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偉:紮根家鄉創辦鄉村企業 創新釀酒工藝傳承客家文化

羊城派 發佈 2022-05-18T18:39:35.150997+00:00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方賀通訊員 陳少徐 盧迪2022年5月17日A16版「我的使命就是回報家鄉,以工藝創新傳承客家文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方賀

通訊員 陳少徐 盧迪

2022年5月17日A16版
「我的使命就是回報家鄉,以工藝創新傳承客家文化。」全國農村優秀人才、河源市綠純釀酒廠廠長、廣東工業大學1995屆校友李振偉,紮根家鄉創辦鄉村企業,為原本小作坊生產的客家糯米酒制定標準化生產工藝,闖出一條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作為省級非遺傳承人,李振偉矢志不渝走客家民俗文化傳承道路,帶領團隊打造客家傳統食品文化生態產業園,為河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有機食品供應基地、綠色康養休閒旅遊首選地貢獻力量,助力鄉村產業、文化、人才和生態振興。

廣工河源校友會第一屆會長李振偉發言

熱衷跨界,是同學眼中的「百事通」

20世紀8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廣東農村企業、農村工業均迎來新機遇。李振偉受在河源縣塑料廠工作的父親影響,立志成為一名廠長,填報大學志願時,他一門心思選擇了企業管理工程專業,「我從小在國企長大,看到工廠就『來勁』,作為地道的客家人,也一直想為家鄉做些實事。」李振偉說。

在同學眼中,他「百般武藝,樣樣精通」,「我喜歡體驗新鮮事物,為創業準備挑戰各種『第一次』。」大學期間,他帶領同學玩出不少「新花樣」——開創番禺校區黑板報文化,舉辦首屆「宿舍杯」籃球比賽,發起創辦「未來管理者協會」……

李振偉(後排右三)讀書時光

「未來管理者協會」是廣工著名的經濟類社團,曾被評為「最受歡迎社團」。每周三晚修課,李振偉就招募演講者,不限專業、內容,唯一要求是在觀眾前脫稿演講。「創辦初衷是提高同學們的實踐能力、表達能力,不同專業的同學將實踐所得展現出來,利於知識的融會貫通。」他還到廣交會展館自費聽講座,將時興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分享給大伙兒,增加行業前沿認識。

創業維艱,李振偉深知企業家需具備跨界能力。自學生時代起,他不斷跨界融合、求取突破。當同學們把論文主題定在企業生產、管理時,他另闢蹊徑引入心理學,以此探尋企業管理的奧秘,他的畢業論文是班裡唯一的跨學科研究。「管理學涉及激勵機制的知識,它啟發我思考企業如何通過做好員工思想工作,如何打好『感情牌』。」李振偉表示,畢業論文的跨界經歷使他更加注重員工情感的維繫,如今他的企業有很多十年以上的老員工,「擰成一股繩,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畢業後他再次「跨界」,在河源電台擔任《音樂星期天》節目兼職粵語主持人,分文不取一干就是三年。節目圍繞客家文化等設置話題,活潑溫馨的風格圈粉無數,曾奪當時河源電台節目收聽率桂冠。

科技興企,敢當廣東糯米酒行業標準「奠基者」

1998年,李振偉回到家鄉,決意將客家娘酒文化發揚光大,在輾轉多地廣泛調研後成立綠純釀酒廠。「我們企業有兩個使命,一是打造品牌,二是傳承文化。客家糯米酒歷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李振偉表示,「綠純」代表著自己創業的純淨初心——做好有益於人民健康的綠色食品開發。

然而創業之路坎坷,創業進程一度停滯在註冊商標、辦理證件等系列經營准入資質的節點。這時,他的恩師——廣工番禺學院黃育才院長特地趕來出謀劃策、聯繫銷路,「黃院長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我莫大的幫助,使我渡過難關」。

李振偉獲第二屆「感動廣工大」人物稱號

客家糯米酒家家都會釀造,商機在哪裡?李振偉發現,小作坊式的手工生產糯米酒製作程序不規範,品質難以保證,對此,他打算以標準化工廠生產對傳統釀酒工藝改良。「傳統客家糯米酒易酸,保質期短,僅半年到一年,要打響品牌、擴大傳播就要解決這兩項難題。」2004年,他帶領團隊與省農科院生物研究所共同制定了客家糯米酒標準化生產規程,在生產過程中確定關鍵控制點,導入了HACCP體系,解決了防酸難題,項目於2006年經省科技廳組織成果鑑定核心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獲河源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取得「客家糯米酒防酸工藝技術」國家發明專利。

