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派別林立,繁衍眾多,為什麼還會在印度滅亡了呢?

閒雲島 發佈 2022-05-14T09:52:30.915626+00:00

從公元前6世紀⾄I2世紀⼤約有1800年的歷史,佛教⼤致可分四個時期三個600年。至13世紀,佛教在印度漸趨衰落,以至滅亡。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經歷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四階段。從公元前6世紀⾄I2世紀⼤約有1800年的歷史,佛教⼤致可分四個時期三個600年。初600年為原始佛教時期及部派佛教時期,前200年為原始佛教時期,後400年為部派佛教時期;中600年為⼤乘佛教時期;後600年為密乘佛教時期。至13世紀,佛教在印度漸趨衰落,以至滅亡。

原始佛教的創立。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前623年農曆四月初八,前543年涅槃,35歲時創立佛教。從佛祖創立佛教,到佛祖涅槃之後的一百年間,稱原始佛教時期。前600年時,印度出現分裂,列國(十六雄國)爭強,吠陀時代結束,佛陀時代來臨。這一時期,影響最為久遠的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潮流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教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在沙門思潮中,29歲的釋迦牟尼(時隔千年,釋迦牟尼族又出一位聖人,在此,以「釋迦牟尼」區別於千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出家修道,苦行修道六年,35歲時頓悟成佛,建立起一種新宗教——佛教,它吸收了原來婆羅門教的業報輪迴和因果報應的思想,但是反對人依照出生種姓等級而認定命運,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修養而成佛即覺悟者,提出了眾生平等說,新創立的佛教,獲得廣泛特別是貧苦人的支持,這就是原始佛教。釋迦牟尼傳道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看到人心之中的欠缺,以及怎樣克服它們並達到完美境界。佛陀的教義具有實際意義和實用性,社會各階層的不同人群,男女老少都能夠理解佛陀的教義。佛陀涅槃後,其信徒進行了第一次結集,匯集佛陀所傳授的教義和知識,匯集起來的佛教教義叫做「法」。對於佛「法」,佛教信徒對佛陀教義沒有什麼爭議;但對佛陀為信徒們建立的修行規範即「律」,似乎有點不同意見,但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在佛入滅一百年中,沒有明顯的爭議,信徒都信奉佛陀原始教義即「經藏」。佛陀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佛教第一次結集彙編為律經論三藏。原始佛教的教義是佛教徒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系統學說,內容極其豐富,不僅概括了宇宙萬物理論,又探索了人生解脫的主張與途徑,既有哲學問題,又有倫理與社會問題。其基本內容包括四諦、八正道、緣起法與十二因緣、五蘊、三法印等。其內核是講現實世界的苦和解決苦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寂靜」的學說。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條真理,乃佛教教義的出發點與歸宿,也是人生的價值觀與價值判斷標準。苦諦,現實世界就是由各種苦所構成即苦海無邊。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苦」 是指精神上的期望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一種心理狀態,人人具有不斷的占有欲亦即「愛」,這種愛欲為自我意識的來源,時時事事要求得到自我滿足,而且永無止境,所以佛教認為人生是一切苦的大聚集。「苦」是佛教對現實世界的根本認識和出發點,「苦」非神或他人所強加,而是由個人前生之「業」所決定;它繼承了婆羅門業報輪迴的思想,前生之業決定今生,今生之業決定來生。集諦:「集」為聚合之意,苦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集中一點即在於人有欲望,由於欲望而產生行動,從而造成各種苦。滅諦:「苦」既然是由欲望而生,所以只有徹底滅除人世間的各種欲望,方能達到佛教之最高的「涅槃」境界,亦即徹底的精神解脫的無苦世界。因此,滅諦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涅槃或解脫、超脫之境界。道諦:即修道,尋求通向苦滅解脫的涅槃境界的所必須遵循的道路與方法。實現這一道路有八種途徑,稱為「八正道」。四諦概括了現實世界與彼岸世界的關係,集諦是苦諦之因,苦諦是集諦之果,即現實世界的因果關係。道諦是滅諦之因,滅諦是道諦之果,即出世的因果關係。四諦的宗旨是要求信徒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從而達到解脫。八正道:達到涅槃寂靜的修道方法和途徑,同時又是原始佛教的社會倫理思想,其內容與四諦緊密相聯。正見:正確認識與掌握「四諦」等佛教基本教義,不可偏離最終目標。正思:保持對佛教教義的正確思維,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正語:不虛言、不惡口 、不兩舌 、不綺語等。正業:保持身心的高尚與善良,不偷盜、不姦淫、不殺生。正命:要求信徒過符合戒律的生活。正勤:堅持正確的修道方法,努力精進。正念:遠離貪慾妄想,堅信佛教信仰的正確性。正定:清除一切雜念,定身心於一境,以修習佛教教理。此八正道均為道諦之深入要求,既不允許享樂,亦不主張苦行,而取其中道,故稱為正道。八正道可歸納為「三學」 ,即「戒」「定」「慧」,它概括了佛學的主要內容。「 戒」 :戒律,為佛教徒行為規範。戒律有:五戒,戒殺、盜、淫、妄、酒;十善,即正思、正語、正業的十項內容。佛教認為,遵守戒律即可在現世修煉功德。「定」 :禪定,包括八正道中正念、正定 。要求心定於一,清除一切輕浮雜念,深入思考修習佛法。「慧」:包括正見、正思、正勤,排除一切煩惱,增強斷惑解脫之至高深奧的智慧,得致修行之成果。


