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紛紛集體走人!東南亞國家越南印度成「香餑餑」

小林觀點 發佈 2022-05-14T04:51:46.781157+00:00

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同時中國14億人口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再加上我國民眾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中國市場成為了全球很多國家的必爭之地,雖說國民人均收入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著一段距離,但是整體總量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這也讓不少個外企都紛紛湧入中國建廠,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如今很多外企卻紛紛集體走人,準備撤離這股浪潮,大量外企紛紛又放棄在中國建廠,從而轉向東南亞去建立自己的工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同時中國14億人口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再加上我國民眾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中國市場成為了全球很多國家的必爭之地,雖說國民人均收入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著一段距離,但是整體總量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這也讓不少個外企都紛紛湧入中國建廠,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如今很多外企卻紛紛集體走人,準備撤離這股浪潮,大量外企紛紛又放棄在中國建廠,從而轉向東南亞去建立自己的工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以前外企之所以來到中國建廠,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論從運輸成本、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在中國建廠的好處就是便宜,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完善之後,以及我們加入世貿之後,來中國的外企更是數不勝數,特別是在低端製造領域,這些外企在中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隨著我國國產企業不斷崛起,原本被推崇的外資產品已經徹底失去了優勢,國人不僅有了更多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國產國貨的質量也越來越好,那麼身為中國人,也基本都會選擇國貨。

也正是因為如此,外企在中國市場已經慢慢失去了一定優勢,特別是在我國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勞動力也開始減少,人口紅利也越來越少,原本那些員工也都基本老去,這對於外企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少外企紛紛選擇放棄在中國建廠,從而選擇東南亞去建廠,確實如此,這些外企不想給員工養老,現在撤離是最好的選擇,於是他們都紛紛選擇了在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這些國家相對比較落後,在運輸成本和減少員工工資開支上,其實還是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可圖。

這些年,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不但擁有最全面的產業鏈,更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然而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製造業的成本也越來越高,這也讓不少廠商開始外遷至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目的不僅是為了節約成本得到更多的利潤空間,更重要的是維持自身產品競爭力,其實從2019年開始,三星和蘋果及其供應鏈廠商就開始加速外遷,甚至是在2019年5月,三星還投資了近250億印度盧比在印度擴大生產,而在此之前,三星又在印度諾伊達市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行動裝置工廠,2019年10月,三星已經關閉了在中國最後一家智慧型手機工廠,同時將三星惠州手機工廠也遷往至越南。

除此之外,蘋果代工廠和碩也在計劃將大陸的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進行生產,包括還有同為蘋果供應鏈的台廠仁寶、緯創、台郡、美律、可成、英業達等等,也都有將產線撤出中國的計劃,特別是現在上海、蘇州、崑山等地的持續封控措施,這也導致蘋果供應鏈企業大面積停工,然而印度製造業卻早已恢復生產,這也再度促使蘋果及其供應鏈廠商在加速印度製造的步伐。不僅如此,其實今年3月蘋果就準備將7%~10%的iphone12轉至印度生產,4月11日蘋果又正式宣布在印度Sriperumbudur的富士康工廠,生產其最暢銷的 iPhone 13智慧型手機,目前富士康已經獲得印度當地的批准,同時增加印度部分工廠的員工數量,也是為了快速增加產量,以此來滿足當地市場持續增加的iPhone需求。

確實如此,除了三星和蘋果之外,還有英特爾、LG等傳統大廠,包括富士康、立訊精密、溫斯頓、和碩、歌爾等品牌,這將會使越南的電子產品供應鏈加速完善,今年第一季度的手機及零部件、電子產品,包括還有電腦及零部件的出口額已經超過了273億美元,這是接近去年半年的出口水平575.4億美元,如今加工製造業的投資資金也在不斷增長,2022年第一季度,該領域的投資金額超過了53億美元,占了註冊投資金額的59.5%。其實想遷移工廠去東南亞的企業也不單單只有外企,包括我國國內企業也有這樣的打算,比如富士康就是如此,而且隨著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工廠紛紛停廠,而東南亞雖然疫情嚴重,但是有些地區依然還是可以生產,更重要的還是那裡的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更低,去那裡建廠也許就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不得不說,其實撤不撤離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畢竟做生意本就是為了逐利,當利益越來越小的時候,那麼自然要改變或調整戰略布局,其實這麼多外企選擇去亞洲其它國家建廠,這對於我們來說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因為隨著外資的撤離,那麼國內很多廠商將會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這對我們今後的發展而言也是有利的,只要國產發展得越好,那麼我們將來被卡脖子的情況也會相對減少,這對於我們的好處自然也就多了一些,凡事有利也會有弊,但無論如何,其實隨著我國發展環境的變化,國產品牌紛紛崛起,國人對國貨的意識也越來越強,那麼外企的離開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剛好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