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跟女同學站在一起,為什麼總是有種智障的感覺?

榮榮媽養兒記 發佈 2022-05-13T09:12:09.731782+00:00

一到放學,你就會發現,女孩子會在隊列中尋找媽媽的蹤影,然後母女相視一笑,老師喊了解散,閨女就會乖巧地牽著媽媽的手開開心心地回家去。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都是一個班的同學,男孩看上去總是會比同齡的女孩子傻很多?

一到放學,你就會發現,女孩子會在隊列中尋找媽媽的蹤影,然後母女相視一笑,老師喊了解散,閨女就會乖巧地牽著媽媽的手開開心心地回家去。

再看男孩子那兩排,精彩了!拖沓的腳步、勾肩搭背的隊伍,時不時還要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老師一喊解散,他們就會在人群中一臉迷茫,前一秒多麼手舞足蹈,後一秒就多麼不知所措。

而我就只能在人潮湧動中不斷跳起不斷招手不斷大喊「兒砸!我在這兒!在這裡!」

稍不留神,眨個眼的功夫,熊孩子就不知道淹沒在哪堆人流中。

誰曾想我一個30多歲的人,要跟一個幾歲的小屁孩當街上演瓊瑤劇,同時還夾帶著女同學家長銀鈴般的笑聲。

以前我完全不能理解怎麼會有爹在校門口卻接不到孩子?自打有了兒子我認為什麼烏龍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在眼皮子底下沒影兒這事兒,也不算什麼新鮮事兒。

要不說優不優秀,全靠同行襯托。 當女同學跟媽媽你濃我濃、談天說地的時候,再看看自己腳邊那掐螞蟻掐得很開心的兒子,就會感嘆人界的參差,無法彌合。

人家閨女見了我,上來都是「阿姨好」,我兒子一高興,上來就是掃堂腿,打招呼的方式都透著一股有勇無謀。

我看著李大榮,時常會有種錯覺,這孩子怕不是腦萎縮了吧?怎麼總是一副不怎麼聰明的樣子?

有時候,我覺得家裡的掃地機器人都比他智能!

想我的依姐,才上大班,就可以熟練運用「無影無蹤、貌美如花、精彩絕倫、嘆為觀止」之類的四字成語,並且可以自己手繪、口述我寫,製作一本繪本故事,期間情節跌宕起伏,還有意外彩蛋。

李大榮倒好,老師讓寫個運動會演講稿,就200字,寫了兩行就開始摳腳皺眉、抓耳撓腮,最後實在憋不出來,急得直哭……

好歹也是枚漢子,哭得作文紙都皺吧了,有這麼難嗎?200字啊親,我隨便聊兩句都不只這個字數了!

妹妹去爸爸那告狀,添油加醋、梨花帶雨,回回我都覺得不把李大榮打一頓都對不起妹妹的台詞和演技 。

哥哥告狀,磕磕巴巴,顫顫巍巍,說半天別人的錯也沒說清楚,自己的事兒又經常摘不乾淨,告到最後,還是自己先挨頓罵。

雖說榮爸是有那麼點可怕的淫威,可您好歹也比妹妹多吃了兩年飯、多說了兩年話吶!這說話的本領,怎麼能分分鐘被妹妹秒成渣?

就因為嘴笨,大榮沒少在學校里吃虧,借根鉛筆也不會說,愣是讓人家女同學的媽媽到我這來告狀,說李大榮打人。

有時候我看著一臉委屈的李大榮,也覺得孩子活得不容易,話說不囫圇,吃多少悶虧啊?!

可你要說他笨嘴拙舌,懟他親娘倒是懟得很漂亮。還有就是編歪歌,說rap也很溜,擅長的都是旁門左道。

最近榮哥又創作了一首新歌:汪汪隊,汪汪隊,我們都是土匪,左手拿著手雷,右手拿著AK……我感覺文采還不錯,分享給大家。

反觀妹妹,打嘴架雖然打不贏,但人家擁有的是正經語言天賦。中班開始就能完整地複述書上的故事,大班時候國旗下演講一說就能說5分鐘,嘴甜起來,全家人都能被哄得團團轉。

這男孩跟女孩為什麼在說話問題上差距這麼大捏?人家姑娘都可以編故事了,自己家兒子編謊話都打磕巴。

其實,它真的跟腦子有很大關係。

女孩子的大腦有兩個區域負責語言,比男孩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區域大了約20%-30%。

