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的小故事——張儀說秦王(秦策三 節選1)

桂花載酒趁少年 發佈 2022-05-18T01:46:29.592258+00:00

張儀說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張儀遊說秦王道:「我常聽人說:『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就開口發言那是不明智;明白事理、可以為事情的解決出謀劃策卻不開口,那是不忠貞。』)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

張儀說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

(張儀遊說秦王道:「我常聽人說:『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就開口發言那是不明智;明白事理、可以為事情的解決出謀劃策卻不開口,那是不忠貞。』)

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

(作為一個臣子,對君王不忠誠就該死;說話不審慎也該死。儘管事情的出路如此,但我仍然願意把所有見聞都說出來給大王聽,請大王裁決定罪。)

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余韓成從,將西南以與秦為難。臣竊笑之。

(我聽說四海之內,北方的燕國和南方的魏國又在連結荊楚,鞏固同齊國的聯盟,收羅殘餘的韓國勢力,形成合縱的聯合陣線,面向西方,與秦國對抗。對此我私下不禁失笑。)

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謂乎!

(天下有三種亡國的情況,而天下終會有人來收拾殘局,可能說的就是今天的世道!)

臣聞之曰:『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

(我聽人說:『以治理混亂之國去攻打治理有序之國必遭敗亡,以邪惡之國去攻打正義之國必遭敗亡,以背逆天道之國去攻打順應天道之國必遭敗亡。』)

今天下之府庫不盈,囷倉空虛,悉其士民,張軍數千百萬,白刃在前,斧質在後,而皆去走,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殺也。

(如今天下諸侯國儲藏財貨的倉庫很不充實,屯積米糧的倉庫也很空虛,他們徵召所有人民,發動千百萬計的軍隊,雖然是白刃在前,利斧在後,軍士仍然都退卻逃跑,不能和敵人拼死一戰。其實並不是他們的人民不肯死戰,而是由於統治者拿不出好辦法進行教育。)

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行,故民不死也。

(說獎賞而不給予,說處罰卻不執行,所以人民才不肯為國死戰。)

「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不攻無功相事也。

(現在秦國號令鮮明,賞罰分明,有功無功都按照實際情形進行獎懲。)

出其父母懷衽之中,生未嘗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

(每個人離開父母懷抱之初,從來就沒有見過敵人,所以一聽說作戰就跺腳、露胸,決心死戰,迎著敵人的刀槍,勇往直前,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幾乎全都決心要為國家死在戰場上。)

夫斷死與斷生也不同,而民為之者是貴奮也。一可以勝十,十可以勝百,百可以勝千,千可以勝萬,萬可以勝天下矣。

(要知道:一個人決心要去戰死,和決心要逃生是不同的,但秦國人仍然願意去戰死,就是由於重視奮戰至死精神的緣故。一人可以戰勝十人,十人可以戰勝百人,百人可以戰勝千人,千人可以戰勝萬人,萬人可以戰勝全天下。)

今秦地形,斷長續短,方數千里,名師數百萬,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如今秦國的地勢,截長補短方圓有數千里,強大的軍隊有幾百萬。而秦國的號令和賞罰,險峻有利的地形,天下諸侯都望塵莫及。)

以此與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用這種優越條件和天下諸侯爭雄,全天下也不夠秦國吞併的。由此可以知道,只要秦國作戰絕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所向無敵,)

開地數千里,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四鄰諸侯不服,伯王之名不成,此無異故,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完全可以開拓土地幾千里,那將是很偉大的功業。然而如今,秦國軍隊疲憊,人民窮困,積蓄用絕,田園荒廢,倉庫空虛,四鄰諸侯不肯臣服,霸業不能樹立,出現這種令人驚訝的情況並沒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秦國謀臣不能盡忠的緣故。)

「臣敢言往昔。昔者齊南破荊,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之君,

(我願用歷史史實為證加以說明:從前齊國往南擊破荊楚,往東戰敗了宋國,往西征服了秦國,北方更打敗了燕國,在中原地帶又指揮韓、魏兩國的君主。)

地廣而兵強,戰勝攻取,詔令天下,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鉅坊,足以為塞。

(土地廣大,兵強馬壯,攻城略地,戰無不勝,號令天下諸侯,清清的濟水和混濁的黃河都是它的天然屏障,巨大的長城足可以作它的防守掩體。)

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勝而無齊。故由此觀之,夫戰者萬乘之存亡也。

(齊國是一連五次戰勝的強國,可是只戰敗一次,齊國就沒有了,由此可見,用兵作戰可以決定萬乘大國的生死存亡。)

注:1)張儀(?-公元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以連橫之術遊說六國入秦,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2)秦王:指秦惠文王

事件發生約在公元前330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