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的廬山雲霧,天下名山,無出其右,幾十張圖片讓你心服口服

城市人文歷史 發佈 2022-05-15T17:52:46.639238+00:00

中氣協2022年2月11日發布了首批15 個「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廬山雲海位列其中。雲海是靜態的,哪都有,算不上稀奇,廬山最絕的是雲霧!

中氣協2022年2月11日(中氣協【2022】8號)發布了首批15 個「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廬山雲海位列其中。雲海是靜態的,哪都有,算不上稀奇,廬山最絕的是雲霧!

廬山的雲霧裡,最絕的還是瀑布雲,瀑布雲最佳發生地當屬廬山小天池方向。

雲霧從東面過來,翻越山嶺後,向西一瀉千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用在廬山瀑布雲上,一點也不違和。

眼前的雲霧,剛剛還是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

一湖春水關不住,奔流到海不復回。

也有婉約型的,滿則溢。

雲集五老峰,這是要從海拔幾十米的鄱陽湖出發,翻越一千四百多米的五老峰啊!

瀑布雲也有向東流的,當然有瀑布雲,也會有爬坡雲。

雲海哪都有,廬山的瀑布雲冠絕天下,無出其右。

大多數地方的雲海都是在一個平面高度,靜態的雲海。廬山的雲海,有山頂,有山腰,有山腳。一般春夏多在山頂,秋冬多在山腰。

廬山的雲霧更絕的是會翻山越嶺,遇峰往上爬,遇谷往下流,形成蔚為壯觀的爬坡雲和瀑布雲景觀。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山上山下,一副立體的雲海景觀。

廬山的雲霧景觀是由廬山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北枕長江、東倚鄱陽湖、還有九江城內眾多大小湖泊,襟江帶湖為廬山雲霧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氣。

廬山四季氣候有「春遲、夏短、秋早、冬長」的顯著特點。匡廬雲霧窟,猶有六朝僧。廬山雲、霧、海實為一體,處於雲中的遊客看到的是霧,而雲外的遊人看到的則是散片的雲海。

根據氣象觀測記錄,廬山年平均霧日約200天,最多的達223天,最少的也有158天。每年的5月至9月是廬山雲海雲瀑出現的集中期,雨後轉晴是一天中的最佳觀賞時間,不少雲海雲瀑在夜間生成,白天消散,因此早晨8時左右為較佳觀賞時間。

廬山雲海最佳觀賞地點是牯牛嶺、大小天池、含鄱口、五老峰等處。觀賞瀑布雲的最佳地點是街心公園、氣象台、觀雲亭以及牯嶺西北虎背嶺一帶的山嶺上。

江西省氣象部門對廬山雲霧、雨凇霧凇、日出日落、降水降雪等天氣景觀做了大量研究,並得到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已應用到業務中,為遊客觀賞奇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石門澗雲海

鐵船峰雲海

雲漫鐵船峰

含鄱口,大漢陽峰方向

雲脊,大月山方向

雨過天晴,站在高處,潔白的雲海盡收眼底,如夢如幻。

廬山雲海遇上日出,顏色更加絢麗

含鄱口日出

當廬山迎客松遇上雲海和日出,又是一幅絢麗的雲海圖。

廬山迎客松

廬山迎客松

含鄱口雲海

含鄱口雲海

含鄱口雲海

龍首崖雲海

龍首崖是廬山觀賞日落景觀的最佳地之一。

龍首崖日落

當諾那塔遇上的日落和雲海

大江大湖蒸騰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雲霧湧向廬山,余邵詩云:"廬山雲霧景觀奇,變幻無常千萬姿;剛作浪濤騰漢海,又成瀑布瀉天池"。

牯嶺街

牯嶺街

五老峰

五老峰

如琴湖、錦繡谷、大天池雲海

那些籠罩在山頭的雲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雲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雲霧瀰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雲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牽手看雲海,情定五老峰

運氣好的話,你還能遇上廬山佛光,地點不限,就看你的運氣了。

五老峰佛光

廬山佛光

錦繡谷佛光

廬山佛光

兩個人都頂著佛光,緣分啊!

廬山大天池雲海

觀雲亭

觀雲亭

如琴湖,雲霧繚繞

如琴湖,一湖秋水關不住,亂雲飛渡錦繡谷。

蘆林湖,湖面水氣蒸騰,如籠輕煙細雨

蓮花湖,分得清哪裡是湖水,哪裡是雲霧嗎?

錦繡谷,霧凇、雲霧,童話般浪漫。

牯嶺,城在雲上,雲在城裡。

仰天坪,廬山雲海與天平。

含鄱口

雲中山城

廬山仙境,西方極樂世界也不過如此吧?

廬山石門澗懸索橋,雲中漫步。

廬山索道,穿越雲海,直上九天。

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雲霧茶

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在《語文》課本里見識過廬山的雲霧,估計學得都是雲裡霧裡吧?或許只是達到了「見山是山」的境界。清朝有位詩人叫舒天香,為了看明白廬山的雲霧,特意在廬山住了100多天,還是沒完全整明白。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廬山的雲霧》有兩個版本,第一篇的作者是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廬山雲霧試驗站的科研人員。

另一個版本的《廬山的雲霧》在教材上未註明作者。

最後以蘇軾的《觀潮》結束,這首詩和《題西林壁》一樣,是首哲理詩,被選入了中學《語文》教材。人生的三個境界:一、看山是山,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三、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只有經歷了人世的坎坷和歲月的滄桑以後,才會明白「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道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聲明: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