在產品標準方面,從2000年起國家推行適配於江浙一帶黃酒企業的GB/T13662-2000生產標準,但廣東因氣候差異與江浙在黃酒生產工藝上存在不同,不少指標達不到該標準要求,阻礙了廣東糯米酒產業的健康發展。「客家糯米酒從釀造工藝上被劃分為黃酒類產品,因地制宜的生產標準是其開拓市場的必要前提。」2006年,李振偉作為主要起草人,主導制定了廣東地方標準《小曲糯米酒》,2007年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頒布實施(DB44/427-2007)。從此,廣東糯米酒行業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有了權威、統一的檢測依據,為產業發展帶來福音。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李振偉於2020年又牽頭制訂了省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客家糯米酒》(Q/LCH000011S—2020)。

國際教育學院國際班學生實驗交流

一路走來,李振偉始終注重科技興企,「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在於既懂得重視科技力量,又能夠加強企業的管理」。2017年建立了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在李振偉的帶動激勵下,工作室成員團結進取,目前企業擁有國家發明專利4項,主導起草省市地方標準3項、企業標準1項,發表學術論文8篇,獲市科技進步獎2項、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22年3月取得省鄉村工匠專業人才正高級工程師職稱。

非遺創新,當好客家文化傳承人

「河源萬綠湖水文化和客家文化是我們發展的根基,我們要以傳統食品為載體,走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創新發展之路。」李振偉認為,非遺的出路在於傳承、創新、活化,須有人才和市場支撐。

2017年,企業升級為河源綠純食品有限公司,著力打造占地1500畝集科研、生產、非遺保護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客家傳統食品文化生態產業園,目前主要產品有客家糯米酒(省級非遺)、客家米餅和大油果(縣市級非遺)、鐵鍋腐竹、絲苗米等,建有600㎡的客家傳統食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國際教育學院交互式語言教學

同時,李振偉還參與黨校系統2021年度市情研究課題「河源客家美食文化傳承與創新路徑研究」,建立客家預製菜原料基地,把水稻和經濟作物的託管與廣東預製菜的食材原料基地有機結合。2021年,企業被認定為省環境教育基地、省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生態園日後將走智能管理方向,並進一步創新載體,如設計以客家文化為內涵的系列文創產品等。」他透露,後續將圍繞食品輕工、規劃管理與藝術設計等方面,與母校廣工進行緊密的產學研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省勞動模範的他,還積極開展聯農帶農工作,助力鄉村振興。他以客家酒、客家食品為載體,建立了糯米、絲苗米、生薑、黃豆等原料基地,組建了東源縣三紅糯稻合作社(國家級示範社),建立了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承擔制訂了河源農業地方標準《糯稻種植技術規程》,自主培育康仙糯獲評廣東十佳優質稻米品種,積極帶動1670多農戶標準化種植,今年承擔縣政府下達的全程和部分託管水稻及經濟作物總面積1萬畝。

國際教育學院精英式教育培養特色

小問答

1.您心中的「廣工精神」是怎樣的?

「廣工精神」就是一種自強不息、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不單講求技術,還追求工作態度及為人品格。

2.您對廣工的師弟師妹們有何寄語?

學習時要培養溝通能力、實幹精神,這在往後工作中有很大用處,還要注重耐心和細節,這是成事與否的關鍵。

3.對有創業想法的師弟師妹,您有何建議?

我主張先進行三至五年的資金、人脈、工作經驗、政策認知的積累再創業,不要急於求成,但要始終保持創業的鬥志與激情。

廣工番禺校區辦學歷史見證的牌坊

廣東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介紹

廣東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廣東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工商管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知識,研究如何運用現代管理科學與方法為企、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有效管理或經營決策,主要包括企、事業單位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基礎管理兩個方面,培養學生迅速而準確的決策執行能力等職業競爭優勢。

廣工番禺校區圖書館一角

該專業紮根粵港澳大灣區與廣東省管理實踐,順應全球化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以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現實需求為導向,以集成工科優勢、創新創業教育優勢和高水平師資隊伍為依託,以與企業和產業深度融合為抓手,培育責任擔當、極具創造活力和國際視野、了解國際規則,具備跨文化交流、競爭和合作的外向型高素質管理領域國際化創新人才,服務社會發展,實現自我提升。

戳此看專業介紹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受訪者供圖

責編 | 孫唯

校對 | 趙丹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