緣起法,即佛陀於菩提樹下悟出的佛法,又叫「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佛理、佛法的核心。「緣起」,亦名「緣生」即「因緣生起」。「因」為事物或現象產生、消亡的內在因素;「緣」為事物或現象產生、消亡的外在條件。「緣起」,即事物之待緣而起;一切有為之法,皆由內因外緣和合而成。「緣起法」,是釋迦牟尼對各種現象生起與消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的法則。釋迦牟尼對古印度諸外道主張「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予以否定,而謂萬有皆相互依存,無有獨立的自性,並以此解釋萬事萬物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建立起特殊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它宗教、哲學、思想之最大特徵。緣起法的提出,一是在佛經裡頭:「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二是記刻在印度阿育王石柱上:「諸法從緣生,還從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有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他們是相依的因緣生滅在相續流轉,是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個生命在生死流轉。「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其中,共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第一重,過去因到現在果:過去因,為「無明」和「行」;現在果,為「識、名色、六入、觸、受」。第二重,現在因到未來果:現在因,「愛、取、有」;未來果:「生」和「老死」。所以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四諦中的「苦集滅」諦講的就是是因緣法:「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一切法的生起和消滅都是是從因緣而產生,隨著因緣而消滅。佛陀最主要的開示就是生滅因緣,這也是佛法所建立的緣起法的主要標誌,是與外道與世不共的特質,因此,佛法的特質就在因緣法上,佛法與外道、一般思想的宗教及哲學間不同的特質就在因緣法上,唯一的特色,就是因緣論。「雜阿含」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說明苦集滅三諦的偈文說:「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偈系阿說示(馬勝)比丘為舍利弗宣說釋尊的教法,經說舍利弗聞是法已,遠離塵垢,得法眼淨。相傳,舍利弗之前皈依的是六師外道的一位大師。一天,他在路邊看到了馬勝比丘,馬勝比丘莊嚴肅穆的威儀使他非常感動和震撼,於是問他:「你師父是誰?學的是什麼法?」馬勝比丘回答:我的大師是釋迦牟尼,他講的法就是「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舍利弗在聽這個偈子的當下就遠離塵垢得法眼淨(初果)。目揵連聽好友舍利弗說起此事後,就歡喜地一起來見佛,很快皈依佛陀;他們兩個都是領袖人物,各領著二百五十人的修行團隊都皈依了佛門。半月後,佛陀在為長爪梵志開示時,出家後的舍利站在佛陀的身後,當下就證了阿羅漢。舍利弗聽到緣起的偈子當下就證初果,出家半個月後就證阿羅漢,慧根非常非常深,所以後人都認為舍利弗是大智能者。


釋迦牟尼的中道思想。釋迦牟尼苦行修道,最早的時候,不飲不食,日進一麥,餓得前胸貼後背,一日倒在河邊,還在冥思苦想如何苦行修道。忽然,他看到尼連河上漂來一個竹排,竹排上琴師正在教調弟子,琴師說,琴弦調得太緊容易斷,太松則彈也不出音,鬆緊適度、恰到好處,才能彈出美妙旋律。釋迦牟尼忽然頓悟,原來自己正墮入兩邊極端,難辨實相而心生煩惱;修行也不能走極端,極端苦行與過於行樂,根本難以悟道,絕非解脫的根本;不墮極端,擇中而行,修道也應該永守中道。因此,釋迦牟尼頓悟成佛,為五比丘初示法要,首先就提出了中道思想,諸如「諸比丘!世有二邊,出家者不應親近。何等為二?於諸欲愛欲貪之事,是下劣,卑賤,凡夫所行而非聖賢,無義相應。自煩苦事,是事非聖賢法,無義相應。如來舍此二邊,依中道而現等覺,眼生,智生,寂靜,涅槃所資。」「諸比丘!何謂如來現等覺,眼生,智生,寂靜,涅槃所資之中道?即八聖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從此,「中道」思想始終貫穿於釋迦牟尼一生的傳教實踐和思想理論之中;他指出無論是縱慾還是苦行都無法達到證道的目的。因此,釋迦牟尼一生的說教,始終貫穿著「中道」的法理。以「緣起法」為例,《雜阿含經》將中道定義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減故彼減」,「中道」就是一種力圖擺脫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從而創建超越差別、圓融統一的理論機制。釋迦牟尼一改過去的「否定」哲學,而踏上「揚棄」哲學的正道。首先對婆羅門教等傳統思想作出了揚棄,吸收了婆羅門教業報輪迴和因果報應的思想,相信人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修煉而成佛——覺悟者,提出了眾生平等說,創立了佛教,採取的基本態度和方法正是「中道」。正是釋迦牟尼的幡然悔悟,認識到「中道」的無限力量,才能創立佛教,並將其貫穿於佛教發展的全過程,其弟子將其說教、理論編撰成書,以便世代傳承,以至於幾百年後龍樹還著書立說《中論》,讓佛教廣泛流傳於中國、泰國等亞洲各地。值得一提的是,釋迦牟尼與孔子,都出生在2500年前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聖人,釋迦牟尼的「中道」,孔子的「中庸」,兩種思想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巧合的是,兩個聖人的後繼者,龍樹著《中論》,孔子的孫子子思著《中庸》,歷史竟然是如此巧妙地巧合。

