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上游水源地青海班瑪打造國家濕地公園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2-05-17T19:25:57.382282+00:00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屬於三江源保護核心區,也是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內瑪可河林區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場和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區。

圖為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貓頭鷹。 班瑪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圖為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貓頭鷹。 班瑪縣委宣傳部 供圖

中新網西寧5月17日電 (記者 孫睿)記者17日從青海省班瑪縣委宣傳部獲悉,通過5年的建設,班瑪縣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且成為具有較高生物價值的基因庫。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屬於三江源保護核心區,也是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內瑪可河林區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場和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區。

圖為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的黑頸鶴。 班瑪縣委宣傳部 供圖

據介紹,班瑪縣境內的瑪可河是長江一級支流大渡河的上游水源地,也是瀕危冷水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陝哲羅鮭在青海省唯一分布地,其周邊分布植物52科223屬596種,野生動物27目57科148種,有林麝、褐馬雞、斑尾榛雞等珍貴野生動植物,具有較高生物價值的基因庫。

近年來,班瑪縣結合縣域80%以上的土地在生態紅線區特點,努力打造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讓其區位劣勢轉變為後發優勢,釋放生態價值奏響人與自然和諧樂章。經過5年的試點建設,在2021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通過驗收國家濕地公園名單,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榜上有名。

在這5年建設期間,班瑪縣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准的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先後投入各類建設資金6700餘萬元,其中投資800萬元進行人工造林;投資700萬元進行生態景觀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投資770萬元用於文化公園建設,打造了總面積1610.74公頃的青海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

圖為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白唇鹿。 班瑪縣委宣傳部 供圖

目前,根據國家濕地保護有關法律法規,該縣還建立《青海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管理工作按照屬地原則把濕地公園保護區域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管、部門分工協作、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格局,達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的目的,全面提升縣域人居環境質量,國家濕地公園成為人民群眾休閒場所和全面共享的「自然課堂」。

班瑪縣官方表示,該縣將以打造國家濕地公園為契機,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出發,積極建設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國家長徵文化公園,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為青海省建設生態文明高地貢獻力量。(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