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冀農平:絕不允許「割青」炒作亂民心

燕趙農村報 發佈 2022-05-14T00:29:13.802335+00:00

專家說:懷疑在故意炒作,小麥青貯應是小概率事件。種糧大戶說:我不賣青貯,那是吃虧的。就在這麥穗兩岐之際,「小麥青貯能增收」的視頻打著可以讓糧農增收的幌子,在各社交平台上鋪天蓋地地出現,迷惑了不明真相的群眾,甚至影響了部分糧農進一步加強小麥豐收衝刺階段管理的積極性。

燕趙農村報評論員 · 冀農平

★專家說:懷疑在故意炒作,小麥青貯應是小概率事件

★種糧大戶說:我不賣青貯,那是吃虧的

★糧食收購企業說:希望農民不要賣青貯


再有一二十天,冀中南地區小麥就要漸次開鐮了。

就在這麥穗兩岐之際,「小麥青貯能增收」的視頻打著可以讓糧農增收的幌子,在各社交平台上鋪天蓋地地出現,迷惑了不明真相的群眾,甚至影響了部分糧農進一步加強小麥豐收衝刺階段管理的積極性。

為此,5月10日,農業農村部下發了《抓緊核查各類毀麥問題的通知》,要求小麥主產區要組織各市(縣)全面調查是否存在青貯小麥、毀麥開工、毀麥種樹等各類毀麥情況。對準備將小麥用於青貯的,要堅決予以制止,確保小麥安全成熟顆粒歸倉。

這則通知的緊急下發,源於近幾天廣泛流傳的「小麥青貯比收穫小麥更划算」的視頻。有的視頻場面宏大,在安徽某養牛場門前公路上停著一長溜兒裝滿青貯秸稈的大貨車;有的視頻算起了經濟帳:1畝地給1000塊錢,現在收割了,不用澆灌漿水,少打一遍農藥,還能提前種玉米,太划算了!還有一些所謂親民的「鍵盤俠」也火上澆油,「農民賺錢有錯嗎?1畝地青貯賣2000元,為什麼非讓農民賣小麥得1200元?」……

這些信口開河、來路不明的「割青」視頻在網絡上飛,博得了很多人的眼球,引發了各種各樣的議論,也擾亂了部分糧農的心。

到底有沒有小麥青貯這回事?燕趙農村報記者與安徽濉溪縣一收購商聯繫,對方說:「小麥青貯收購價500元∕噸,1畝地能割2噸多,賣1000多塊錢。」對此,邯鄲市魏縣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馬國成認為,小麥的飼料轉化率、青貯質量等均不如玉米,「割青麥作飼料」應該是小概率事件,就是一幫沒事幹的人故意炒作。

小麥青貯能不能增加收入,種地的農民最有發言權。「我不賣小麥青貯,那是吃虧的。我們這兒小麥平均畝產1100斤以上,按當前收購價1.3元∕斤計算,1畝地毛收入1500元。」邢台市經開區留村鎮跨區域土地流轉大戶、種著2000畝小麥的魏憲旗明確表示:「我賣過1年玉米青貯,開始聽著價格不低,划算。青貯賣了以後,玉米漲價了,再一算帳,1畝地少收入200來塊錢。」

糧食收購企業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場。邯鄲市廣平縣佰億糧食購銷公司經理白義對近期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割青」視頻十分關注,「希望大家不要賣小麥青貯。第一視頻上說的青貯收購價是現在的,(他)跟你比較的是按去年小麥收購價格算出來的收入,有時間差就有價格差,這是明擺著的事兒。第二,今年小麥開秤價預估在1.3元∕斤以上,按平均畝產1100斤計算,1畝地小麥可收入1500元;如果開秤價格漲到1.4元以上,賣糧收入就會遠遠高於賣青貯的收入。「那些不切實際的小麥青貯能賺錢的視頻,把老百姓忽悠蒙了,干擾了農業生產,應該立即封殺,主流媒體也應該及時站出來擺明觀點、解疑釋惑,給糧農指出正確的方向。」

種種跡象表明,社交媒體上的「小麥割青」行為也許是局部地區少數人的生產體驗,也可能是個別養殖企業的一時應急之需,但是無節制、無限度地放大,在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獲得高點擊率的同時,也使廣大農民的思想變得混亂,干擾糧食生產規律,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理應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反思。

當然,小麥是農民辛苦8個月種出來的,農民有自己的經營自主權,無論是賣青貯,還是賣小麥,取決於農民自己的選擇,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效益的高低。因此,有關方面在引導農民樹立大局意識、糧食安全觀念的基礎上,應儘早在提高小麥收購價、技術保障、種地補貼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保障農民種地收入,調動農民「種地為糧」的積極性,自覺「不賣青貯」,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農業農村部的」通知「給了那些有「小麥割青、賣青貯賺錢」想法的農民當頭一棒,喝止了這種錯誤行為,撥亮了廣大糧農的心燈。

面對豐收在望的麥田,廣大糧農應繼續加強管理,確保顆粒歸倉,為「飯碗裡要裝中國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 源|燕趙農村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