原始佛教時期也就是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佛教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此時已經受到佛陀本身故事的影響,神化佛陀的觀念產生,蘊含佛教分裂的遠因,各地的佛教教團已然有後來各部派佛教的概念雛形:①在教義上強調最初始的釋迦牟尼所說的核心教義,有別於後續發展出來的其它教佛教教義。②在信仰者的認知上,代表原始佛教信仰者試圖追尋出釋迦牟尼佛陀所發現的真理,並實踐佛陀主張的教義目標(苦的永滅);尊重但不跟隨「發展佛教」(大乘佛教,秘密佛教等)的其它論述,主張「原始佛教」代表佛陀所說的真理,能達成苦之滅除的目標。



原始佛教二次分裂,部派佛教形成。

公元前4世紀-1世紀,這段時間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佛教史上發生了兩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是原始佛教一分為二,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史稱根本分裂,這大約發生在公元前四世紀;第二次分裂,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發生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宗派,史稱枝末分裂,這大概發生在前2世紀-1世紀。這期間,印度處於列國時期(前600-前300)和外敵入侵時期(前200-200):印度列國時期,前6世紀初,原始佛教誕生,至前4世紀即佛滅一百年,佛教發生第一次分裂即根本分裂;外敵入侵時期,公元前2世紀,佛教又發生第二次分裂即枝末分裂,直至1世紀。列國時期,摩揭陀國經訶黎、幼龍、難陀王朝,公元前317年,旃陀羅笈多推翻了難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統一了印度大部,結束了印度列國時代;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曾在華氏城舉行千人結集,史稱佛教第三次結集,之後,阿育王派出使團前往各地傳教,前3 世紀時曾派僧團將佛教南傳至錫蘭和緬甸,北傳至阿富汗及中亞地區,佛教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外敵入侵時期,孔雀王朝於前187年滅亡,大月氏人侵入印度,在北印度建立貴霜帝國(公元55-425),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時期達到鼎盛時期,與羅馬帝國、安息、東漢帝國並稱當時世界四大帝國,大乘佛教和犍陀羅藝術是貴霜時代的寶貴產物,公元1世紀,部派佛教時期結束,大乘佛教時期來臨。


