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叉更文明?為什麼中國的先人們吃飯選擇用筷子?

宇宙騎士林黛玉 發佈 2022-05-17T10:55:31.485049+00:00

在遠古時期,人類剛脫離蒙昧,文明還很初級,更談不上什麼禮儀,放涼後隨手將食物送入口中,只求果腹就行了。

在遠古時期,人類剛脫離蒙昧,文明還很初級,更談不上什麼禮儀,放涼後隨手將食物送入口中,只求果腹就行了。這時候是沒有什麼筷子,也沒有什麼刀叉的。

筷子的起源

傳說筷子起源於大禹。遠古時代人類吃飯都用手抓,飯菜熟後得放涼。大禹治水之時忙得三過家門尚且而不入,更沒有時間一日兩餐雷打不動地的等待,於是折下樹枝從熱湯里撈肉。久而久之人人效仿,於是便有了筷子(古代稱之為箸)。

這種說法大體是古人慣用的穿鑿附會,生物學發現黑猩猩都知道用樹枝套取白蟻食用,何況人類。現代考古發現,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出現比較成熟的專業餐具(骨制或木質刀、叉、筷子等,此時已經不是隨手摺樹枝這樣的急就章了)。

匕箸並舉、禮儀為大

在有明文史書可考的商周時期以前,國人進食就已經是匕、箸並用。

其中著指筷子,匕指湯匙。早期的骨匕整體是平板狀的,有點像現代的黃油刀,後期才慢慢變成了弧形。

中國人的餐具之所以沒有走上刀叉的路線,主要可能是因為自古以來的粒食傳統。水稻、小米乃至小麥(早期小麥不脫殼,直接煮熟稱為麥飯),水少作飯,水多作粥,採薇作羹,無論哪一種,都不太需要刀叉。

而西方則原則畜牧傳統,需要用小刀切肉。

(其實西方人用刀叉,也是到公元十三世紀以後的事情了,此時中國大體在宋元之交。在此之前,普遍還是用手,區別在於貴族一般用三個手指頭,平民則不講究)

不同於現代,商周古人雖然有筷子,但一般認為用筷子夾飯是很失禮的事,禮記中講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就是指食用羹湯的時候,如果裡面有菜,就用梜(筷子)把菜夾出來吃了,如果沒有菜,就不用筷子。

以箸代手,右手持箸

戰國時期開始,實用主義代替了食古不化的「禮儀」,人們不再用手抓取食物。

這也可以從考古結果來佐證。在春秋時期,飯前洗手用的盥洗盤甌還是很常見的陪葬品,到了戰國時代就已經幾乎絕跡,說明戰國時人們吃飯時已經不再直接用手,餐前洗手也就不再是必要事項了。

右手持筷子也是起於周代禮儀。當時講究左為飯,右為羹,既然筷子是用來使用羹湯的,顯然放在右手比放在左手更方便。也是從此以後,才有了左撇子的說法。

從「箸」到「筷子」:自下而上的口彩

現代人對「箸」的稱呼「筷子」,大體源於明代。當時江南漁民和漕工們忌諱箸同「住」、「蛀」音。所以用了「住」的反義詞「快」來代指,慢慢隨著漕運的發展傳遍大江南北,文人們因筷子往往是竹製,便加了個竹字頭,變成了現在所說的「筷」、「筷子」。

現代天圓地方形式的竹筷,也正是明代才大規模出現的。


關注我,與您分享有趣的歷史瞬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