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北考古 | 望濱鄉南三家子烽火台·地名來歷

瑞雪烹梅1120 發佈 2022-05-16T03:29:21.668941+00:00

地名來歷。原瀋北新區望濱鄉南三家子明朝末年,有姜、郭、尚三家在此開荒,後形成村落,得名三家子。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該村與區內其它村重名,故更名為南三家子。歷史沿革。1960年以前,隸屬瀋陽市燈塔農場。1962年6月,撤銷燈塔農場,成立望濱公社。隸屬望濱公社。

地名來歷。原瀋北新區望濱鄉南三家子明朝末年,有姜、郭、尚三家在此開荒,後形成村落,得名三家子。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該村與區內其它村重名,故更名為南三家子。

歷史沿革。1960年以前,隸屬瀋陽市燈塔農場。

1962年6月,撤銷燈塔農場,成立望濱公社。隸屬望濱公社。

2002年12月13日,撤銷望濱鄉,所轄區域分別劃入馬剛鄉和蒲河鎮。南三家子劃入蒲河鎮。

2007年12月26日,設立瀋北新區望濱街道辦事處,實行街道管村體制(望濱街道辦事處由瀋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代管)。南三家子隸屬望濱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南三家子。

2019年12月,撤銷望濱街道,將其管轄區域劃入滿堂街道。 南三家子隸屬渾南區滿堂街道。

文字 | 陳鑫


南三家子的烽火台

【2009-04-16】南三家子村在馬剛鄉的東南方向,與董樓子、洋什相鄰,處於長白山余脈的棋盤山山脈,地多丘陵,村南為河谷,河水匯入村西的洋什水庫。

在村東的王家墳山腳下和村西的白家墳腳下均發現有明代烽火台遺址,現場可採集到布紋瓦、青花瓷片、粗瓷碗底、醬釉缸口沿等遺物,王家墳山腳下兩個台址相距僅10米左右,應為石砌,基礎還可見到幾塊巨石,現距地表高1米有餘,一號台略呈圓角方形,二號台可見一方角,地表未見青磚塊。白家墳山下的台址遺物很少,採集有綠釉陶片、布紋瓦、青花瓷碗底等,現高約2米,碎石塊較多,估計應為土石夯築,現為饅頭形。

洋什村據村碑載原為養魚池,地勢較低洼。經詢問未見古代遺存,僅數日前調查發現之南山高句麗古墓。

註:洋什村地名來歷,據地名檔案記載,清代雍正年間,此地形成村落,因村南山有一塊大白石頭,狀似臥羊,取名羊石,後演變成養石(並不是養魚池),解放後稱為洋什,系「羊石」之諧音。

來源 | 瀋陽昨天的網易博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