兩次分裂所形成的佛教部派或宗派統稱為部派佛教。據南傳佛教記載,部派佛教共分出十八部;而據北傳佛教記載,則認為部派佛教共分出二十部。原始佛教分裂的原因,一方面,由於釋迦牟尼傳教時,不立文字,口傳說法,沒有形成固定的文字教義,隨著佛教傳播地愈來愈廣,佛教僧徒(團)越來越多,天長日久,各地僧團對戒律和教義的理解各有不同,甚至出現「外來和尚念歪了經」而導致誤傳或歪傳的現象,最終形成了諸多派別。另一方面,各派別矛盾的激化,矛盾不可調和,加之外道信徒不守佛制而惡意滲透佛教,也是佛教發生根本分裂的重要原因;譬如,公元前3世紀時,孔雀王朝阿育王發現佛教徒對佛教教義發生分歧,僧團內混有許多外道信徒不守佛制時,曾在華氏城舉行千人結集,史稱佛教第三次結集,編訂《論事》一書,列舉了兩部派的不同論點,勘定是非,成為研究部派佛教之必讀之書。關於佛教第一次分裂的直接原因的說法有兩種,分別是「十事說」和「五事說」。「十事說」,釋迦牟尼入滅百年後,就東印度毗舍離比丘向信徒收取金銀供養是否違反原始佛教戒律問題的大辯論。事情緣由是,西印度的長老比丘耶舍巡化至東印度毗舍離,見毗舍離跋耆族比丘收受信徒的金銀供養,認為有違戒律,雙方遂起爭執;於是,耶舍長老在毗舍離舉行了七百比丘參加的佛教集會,召集僧眾就原始佛教的戒律進行討論,此次爭執雖然是因金銀的納受而起,但討論的內容卻廣泛包含跋耆族比丘所提的十項新主張:角鹽淨、二指淨、他聚落淨、住處淨、隨意淨、所習淨、生和合淨、飲闍樓伽淨、無緣坐具淨、金銀淨,即「十事」,通過大辯論審查後,一致評斷「十事」違反佛陀的規定,不合律制,稱為「十事非法」,大會由此重新審定律藏。據南傳《島王統史》記載,東印度跋耆族比丘因這次結集會議失敗後,心存不平,不久就聚集一萬比丘另行結集,獨自訂定律制的內容。自此,認同「十事」的毗舍離比丘組成了大眾部,而反對「十事」的耶舍長老等組成了上座部。從此,佛教正式進入部派時期。此次集結史稱「佛教第二次結集」。「五事說」,據北傳佛教《異部宗輪論》所載,根本分裂是因為佛教徒們對一個名叫大天的比丘所講的「五事」看法不同才產生的。大天認為,原始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阿羅漢果)仍有五種局限,即阿羅漢仍有普通人的生理機能,仍有無知的地方,仍有猶豫的時候,仍然需要別人的指導,仍然有痛苦的感覺。這五種局限就是「五事」,「五事說」的核心,一句話就是「佛陀有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那麼神」。反對這「五事」的一些長老就形成了上座部,贊成這「五事」的大多數的佛教徒就形成了大眾部。公元前2世紀-1世紀,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產生了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的宗派,歷史上稱為「枝末分裂」。據北傳佛教《異部宗輪論》所載,部派佛教共分出為20部。佛入滅二百年,大眾部開始分裂,初期先分出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中期分出多聞部、說假部,末期又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共8部。佛入滅三百年,上座部也開始分裂,先分出說一切有部、雪山部,然後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犢子部,從犢子部又演化出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化地部,從化地部又分出法藏部,最後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飲光部、經量部,共10部。大眾部8部、上座部10部再加上原來的大眾部和上座部,共有20部。據南傳佛教的典籍《島史》、《大史》所載,部派佛教共分出為18部。分裂途徑:先從大眾部分出牛家部(雞胤部)、一說部和制多山部,從牛家部又分出多聞部和說假部,共5部。上座部先分出化地部和犢子部,從化地部又分出說一切有部和法藏部。說一切有部又演化出飲光部、說轉部、經量部。從犢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賢冑部、六城部(密林山部)和正量部,共11部。大眾部5部、上座部11部再加上原來的大眾部和上座部,共有18部。部派佛教時期是佛教史上比較混亂的時期,正如日本史學家說印度古代史一片混沌一樣,這一時期派系眾多,互相對立,儘管它們同宗不同道,但有著共通的基本佛理,只是修行方法不同罷了。

從佛教的內在特質看,部派佛教的形成,表面上是「十事說」或「五事說」所引起,以至於原始佛教發生兩次裂變;實際上是各教派內部分歧的深層次原因及內在特質,在宗教實踐、理想和哲學理論方面的綜合表現。宗教實踐上,對是否遵守一些戒律而發生辯論,如是否接受金銀財物的布施,大眾部認為可以,而上座部拒絕,兩派分道揚鑣。宗教理想上,上座部認為釋迦牟尼的偉大之處在於其思想與智慧,一般人修行只能成為阿羅漢,不是成佛;大眾部則將佛陀神化,認為它有超自然能力,並創造了關於佛陀的諸多神話;創造了新的儀式,貶低阿羅漢。哲學理論上,上座部偏重於「有」,認為精神物質現象普遍存在;大眾部偏重於「空」,或只認為當前實際存在,過去未來均為空。正因為佛教宗派在宗教理想、哲學理論上內在差異所形成的內在特質的作用,才導致佛教宗派在宗教實踐上的差別,正所謂認識指導實踐。從宗教實踐和理想上看,大眾部對後來的大乘佛教影響深刻;哲學上看大眾部於後來大乘空宗聯繫緊密,上座部中的說經部又在大乘空宗影響下成為大乘有宗。因此,大乘佛教傳承的脈絡,實際上就是大眾部,外加上座部中說經部(大乘有宗)。

