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遍訴手機大廠,「應用寶」究竟是誰的寶

智物科技評論 發佈 2022-05-19T08:27:52.429341+00:00

騰訊控訴vivo限制用戶下載「應用寶」;騰訊應用寶已經告遍了整個手機大廠,除了蘋果文/智物兩家深圳科技巨頭選擇在濟南對薄公堂,國內最大的社交網絡應用公司騰訊,起訴2021年國內手機市場的新科狀元vivo。

騰訊控訴vivo限制用戶下載「應用寶」;騰訊應用寶已經告遍了整個手機大廠,除了蘋果

文/智物

兩家深圳科技巨頭選擇在濟南對薄公堂,國內最大的社交網絡應用公司騰訊,起訴2021年國內手機市場的新科狀元vivo。

科技媒體TechWeb最先報導了這一訴訟信息,這一訴訟將在5月20日在濟南中院進行。

過去幾年中,濟南中院正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訴訟之地。該院官網自我例舉知名案例中,包括了涉及騰訊的2019年、2020年兩起訴訟,其中一起還被當成全國知名案例。

騰訊的訴訟案由相當眼熟,又是因為騰訊應用寶。

TechWeb的文章中「據悉」提到,騰訊應用寶訴vivo利用手機底層優勢,通過插入彈窗、文字、按鈕、設置風險檢測等方式,限制用戶正常下載安裝騰訊應用寶,同時誘導用戶到vivo應用商店下載或者安裝應用,以此獲得更多的流量和商業利益。

在過去幾年時間中,騰訊公司因為應用寶的下載、安裝問題,已經起訴了華為、OPPO等所有安卓大廠,只欠蘋果。對用戶來說,騰訊應用寶究竟有多大的價值,值得騰訊如此興師動眾?

騰訊愛告安卓大王

2016年騰訊應用寶曾經以幾乎雷同的理由,起訴過華為公司,當時騰訊選擇在重慶市第一中院進行,該院一審裁定支持了騰訊的訴訟。2017年,騰訊因為應用寶和手機管家分別在南京和武漢起訴vivo和OPPO。

由此看來,騰訊起訴對象的選擇慣例規律是,選擇起訴上一年的手機市場龍頭。

手機用戶可以從騰訊應用寶、手機廠商應用商店中下載同樣的應用程式,諸如微信、美團、滴滴等等,最直接的區別正如騰訊所言,下載平台不同,美團、滴滴需要為此次搜索、下載支付的對象不同。

直接來說,vivo、騰訊應用寶可以為每次用戶搜索、下載,獲得廣告收入。蘋果以及其他的安卓大廠,也是如此。對安卓手機來說,包括這種app預裝、應用推廣在內的網際網路廣告收入,幾乎成為他們所有的廣告收入來源。

與手機大廠直接的利益衝突,也是市場看淡騰訊應用寶、豌豆莢、酷安、TapTap等第三方應用平台的重要原因。

被vivo「限制」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平台,不只是騰訊應用寶。幾個月前,曾經有消費者媒體,做過一個有意思的測試發現,vivo限制了上述4家主要的第三方應用平台。

而蘋果、華為、OPPO限制了其中3家,只允許酷安從他們各自的應用商店中下載。

在海外市場,安卓陣營圍繞下載平台的競爭,還包括谷歌。谷歌自帶的GooglePlay,和三星、vivo、OPPO等安卓巨頭的廠商「官方APP」,之間究竟誰是正宗的APP Store。

多年前,正是由於谷歌主動放棄了中國市場,才成就了國內各個手機公司應用商店的巨大利益來源。

在應用商店領域,無論騰訊、蘋果、谷歌還是華為、vivo、OPPO和小米,它們的選擇多數與用戶無關,也與所謂的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無關。這是一個純粹的,一本萬利存量生意蛋糕的分配而已。

輸贏,只在於各自的實力。也難以指望,濟南中院等等司法機構的判決,真正能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只能依靠新的智能硬體創業者,創造一個新的服務,替代現行多年的App Store模式。

應用商店模式沒有公平競爭

蘋果、vivo等手機巨頭,與谷歌、騰訊、Meta、Epic、Spotify等網際網路應用平台之間的競爭,一直是近幾年市場熱議的焦點。對此,利益不同,立場截然不同。

隨著iPhone、安卓大廠自帶App store的發展,第三方應用商店的生存空間和價值萎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第三方應用商店在隱私監管、數據安全方面,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但是,iOS、安卓大廠自身的應用商店體驗也未見佳。尤其是安卓大廠,App Store、瀏覽器瀑布流,已經成為其開拓創新路上的黃金枷鎖,利益越大,安卓大廠就越不舍這部分收益,就沉溺其中。

對於這一個話題,《智物》團隊曾經親身見證了其中幾次的衝突。站在用戶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應用商店模式,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vivo等安卓大廠,還有第三方應用商店,體驗均不理想。

《智物》團隊曾經與部分監管部門以及手機企業負責人,廣泛探討過這一模式未來的可能性。我們的觀點是:無論是iPhone、還是安卓大廠,現在或許是改善這一模式的最佳時機。

在汽車領域,英國《經濟學人》給出過一個很形象的觀點,汽車業的未來是drive,不再是Selling Cars。直接的理解是,既然所有的汽車變成自動駕駛,用戶所真正需要的是從A到B的乘坐服務,而不是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汽車。

《經濟學人》忽略了汽車產品本身的個人消費品,以及特有的炫耀屬性,此處暫且不論。但是,結論本身值得思考。

在iOS、安卓應用商店、第三方應用平台之間,所下載的滴滴、美團、微信、王者榮耀,是否真的有所區別?

用戶所真正需要的是打車服務、訂票服務、訂餐服務、快遞服務,不是從應用寶、vivo商店下載的那個軟體,用戶不在意滴滴向vivo付費,還是向騰訊付費。

服務廠商既不想向vivo付費,也不想向騰訊付費,情勢所迫,不得不付而已。這種渠道拓展的成本,成為滴滴、美團限制其他創新應用,至少是新應用、小應用廠商的壁壘。

既然特斯拉以後可以整合保險,整合計程車隊業務進來,iPhone、vivo是不是可以直接整合訂票、訂餐?是不是可以直接整合新聞,整合遊戲?

手機上有沒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服務」?手機最大用處,難道真的就是拍照機?

事實上,手機大廠已經整合了一部分業務,比如距離用戶收入最近的支付業務,還有可以被用戶直接訂閱付費的音樂等等剛性需求業務。但是,手機廠商目前不屑於,至少還沒有人願意去真正整合應用,改變應用。

最關鍵的,還是沒有一個安卓廠商真正願意放棄這種簡單粗暴的「競價排名」廣告收入,去真正擁有「訂戶」,而不是尋找買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