並且,女孩子大腦的左右腦連接得更多,信息傳播得快速且便利。

這也是為什么女孩子通常會比男孩子說話早,詞彙量的積累也多,相較之下就顯得更加伶牙俐齒。

這個問題不只在幼兒園時期表現得非常明顯,到了小學更突出。

有個讓人戳肺事實就是:每個班多少都會有那麼四五個聽說讀寫的困難戶,男孩跟女孩的比例大約是4:1,有結巴口吃或者其他語言缺陷問題的人群中 ,絕大多數也都是男孩。

不過上帝給男娃關了一扇門,也給他們開了扇窗。雖然語言區域不夠使,但是我們可以用肌肉領域來湊。

男孩子的肌肉量普遍比女孩子多30%,他們的身體更強壯,自然需要的運動量也更大,所以大多數男生在大運動方面都更厲害。

你以為扳回了一成是不是?並沒有,更扎心的是——由於男孩子體內的睪丸激素的影響,他們除了愛運動之外,還愛多動。

想想班裡那些上課坐不住的問題兒童,是不是基本是男孩子?

在多動這個問題上,榮哥就非常典型。

這個孩子是即便是吃飯、寫作業,屁股也是挨不到椅子上的。

看個電視也要在沙發上蹦躂。

出門做個核酸,都要上牆爬樹……

總之真真應了那句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一刻不閒、賽過二哈 。

反過頭來再看依姐,她可以一下午坐在茶几前面畫畫做手工,出門多半也是採花采草撿樹葉,一般只在陸地上做不劇烈的運動,從來不會挑戰空中的極限。

雖然女孩子在大運動問題上不及男生,但她們天生在聽覺、嗅覺、觸覺方面比男生更敏感,所以不用飛檐走壁,她們也能很好地運用這些感官信息去發展人際關係。

因此女孩子就會顯得在溝通和學習方面更遊刃有餘。

這也就很好解釋了,為什麼男孩子玩了一下午,回來你問他那個小朋友叫什麼,他都會說「不知道」。

下次見了面還能一起玩,回到家還是會跟你說「跟我玩那個哥們兒咋地咋地……」總之好朋友之間也不需要姓名,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為在男孩子看來,不論是踢球還是打吃雞,干就完了,大家的代號就是「餵」和「誒」,名字這個東西,重要嗎?一個眼神就夠了。男生的交際在於肢體碰撞,打一下午球不說話也是好朋友。

而在女孩子的角度,因為她們感官上更細膩,所以更願意通過語言,如果兩個人連聊都聊不來,那肯定不能成為朋友。在女生這裡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而在男生這裡,你就是個啞巴也沒關係,能跑能跳就行。

不過,男孩子嘴笨歸嘴笨,好消息是他們只會幼稚一時,不會幼稚一世。

到了六年級以後,男孩的腦部發育跟自制力就會迎頭趕上,男生女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就會趨於旗鼓相當,到時候甜言蜜語追小女孩的時候可不要太擔心了伐~

眼下他們傻是傻了點,但是我會告訴自己,所有的男孩子都是大器晚成,一切都是暫時的!

總有一天,我們的兒子,跟別人家姑娘站在一起,不會再像觀世音跟孫猴子。

兒子雖然傻,但是總有一天也能立地成佛,千萬不要太早就放棄他們了呦~

沒事兒多帶著他讀讀繪本背背古詩,哪怕正經話不會說,聚會上能出口成章背首詩也算男孩中的翹楚了。

另外,恕我直言,沒事兒還是要找事兒地跟娃兒聊聊天,因為你不主動跟他聊,他是不會想得起來跟你聊聊的。

雖然聊也可能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權當練習口語交際了,只要肯張嘴,雖然說不過自家妹妹,難道還說不過隔壁同桌的林妹妹?

關注微信公眾號【榮榮媽養兒記】,看一個平凡二胎家庭的喜怒哀樂和最有用的育兒乾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