從佛教依附的社會形態上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佛教也一樣。公元前4世紀,印度列國爭強的格局開始打破,奴隸制開始衰頹,封建制度逐步確立,難陀王朝將領旃陀羅笈多起兵趕走入侵的希臘人,建立起孔雀王朝(這跟中國秦始皇統一中國比,似乎還早了近百年),阿育王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強大的孔雀帝國,佛教被封為國教,佛教發展進入一個鼎盛階段。佛教在公元前4世紀的第一次分裂主要是由原始佛教的內在特質決定的,原始佛教一分為二成為大眾部和上座部後,印度正好處於孔雀王朝的建立而統一,社會和諧穩定,依附社會形態的佛教也跟著穩定下來。但是,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滅亡,印度再次四分五裂,為了適應四分五裂的社會形態,適應各地不同情況,佛教大眾部和上座部兩派也跟著分裂,也就是佛教的第二次分裂即枝末分裂。

阿育王護法,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孔雀王朝建立後,阿育王繼承了祖父遺風,為佛教發展保駕護航,是印度佛教史中著名的護法王。相傳,阿育王最初不信佛,在多年征戰特別是征服印度南部羯陵迦國後,痛感戰爭殺戮之殘酷而皈依佛教。他為保障信仰與正法,設置正法大官,主持社會道德與慈善事業。他大力宣揚佛教,在各地刻石銘文,至今尚遺存30餘處;廣建寺塔,曾建84000 座塔寺,著名的雞園寺就建於此時。當發現信徒對佛教教義發生分歧、僧團內混有許多外道信徒不守佛制時,他曾在華氏城舉行千人結集,史稱佛教第三次結集,編訂《論事》一書,列舉了兩個佛教部派的不同論點,勘定是非,成為研究部派佛教之必讀之書。在佛教第三次結集後,阿育王派出使團前往境外各地傳教,公元前3 世紀時,曾派僧團將佛教南傳至錫蘭和緬甸,北傳至阿富汗及中亞地區,佛教影響更加廣泛,佛教發展達到鼎盛時期。上座部佛教,傳至錫蘭,後來廣泛流傳至東南亞國家,主要包括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還有越南以及中國的雲南部分地區,從而形成南傳佛教。大眾部佛教,北傳至阿富汗及中亞地區,又通過絲綢之路流傳至中國,進而又流傳至日本和韓國,形成了北傳佛教,即大乘佛教。


佛教的演變與發展,大乘佛教誕生。

1世紀中葉-7世紀,從⼤眾部佛教外加上座部佛教中的說經部(大乘有宗)演化⽽成的⼤乘佛教在印度急劇發展,教化地區亦隨之擴張,原上座部佛教被貶稱為⼩乘佛教。⼩乘佛教,在理論和實踐中仍接近於原始佛教,理論上守舊而不願創新,行動上保守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故步自封,沒什麼變化,針對大乘佛教的急劇擴張,仍然無動於衷、無所作為,原地踏步踏,把在印度的歷史發展機遇讓給了大乘佛教,自己則黯然失色不得不南下東南亞以求發展,從而使佛教進入大乘佛教時期。相對於⼩乘佛教的守舊保守、故步自封的特質,淵源於敢作敢為的大眾部佛教的大乘佛教,則始終保持開放包容的特質,從而使大乘佛教有了巨大的變化或發展:一是在修行果格上有了提高,⼩乘佛教認為世上只有⼀個佛即佛祖,教義重⾃我解脫,修⾏的果位為羅漢;而⼤乘佛教把修⾏果位分為羅漢、菩薩、佛三級,似乎有意貶低羅漢,修⾏的終極目標在於成佛。二是在佛教理論上有了突破,小乘大藏經對於律經論三藏中的律經是不允許改動的,之後的所有新經文都被加入到論中;而大乘大藏經卻一直持開放狀態,新的經文都被直接加入到經中,所以,在大乘大藏經中可以看到很多在小乘大藏經中看不到的經文;小乘經典只有《阿含經》,大乘經典則有《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等。三是在佛教修行上有了升華,大乘佛教強調修成菩薩,而小乘佛教注重修得羅漢果;前者重心放在菩薩身上,這些菩薩的形象是按照佛陀本人優點的人格化來塑造的,諸如觀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地藏王是佛陀普度眾生的象徵;後者重點研究和尊奉佛陀及其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等。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雖有一些表面上的不同,但沒有本質區別:二者在主要信仰和修行方面保持了基本一致;二者都認同佛教的教導而認為需要清除內心的不清淨和擺脫輪迴;二者都同意需要採取漸進的修行途徑,這種途徑就是中道;二者都認同所有人都可以最終覺悟,不存在像上帝那樣的超自然的神;二者僧尼所遵守的戒律,很難找出任何本質的不同。儘管它們同宗不同道,但有著共通的基本佛理,只是修行方法不同罷了。乘者,車輛也,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只要能度人,就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大乘,即大的車輛,不僅自己可乘,也要普度眾生;大乘佛教以覺悟成佛為目的,任何人都可乘坐這輛大車成佛,故稱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北傳至阿富汗及中亞地區,又通過絲綢之路流傳至中國,進而又流傳至日本和韓國,從而形成了北傳佛教即大乘佛教。


