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力量參與技貿工作長效機制建立

中國海關雜誌 發佈 2022-05-20T10:21:52.329824+00:00

在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變革大背景下,本文根據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結合技貿工作的內在規律,首次提出了「技貿治理」的概念。同時,在技貿工作實踐和研究基礎上,首次提出產業力量為技貿治理第一主體的基本命題和「第一主體」概念。

在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變革大背景下,本文根據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結合技貿工作的內在規律,首次提出了「技貿治理」的概念。同時,在技貿工作實踐和研究基礎上,首次提出產業力量為技貿治理第一主體的基本命題和「第一主體」概念。以此為基礎,本文結合海關技貿工作實際,特別是海關技貿基地建設實踐的實際情況,就如何推動產業力量參與技貿工作長效機制的建立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在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以下簡稱「技貿工作」)中,產業力量的作用發揮不充分是影響技貿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公共治理視角來看,在技貿工作中加強對產業力量的組織和培育,形成產業力量為第一主體的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技貿治理格局,是技貿工作管理部門落實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推動技貿工作效能提升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使命。海關總署2021年出台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管理辦法》(以下稱《管理辦法》)提出了共建技貿「聯合工作平台」的基地建設目標,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政策指導,為引導產業力量和社會力量參與技貿工作開闢了廣闊空間,在推進技貿治理進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具體基地建設實踐中,推動產業力量參與技貿工作,暢通產業力量參與技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技貿治理平台,應當成為各方的共識和基地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

建設多元主體共治的技貿工作格局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來,我國的治國理政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轉變,其中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要求基層治理主體由一元主體向多元化主體乃至社會治理共同體轉變。技貿工作關係國家外貿大局,是我國參與國際標準之爭、規則之爭乃至國際話語權之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基地建設中推動技貿治理主體多元化成為必然選擇。

產業界回歸是基地建設的緊迫任務

《管理辦法》頒布以前,通報評議等技貿工作主要以海關牽頭、各方參與的方式開展,這種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並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然而,這種工作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一是隨著我國貿易體量快速增長、產業迅速崛起以及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等多因素疊加,我國產業出海遭遇技術性貿易措施衝擊數量急劇增加,外貿風險日益增大。無論是從及時性角度來看,還是從數量和應對質量來看,原有技貿工作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外貿形勢和產業發展的現實要求。

二是技貿工作自身的特點也使得原有工作模式必須改變。技貿工作是一項專業性、綜合性、複雜性以及對抗性極強的工作,需要大量技術、工藝、標準、法規、檢測、認證、合格評定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通力合作和高效配合才能實現有效「破壁築籬」的目的。顯而易見,單獨依靠海關部門或其他某一個政府部門、企業單位或社會組織是無法做好這項工作的。

分布於產業界的企業家、技術骨幹、法規人才、市場精英,熟悉市場、精通技術、消息靈通、反應敏銳,對技術壁壘的衝擊最有切膚之痛,他們既是技貿工作的利益最攸關者,也是最有發言權的群體,是理所當然的技貿治理「第一主體」。因此,讓「第一主體」回歸是基地建設的緊迫任務。

技貿工作長效機制建立存在的問題

共建各方認識不同步、目標方向未統一

對於基地建設要實現什麼目標,要做哪些工作,大家思想認識有差距。例如,有人把基地建設等同於尋找承建單位,認為找到承建單位就等於完成了基地建設。而有些承建單位也把自己等同於技貿基地,認為只要把《管理辦法》要求的幾個「業務類」指標完成就算完成基地工作。而根據《管理辦法》的精神,基地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要搭平台,要實現「共建搭台,產業唱戲」的建設目標。

共建各方分工尚未明確

考慮到不同產業、不同區域的情況差別,《管理辦法》對共建原則做了明確,對操作層面合作內容並未做出明確規定,也沒有提供合同範本,需要各基地按照共建原則結合實際情況決定。由於職業背景不同,對技貿工作的認知程度不同,對於要承擔什麼職能、如何分工協作等問題,共建各方存在模糊地帶和認識差距。此外,《管理辦法》對海關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政府資源導向作用如何發揮、承建單位的自主權範圍是哪些等尚未明確,這可能影響共建聯席機制的細化完善和執行。

基地建設推進工作缺乏抓手

目前,海關的考核要求主要針對基地,未涉及對承建單位的考核要求。在具體推動建設過程中,共建聯席機制對承建單位缺乏約束力,海關對共建工作的推進缺乏有力抓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設進程和質效。

推動技貿工作長效機制建立的對策及建議

找准方向 明確目標

共建各方要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論為指導,以構建產業力量為主力軍、多方參與的技貿工作長效機制為主線,把建成符合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聯合工作平台」作為基地建設目標,這是做好基地建設工作的前提。

科學分工 完善機制

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原則問題上,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經明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基本原則。因此,在基地建設中,共建各方要依此原則找准位置,完善共建聯席機制,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筆者認為,共建三方可以按照以下原則開展分工協作:

首先,海關要在基地建設規劃、基地治理導向方面起主導作用,在堅持黨的領導、國家立場、公允立場、公益原則等方面發揮監督和把關作用。

其次,地方政府和海關密切配合,在引導產業力量參與技貿工作的激勵方面、搭建技貿治理長效機制的建設和工作研究方面,發揮政府資源的「引導」作用。

第三,承建單位應充分發揮自身熟悉產業情況的優勢,在共建聯席會議的領導下,發動並聯合產業力量和社會力量做好以下幾方面具體工作:搭建和完善基地的治理架構;在基地的治理決策團隊、評議專家團隊、評審專家團隊的建設方面,研究提出科學可行的遴選標準、遴選程序和組建方案;研究制定以「第一主體」為中心的評議、評審、激勵、評估等制度體系;研究組建獨立運作的日常專職運營團隊,支持其做好基地建設和日常運營工作。

海關要加強監督 強化考核

海關通過和地方政府的配合,進一步完善共建聯席機制,強化對承建單位的考核和監督管理,把基地建設的日常考核結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資源分配掛鈎,形成閉環管理,實現對承建單位工作的有效引導。

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增加對承建單位的考核要求。

進一步細化對基地建設「管理類」指標的考核,特別是在基地建設初期,重點加強「管理類」指標的權重,把「管理類」指標和承建單位承建資格直接掛鈎。

總結經驗 開展研究

在基地建設實踐中,先行先試遇到的共建聯席機制構建問題、基地治理問題、技貿業務模式創新問題、技貿成效評估方法問題、技貿激勵機制模型構建等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成熟的模型可供參考。因此,需要在實踐和認識的螺旋上升中,不斷總結研究形成正確的理論認識,才能正確指導建設實踐。

從公共治理視角看,在國家推進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基地建設不僅是個實踐問題,也是一個新的公共治理課題,具有十分豐富的研究內涵和理論研究價值。結合基地建設實踐,開展技貿治理理論研究,不僅有利於解決技貿基地遇到的問題,更有望為國家治理現代化貢獻公共治理的「海關方案」。

文/彭江濤

(作者單位:深圳海關)

註: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業務的辦理要求請詢主管海關。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海關雜誌」以及作者。

編輯:常相婧

審校:王國秀

出品:中國海關傳媒中心

投稿郵箱:569613217@qq.com

(秀米投稿帳號同郵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