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辰原來被誤讀了幾千年,不是北斗七星,而是北斗九星

海叔說春秋 發佈 2022-05-15T21:36:32.469037+00:00

有所謂「北斗注死,南斗注生」的說法,諸葛亮在五丈原觀測北斗七星可知自己命在旦夕,而司馬懿觀測北斗七星也能預測到諸葛亮之死,可要是本來北斗七星不是七顆星,而是九顆星,那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占星術,或有瑕疵。

在風水術數里有北斗七星的說法,即觀測北斗七星的不同位置、明暗情況可判斷國運和人之命脈。有所謂「北斗注死,南斗注生」的說法,諸葛亮在五丈原觀測北斗七星可知自己命在旦夕,而司馬懿觀測北斗七星也能預測到諸葛亮之死,可要是本來北斗七星不是七顆星,而是九顆星,那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占星術,或有瑕疵。

那麼,到底是北斗七星,還是北斗九星呢?

其實,在我國很早的時代里,就一直有北斗九星的說法。在先秦時代的典籍中就有記載「北斗九星,七見二隱」,可見至少在先秦之前,人們是知道天上的北斗不止有七顆,而是九顆的。那時候的人們,很可能已經在用北斗九星作風水預測,比如有「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這種吉兆,還有「有星孛入於北斗,周內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齊、晉之君皆將死亂」這種噩兆。

據傳在唐朝以前,流行的奇門遁甲中有九宮八卦的說法,不管是九宮還是說八卦,看起來都跟先秦時代或者先秦之前的時代不無關係,至少八卦就跟伏羲、周文王關係尤其緊密。這種排列布陣之法,在道家中非常盛行,其中之九宮為天蓬(貪狼星)、天芮(巨門星)、天沖(祿存星)、天輔(文曲星)、天禽(廉真星)、天心(武曲星)、天柱(破軍星)、天任(左輔星)、天英(右弼星),也即是北斗九星。

事實上早期的北斗九星,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很高的。《雲笈七籤》載:「夫九星者,實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淵宗也……右九皇君、九夫人內姓隱諱,知之延壽千年……得見第八、第九星,延壽無窮」,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北斗九星就代表著地上之皇族,而其中又有兩顆,即所謂第八顆和第九顆最為重要,即是所謂「天任(左輔星)和天英(右弼星)」,一般人是看不到,看到了的那絕對能夠延壽千年。

這樣的說法雖然沒有很是準確的證據,可是在河南的河洛古國出土的模擬北斗九星建造的遺蹟,就被專家們認定為四、五千年前的高等貴族用北斗九星來神話自己,向族群宣誓權力掌控的象徵。而這片遺蹟,更是被認為是華夏文明的源起,不排除是黃帝時期的行政中心可能。

《周易》裡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洛古國的所在,正好就是伊洛匯流入黃的地方,如果說這裡就是黃帝之所在,並非不可能。《河圖》記載:「黃帝治,景星見於北斗也」,這裡說的北斗,顯然很可能不是後來我們廣為人知的北斗七星,而是北斗九星。這也恰好應證了河洛古國時代,絕對是一個相當有名的盛世,中原文明很大的可能性是受到過這裡的北斗九星之說影響。

北斗九星中天任(左輔星)、天英(右弼星)兩顆星,基本上在唐宋以後,很大程度上就為人們所淡化了,只是在道教中還傳承著這個來自中國上古時代的文化。用現在的天文學來看,這兩顆星為什麼在幾千年前存在而後來又不為人們所見呢?後來的人分析,這兩顆星的消失,很可能是超新星爆發的最末尾階段,其後即是能量散盡,成為黑洞。也即是說,現在再要看到兩顆星的位置,或已只是黑洞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