龍樹,從師大龍菩薩,故號龍樹。龍樹,大乘佛教創始人,公元1世紀人,誕生於農曆七月廿四日,大約活躍於公元150年至-250年,傳說壽高150歲(或說二百甚至數百歲)。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而且還被尊為佛教中俱舍宗、成實宗、律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的八宗之祖;他首先開創中觀學說,也因此成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同的祖師。相傳,龍樹出生於南印度德干高原的溫達拉巴地區的一個婆羅門家族,很早就以學說卓著,精通婆羅門教而聞名。後來,與三個親友一道用隱身術侵淫王宮妃子而東窗事發,三個親友被砍殺,龍樹跟在國王身後才躲過一劫。從此,龍樹決定出家皈依佛門,出家三個月就閱讀完了佛教的三藏。不久,他苦行到達喜瑪拉雅山中的一座佛塔邊,一名老比丘傳給他大乘經典,龍樹翻閱後,感覺比他以前所皈依的說一切有部的理論要高深多了,但他仍不滿足。不久,龍樹在大龍菩薩的引導下,來到龍宮,閱讀諸方大乘深奧經典,得無量妙法,三個月後,通解甚多,融會貫通。這時龍樹就已經達到決定的覺悟了,在龍宮中,龍樹還誦讀了《華嚴經》。何謂《華嚴經》呢?《華嚴傳》中說的很清楚:「大乘經多是文殊結集,佛既涅般,諸聖隨隱,邪興,無大乘器,故攝《華嚴》等大乘教法,置在龍宮六百年,龍樹入海誦之傳世。」 由此可見,大乘佛經的結集,大乘佛教的興起,是一個非常艱辛而又充滿神話的求索過程,而這種神化,似乎早在幾百年前就被佛祖釋迦牟尼安排好了的,誠如《入楞伽經》所載:大慧菩薩白佛言:「佛滅度後,是法何人受持?」佛以偈答曰:「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住歡喜地,為人說法,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正法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竟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 滅邪見幢,燃正法炬。」上述《摩訶摩耶經》記載的龍樹菩薩的出世,也進一步印證了佛祖釋迦牟尼對龍樹菩薩的先知預測。龍樹修道這一時期,正是小乘佛教向大乘過渡時期,龍樹年輕時曾破僧團和合、毀壞正法戒,令弟子皆著黃袍而示之與眾不同,又向國王誇耀自己已經圓滿了佛果,從而開創了大乘佛教第一個僧團,為大乘佛教的誕生與發展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龍樹得道後,就回到南印度弘揚佛教,國王排斥佛教,龍樹就應徵成為國王的將軍,在很短時內就把軍隊治理得井井有條。國王大喜,就問他是什么人,龍樹說自己是「全知者」。龍樹還用神通使國王看到天上正在作戰的神祗和惡魔,於是國王及婆羅門因此皈依了佛教。大乘佛教的影響從印度迅速向阿富汗及中亞傳播,又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中國、韓國、日本等,大乘佛教得以廣泛而持久的發展。


七百年,佛陀的偉大思想仍然光芒萬丈。佛入滅七百年後,龍樹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傳承和完善了佛陀的緣起思想,

繼承了佛陀的中道思想而創立了中觀學,對後來佛教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因而被稱為「佛陀第二」。「世有二邊邊,不墮兩邊,而取中道」,這是中觀是對事物的一種根本看法,所以稱為中觀。所謂對立的兩邊,主要是關於事物的有和無。龍樹認為事物是無自性的,是空。但事物從緣和合而生,所以也就不是完全空無,說它是空,是否定其真有;說它是假,是否定其真無,能同時看到事物的這兩種屬性,就能得到事物的中道實相了。緣起法的本質是空,空即無礙,不落入空有二邊,即為中道。龍樹在緣起和性空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中道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代表作《中論》中,《中論》的內涵是緣起、無自性、中道、二諦、涅般等思想。萬法是緣起的,所以是空。但萬物既然緣起了,就不是空無所有,就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種有,這種有無自性,只是名言概念,所以稱為假名有。對於事物的空性和假名有,龍樹在《中論》中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在這裡,龍樹強調只有同時看到事物的性空和假有兩面,才是中道正見。由於事物都是緣起無自性的,因此對從它有自性而產生的正反兩邊的判斷,如斷常、生滅、一異、來去,都是錯誤的;這些緣生緣滅的二分法當下就是空的、無自性的,因而不可以說它是生、是滅、是斷、是常;這正反兩邊都要否定,即不生不滅、不斷不常。正如龍樹在《中論》第一品第一頌的「八不偈」中「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所指出的。「八不偈」是基於緣起法的本質而說的,故稱為「八不緣起」或「八不中道」,它是龍樹的中道的核心思想。

