奴人的韭菜,收割一輪又一輪。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西域在被控制之前,整個匈奴就像是一把彎刀一樣,包圍著漢朝的傳統區域(如圖七)。而西域被漢朝控制之後,形勢就完全反轉,漢朝的疆土變成了一個彎彎的手,可以把匈奴掐在手中,玩弄於股掌之間。

如果說衛青與霍去病的打擊是匈奴人慘敗的直接原因,那麼後期西域的經營就是斷掉匈奴人復興希望的鐮刀。

眾所周知,漢武帝對匈奴的打擊,實際上也造成漢朝的元氣大傷,甚至達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如果不經營西域,像匈奴人這種遊牧民族,很有可能來個回馬槍,重新占領西域,以西域物資之豐饒,迅速恢復元氣,那麼漢王朝多年的征戰成果將毀於一旦。

西域夢的延續:壓在吐蕃頭上的一座大山

西漢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原王朝都牢牢控制著西域。

到了唐朝,中原對西域的控制更加嚴密,一方面是因為西域為傳統勢力範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遏制突飛猛進的吐蕃,保證帝國的戰略安全。

說來也真是巧合,吐蕃的勢力迅猛發展之時,唐朝剛好也在上升期和鼎盛期,兩個鐵拳在很近的範圍內揮舞,自然很難避免碰撞。

喜歡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唐朝在與吐蕃的作戰中,並沒有占到多大的便宜。被傳為神的薛仁貴,在大非川之戰中全軍覆沒,令人震驚不已。《舊唐書》是這麼記載這段歷史的:

薛仁貴、郭待封至大非川,為吐蕃大將論欽陵所襲,大敗,仁貴等並坐除名。吐谷渾全國盡沒。

不管原因多麼複雜,氣候也好,將帥不和也好,兵力懸殊也好,終究是敗了,而且這位「神」級的統帥薛仁貴居然還瞞著朝廷跟吐蕃簽訂了屈辱的條約,令人唏噓不已。

我之所以說這段往事,實際上是要闡述一下當時吐蕃軍事力量的強悍。可以說,唐朝在對遊牧民族的作戰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戰果,李世民甚至被人歌頌為「天可汗」。可面對吐蕃,唐朝卻吃了很多次的大虧。

不過,對吐蕃的作戰,也並非沒有可圈可點之處,除了蘇定方之外,哥舒翰也是個典型將領,他在西域期間,一直壓著吐蕃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史料,就是哥舒翰坐鎮西域那段時間,吐蕃的擴張勢頭被完全壓制。其中的原因,就是唐朝朝廷已經注意到了西域的戰略意義,用西域的兵力牽制吐蕃的後背,使吐蕃沒有能力東進,也沒有能力南下,被死死地釘在西域這片土地之上。

也就是說,唐朝在西域的軍事存在,使吐蕃投鼠忌器,完全沒有膽量再做大的軍事行動。

安史之亂發生之後,唐朝朝廷在西域的軍事力量被抽調到內地平叛,吐蕃人立即就出兵東進,對河西走廊一帶燒殺搶掠,甚至一度占領這些戰略要地。從側面可以看出,之前唐朝在西域的軍事存在對吐蕃軍事戰略的影響有多大。

如果,你仍然覺得這個說法牽強,咱們不妨再說說唐朝中期以後吐蕃對唐朝的軍事威脅。

公元763年,長安寒風刺骨,可更加令人害怕的事情是吐蕃人來了,還帶了一群小嘍囉,足足有20萬人之多。失去了西域對吐蕃的軍事威懾,唐朝邊鎮之軍幾乎望風披靡,吐蕃人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抵達了距離長安幾十里的地方。唐代宗無奈,只有倉皇逃跑至陝州。長安陷入了黑暗十五日,這群人在長安燒殺搶掠,不但把長安城洗劫一空,還擄走了幾萬人口,使唐朝顏面盡失。

還沒緩過氣來,公元765年,在叛將僕固懷恩的攛掇之下,吐蕃人再次捲土重來,多虧郭子儀從中斡旋,才沒有使長安再次陷落。可郭子儀雖然退了吐蕃之兵,卻並沒有解除吐蕃對大唐的威脅。吐蕃甚至一度攻入四川,占領了大片土地。

唐朝這一切的疲軟和無力都是因為戰略上的被動,吐蕃已經沒有後顧之憂,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可以這麼說,一直到唐朝滅亡,吐蕃對長安的威脅都沒有解除。

所以,不用過多贅述西域的戰略價值了吧?西域在,長安就安全,西域不在,長安就如空中樓閣,根本就很難守得住。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別覺得我們的老祖宗去西域就是為了增長見識,為了欣賞美景,那裡可是我們安全的一道保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