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529萬,中科院極力支持國產EDA軟體,「卡不住」了

良侃 發佈 2022-05-12T19:24:39.169476+00:00

很多人都知道,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造,需要用到EUV光刻機這套關鍵設備,而獨家掌握這種設備的ASML,卻不能將EUV光刻機自由出貨給中芯國際這樣的國內晶片廠商,於是大家對於國產晶片生產關心最多的,則是光刻機的研發進展。

這兩年華為晶片被「卡脖子」,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加速,也使得人們對於自主晶片生產線的關注日益增加。

很多人都知道,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造,需要用到EUV光刻機這套關鍵設備,而獨家掌握這種設備的ASML,卻不能將EUV光刻機自由出貨給中芯國際這樣的國內晶片廠商,於是大家對於國產晶片生產關心最多的,則是光刻機的研發進展。

實際上國產晶片的突破,不僅僅需要光刻機、刻蝕機這樣的硬體設備,晶片設計軟體也至關重要。尤其是集成電路輔助設計軟體EDA,既是晶片設計的基礎工具,也是晶片驗證的必要軟體。華為海思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領先的晶片供應商,也離不開先進的EDA軟體,其重要性不亞於光刻機。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們的晶片設計雖然能夠緊跟世界步伐,也出現了海思、展銳這樣躋身世界前列的廠家,但對國外EDA的依賴性都非常強,美國EDA的三大巨頭Cadence、Synopsys和Mentor,其在國內的累計市場份額曾經高達90%,想繞開它們基本上不太現實。

這也意味著,國內EDA產品幾乎沒什麼市場機會,一旦這些巨頭斷供或者停止授權,很可能就會掐斷我國晶片產業前端設計的源頭,影響之大不言而喻。因此,包括華大九天在內的一些國產EDA研發機構,這些年一直在集中精力推進國產化進程,希望能早日擺脫這種被動局面。

努力終於獲得回報。前不久,由中科院微電子所EDA中心牽頭的「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EDA平台項目通過了整體綜合評價,並且已經投入商業應用,形成了可持續運營的機制。這無疑是國產EDA發展的一個關鍵突破。

不僅如此,中科院還極力支持國產EDA軟體和相關的國產硬體平台。就在上個月底,中科院微電子所EDA工具採購項目結果公示,一套529萬,花落華大九天的EDA工具,可以說具有非常大的帶動作用和示範意義。

近日,在中科院計算所預計350萬的EDA設計平台採購項目中,這次明確要求不允許採購進口產品,只能選用國產產品。敢於提這樣的國產化要求,一方面說明我們在支持國產EDA研發上,力度和決心都是相當大的。

另外一方面,也說明當前的國產EDA產品,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晶片設計和研發的需要,已經能夠逐漸擺脫對三大EDA巨頭的依賴了。正如一些外媒所擔心的,用不了多久,EDA軟體就「卡不住」中國公司了。

當然,在興奮的同時我們還是要認識到EDA的差距所在,而不是真的以為「卡不住」了。要打磨先進的EDA工具,不僅需要優秀的算法,還必須要有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進行驗證,在缺乏先進工藝製程的情況下,國產EDA要與國外巨頭同台競爭,尚需假以時日。

鑑於此,國產EDA的下一步,還必須繼續加快研發投入和生產應用支持。首先要加快培養人才和持續的研發投入,這方面除了中科院、華大九天等專業研發機構,最近有知名大學也參加進來了。

根據國內EDA行業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概倫電子在公眾號透露,該公司最近與北大簽署了共建EDA創新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協議,旨在培養更多EDA人才,促進EDA技術創新和國產EDA推廣。這又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此外,要支持國產EDA的發展,就是要有產業生態的支持。賣一套529萬的軟體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產業夥伴,包括晶片設計和製造廠商,像中科院一樣極力帶頭支持國產EDA軟體,如果因為我們與國外產品有差距,就不用,不支持,那就很難發展起來。

相反,只要有持續的人才和研發投入,有產業生態的支持,隨著研發的深入,產品將會越來越豐富完善。相信用不了多久,國產EDA替代國外產品的比例就會越來越高,我們會發現,真的像外媒擔心的,想「卡」也卡不住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