龍樹在闡述中道思想時,認為要同時看到空和有,即不能偏於有或空,這也就是真空與俗有不二,就是佛教的二諦說。龍樹對在《中論》中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收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俗諦,說因緣生法是有,不是無或不存在,由於眾生對於因緣生法的執著,諸佛就即因緣生法而開方便門,認為諸法是假有,只是分別出來的幻相,但它們也是不相錯亂的。第一義諦,是指因緣生法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也就是諸法實相。它是離言說議論的,是不可言說的,正如《觀法品》中所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真諦與俗諦只是佛陀引導眾生的方便,事實上只有一個真諦存在,這就是所謂不二法門。因此真諦與俗諦在本質上就是同一樣東西,是一體一用的關係。世俗的萬物當下就是空的,就是實相,並不是在世俗事物之外,另有一個實相存在,否則就是把有和空看成是兩樣東西,以空去反對假名有,這正是龍樹所批判的。他在《觀行品》中他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中道則基於緣起法為第一義諦,世間的真相莫不依因待緣而起,所以是空、無自性的。然而,從俗諦上看,依舊呈現緣生緣滅的現象,卻不知一切法空、無自性。那麼,何謂第一義諦呢?第一義諦是指至高無上圓滿究竟之真理。《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世尊開宗明義:諸法實相是第一義諦。何謂諸法實相呢?《佛藏經》云:「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諸法實相,是佛法的基本原理,也是佛法與外道、魔說的分水嶺。《三藏法數》云:「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智者大師《法華玄義》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之印證,即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說。」凡夫若執著緣起幻有的世界為實在或虛無,便落入外道的境界;又若以緣起的世界雖為幻化不實,不能如實知緣起性空,反而以為觀緣起法而入涅盤境界為另一種實在,便落於小乘境界。

總而言之,龍樹菩薩的佛教中道思想與佛祖釋迦牟尼的佛教中道思想,一脈相承,相得益彰,二者均因為「中道」而成為偉大的佛或菩薩。那麼,中道的本質是什麼呢?「不墮二邊,擇取中道」,佛教的中道與孔子的「過猶不及,擇中而用」的中庸之道,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正因為這種偉大的佛教中道思想,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才能被推向發展的巔峰。

中觀派在龍樹之後350年左右分裂為應成中觀與自續中觀兩派。前者主張中觀立場應該是以歸謬法來顯示敵論者的錯誤,後者自續中觀一派以清辨(500-550)為代表,聲稱中觀哲學應該構造自己的論題,具有自己的認識方法。龍樹之後,中觀學說被提婆、寂天、蓮花戒等繼承和發展。在9世紀之後中觀學說被密教吸收,教理自身密教化的同時又為密教的神秘象徵儀軌提供了哲學保證;也就是說,大乘佛教被密教所吸收或被密教所取代。瑜珈派(有宗)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和《成唯識論》等為主要經典,從事這派修持的人被稱為瑜伽師。傳說瑜伽行派的祖師是彌勒,在瑜伽行派興起時,大乘佛教中曾有彌勒論師,該派假託彌勒菩薩所說作了種種論著。該派理論的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並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稱為前期瑜伽行派或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特別注意用因明方法闡發瑜伽學說,是後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識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無性、護法、戒賢等。在7世紀密教興起後,大乘佛教中的兩派開始接近起來,逐漸融合為瑜伽行中觀派或稱中觀瑜伽行派。



大乘佛教衰敗,密乘佛教興旺。

密乘佛教時期(公元7世紀-12世紀),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統治和主導地位。印度密教是⼤乘佛教部分派別吸收婆羅門-印度教及民間信仰諸神因素⽽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態。它以⾼度組織化了的咒術、儀軌、世俗信仰為其特徵。密宗⾃稱受法⾝佛⼤⽇如來深奧秘密教旨傳授,為「真實」⾔教,故名密教。相對⽽⾔,其它⼤乘教派被稱為顯宗(顯教),即受應⾝佛釋迦牟尼所說經典的傳授。相傳,龍樹曾開鐵塔,向金剛薩埵菩薩(顯教稱普賢菩薩)請出密法,從此密法才開始在人間流傳,因而龍樹理所當然的又成為密教的祖師。而且開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剛智,說自己的老師是龍智,龍智是龍樹的弟子,這不是說龍樹是自己的祖師嗎?可見,龍樹與密教的關係非同一般。密教傳播的主要地域,一是印度本土,二是中國西藏地區,在西藏以密法為核心的藏傳佛教中,龍樹的中道思想更是藏傳佛教的主導思想,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這一點,可以從龍樹的佛教著作中有關藏傳佛教的經典所占比重可見一斑:龍樹有千部論主之名,其經典保留到現在,收集在大乘《大藏經》中的就有19部;在藏文譯本中,龍樹的著作有118部,讚頌有18部,密教解釋有51部,顯教解釋及雜著有48部。因此,龍樹不僅是顯教大乘佛教的祖師,也是密教藏傳佛教的祖師。龍樹被密教奉為祖師,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密教的教理思想中採用了不少大乘佛教的中道思想。其二,密教經典宣稱,龍樹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鐵塔中由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親授密宗教義,並受灌頂。相傳,龍樹菩薩形象十分特殊,頭頂有肉髻,是智慧的象徵,頭部周圍有龍頭,7個或9個不定,身披袈裟,兩手結說法印,遊戲坐姿,身旁有濾水壺,有時置有經書。

