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美國霸權主義

領導力智庫 發佈 2022-05-17T09:43:10.579849+00:00

其實我們回顧俄烏戰爭的發展歷程,從最開始的衝突,再到美國的添油熾薪,致使這場戰爭愈演愈烈,以至於到今天俄羅斯不得不通過發出核威脅來震懾美國。

前幾日俄羅斯計劃在核大戰中作為空中指揮所的「末日飛機」參加了勝利日閱兵彩排,引發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路透社推測「末日飛機」意味著普京可能會對西方發表「末日警告」,儘管普京沒有說,但美國表現得異常亢奮,像是被刺痛了敏感神經,火速調動本國的「末日飛機」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演練。對此,英國《經濟達人》雜誌警告稱:核戰爭的風險比半個世紀以來任何時候都大。

其實我們回顧俄烏戰爭的發展歷程,從最開始的衝突,再到美國的添油熾薪,致使這場戰爭愈演愈烈,以至於到今天俄羅斯不得不通過發出核威脅來震懾美國。

背後的核心原因在於俄美雖然嘴上說打持久戰,但都想一招制敵,讓對方讓步。

1949年8月14日,新中國成立前夕,毛主席發表了對美國國務院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評論--《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寫道:

1、帝國主義給自己準備了滅亡的條件;

2、帝國主義者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

如今我們再觀世界百年之巨變,美國霸權主義的表現依舊符合這一客觀規律。

隨著美國新冠疫情的失控、阿富汗狼狽撤軍、俄烏戰爭美國式援烏等一系列操作,讓我們愈發認識到一件事:所謂引領人類文明的「燈塔國」只活在親美的公知和美國的外宣媒體中。

因為這些人忽視了美國有374個海外軍事基地,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駐軍大約30萬人,打著維護和平的幌子干涉別國內政,實質上隨時威脅著全球安全。

這幾年,美國資本政客的真面目更加清晰,坐實了自己是霸權主義的信徒,在「崇高」理想和「偉大」信仰的包裹下,內藏的不是「自由」和「獨立「,而是狂熱的資本利益,貪婪榨取著別國的血肉以鑄成自己金錢的雕像。

基於此,本文從歷史角度、當下情況和未來演變三個方面扒一扒霸權者的底褲。

「輝煌」的歷史

18世紀末,那代美國人通過持續不懈的鬥爭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建立國家。恐怕沒有人能預見這個當時坐落在美洲大陸東側的小國,能夠在兩個世紀後矗立世界之巔,憑藉霸權震懾世界。

但當我們細數這個國家成長的過程,投射於美國在過去200多年裡宣稱的為了人類「自由」和「獨立」的戰爭時,就會發現鑄造這個強大國家的建材中,竟然是他人的血肉和骯髒的利益。

美國在建國初發表的《獨立宣言》,提出了震驚世人的「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等內容。可隨著美國一些歷史學家的研究,發現「宣言」中暗藏著不少支持壓迫和掠奪的種族主義內容。

比如美國《大西洋月刊》曾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獨立宣言」很少被人提及的最後幾段中,包含著兩個重要的信息,一個要阻止美國殖民者的奴隸通過加入英國軍隊來獲得自由身,一個則是要鎮壓「印第安野人」。

可以這麼理解,如果說美國的建立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那麼更深層的基礎是建立在對美國黑人奴隸的壓榨和強行占有印第安人的土地之上。

當時,面對這片富饒的土地,白人的貪婪促使他們想到了許多理由,比如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社會達爾文主義等。他們用暴力的手段征服土著人並占有他們的土地,大搞種族滅絕,再通過各色理由包裝自己的貪婪欲望。

這可以視為美國霸權主義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點。

由此證明:那份宣告美國獨立的 「獨立宣言」早已不純粹,虛偽和貪婪的基因已經根植在美國身體的最深處,在這種基因催化下美國很快就成為了「霸權主義」的信徒,堅定地發揚自己的貪婪,用惡劣手段掠取別國的利益。

當他在北美洲大陸得不到滿足後,視野就逐漸由國內轉向海外。從最初的孤立主義政治思想(華盛頓提出的關於不捲入歐洲事務的孤立主義原則),利用「遙遠而隔離的地理位置」避免捲入歐洲的衝突之中,以便「贏得時間」,以此「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制度,毫無干擾地積累足以讓美國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實力」,轉變為自由國際主義,其中最具有標誌性的是威爾遜總統認為美國應該扮演的「更大角色」是領導世界。

他開始利用金錢優勢和強大的戰爭手段大肆掠奪。比如19世紀末,世界領土已被列強瓜分完畢,美國作為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伺機向已經衰落的老朽殖民帝國西班牙下手,征服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菲律賓。

一開始菲律賓人民還以為美國是來拯救他們的(到現在美國也這麼宣傳),後來才發現美國其實只想殖民他們,在經過激烈的反抗後最終失敗。在美國接手菲律賓的時候,威廉·麥金萊總統(第25任)宣稱:「上帝要我們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占領菲律賓,教育那裡的人,馴化他們,使他們成為基督徒。」果然,那些征服土著人時慣用的手段又拿了出來。

二戰後,美國稱霸的野心更加猖狂,他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自己「稱霸世界」的計劃。政治上,通過建立國際組織來主導世界事務;經濟上,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貿總協定等來發揮作用;在歐洲,美國通過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加強對歐洲的控制。在亞太地區,通過「第四點計劃」和建立一系列軍事集團、錨點、代理人來達到控制目的。

直至近年來,美國的「霸權主義」仍然是他們行動出發的思想基礎,說白了就是一肚子壞水,未達目的不擇手段。

俄烏戰爭他是幕後黑手,巴基斯坦衝突他在暗處做手腳,台灣問題他也想橫插一腿,其心險惡,其罪難容。

總之,美國表面上寫著「自由民主」,似乎想要證明他是「道德標杆」,其實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從美國歷史的字裡行間看出,通篇只寫了六個大字:「資本、貪婪、霸權」。

只有看清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美國給俄羅斯、烏克蘭,甚至是世界諸國造成的苦難,才會明白阻止美國這種帝國主義霸權的重要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