密教開始於7世紀初,8世紀趨同於婆羅門-印度教,並成為印度佛教主流,13世紀初消亡。大約在七世紀中葉,拉其普特人崛起,一直到十二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這一時期,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各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對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衛者。8-9世紀,出現印度教,為婆羅門教的繼承者;這期間商羯羅創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論上得到重大發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這種社會潮流影響下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爺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東印度出現了金剛乘和易行乘等。龍樹菩薩從大鐵塔中取出密封的密宗經典,密續,其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密集經》《喜金剛經》《勝樂輪經》《時輪經》等。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外人。它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場、儀軌和各種神格信爺為其特徵。儀軌極為複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密教的關鍵在於修行,密教的修行方法五發八門,應有盡有。在此,舉例說明,看看瑜伽修法,窺一斑而見全豹。此宗依《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本尊法。修本尊法,關鍵是修行者如何選擇自己心儀的本尊,以後一切均模擬本尊,修煉成本尊特質,即可成佛。何謂本尊呢?本尊毗盧遮那佛一般是修行者喜歡選擇的自己最敬愛最尊崇的一尊佛、菩薩,作為修煉對象或榜樣,就叫本尊。要修煉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習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業,三密瑜伽,就是三業相應。與誰相應?就是修行者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三業相應。修法時,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態,手結印契,口誦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觀想或種子字,務使自己的三業與本尊的三密相應。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此宗最高理論還是以性空無相的法性理體為基礎,所謂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義。

釋迦牟尼在創立佛教初期是嚴禁咒術的,曾明確規定,凡是佛教信徒都不應學習和使用任何形式的咒語,如鬼咒、病咒、水火咒、安宅咒等等,也不能從事占卜生死、解夢、相手、相面、占星象等活動。要想得到解脫,唯有修習戒定慧「三學」一途。但到了後來,隨著大量婆羅門教信徒改宗佛教,僧團中出身於外道的人日益增多,實際情況發生了變化,釋迦牟尼開始允許弟子們使用善咒來治療宿食不消、毒蛇咬傷、牙痛、腹痛等,但仍然禁止他們使用惡咒,也不允許以咒術謀生。至部派佛教時期,咒語的使用範圍更加擴大了;它不僅被用於治病防身,而且被用來降伏外道惡魔。策使鬼神大乘佛教興起以後,為了與外道相抗衡,更是把咒語作為弘法護教的重要手段。他們認為,陀羅尼(即咒語),有總持、能持、能遮等能量,它具有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至於忘失的功能。攝持各種善法,而遮除各種惡法,因此,凡是大乘菩薩都必須掌握陀羅尼。


佛教在印度滅亡。

佛教起源於印度,但又消亡於印度。佛教在印度誕生,歷經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蜜乘佛教四個階段,佛教曾長期在印度香火旺盛、繁衍不息。但是,隨著印度教於八九世紀的復興,密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禍不單行,伊斯蘭教大規模入侵,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迄13世紀初,佛教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然而,「西方不亮東方亮」,佛教在母國印度消亡,卻在東方中國興旺發達,成為佛教傳承和繁衍的主戰場。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佛教走向滅亡的呢?首先,印度佛教走向滅亡,內因起了決定性作用。印度拉其普特時期,印度境內各王國混戰不斷,導致佛教沒有穩定的發展環境而難以發展。大約在七世紀中葉,拉其普特人崛起,一直到十二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這一歷史時期,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而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拉其普特各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對印度的侵略。戰亂連綿不絕,佛教要好好生存都不容易,更何況要好好發展呢!加之,八到九世紀,新出現的印度教興旺發達,取代了婆羅門教;由於印度教的興盛,直接擠壓佛教的生存空間,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其次,印度佛教走向滅亡,外部因素不可忽視。廓爾蘇丹國在印度的總督,顧特卜-烏德-丁·艾伯克,於1206年自立為蘇丹,定都德里,建立德里蘇丹國,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歷經五大王朝: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羅第王朝,近兩百年的外來者政權統治。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的伊斯蘭教發展很快,蘇丹摧毀印度佛教寺廟並限制新建,禁止佛教節日慶典,迫害印度佛教教徒,僧眾四處逃散,密教因之而在印度本土消失,佛教走向滅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