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西方經典哲學的源泉《理想國》,在複雜的社會中如何正確生活

天后才能人 發佈 2022-05-20T13:09:49.828386+00:00

在談背景知識前,我想先鼓勵下所有想要讀《理想國》或其他哲學著作卻讀不下去的朋友。如今這個浮躁又充滿了各種誘惑的時代,主動願意讀哲學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在談背景知識前,我想先鼓勵下所有想要讀《理想國》或其他哲學著作卻讀不下去的朋友。如今這個浮躁又充滿了各種誘惑的時代,主動願意讀哲學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哲學明顯不同於其他學科的點在於,它討論的往往是至今沒有定論、卻又觸及人類本質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甚至哲學至今都沒有辦法得到一個公認的定義。對於柏拉圖,有一句略顯浮誇卻又不無道理的評價,即整個西方哲學只不過是一連串的柏拉圖的註腳。而作為柏拉圖最為重量級的作品,《理想國》裡確實包含著柏拉圖思想的精髓。想要快速進入《理想國》的世界,一方面需要我們了解古希臘與雅典的時代背景,另一方面則需要去追尋那些已經滲入到西方哲學的骨子裡的根源和靈魂。

下面是讀《理想國》前,需要提前了解的知識/背景,不需要全部了解,但多多益善。

蘇格拉底

為什麼看柏拉圖的《理想國》需要先去了解蘇格拉底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 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他的思維模式與老師一脈相承
  • 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之死的見證人,他有意去規避老師的悲劇,改變哲學的命運

如果剛開始讀《理想國》就對蘇格拉底的絮絮叨叨煩得不行,那就必須先去了解蘇格拉底。這裡所謂的了解,並不是看看蘇格拉底的維基百科詞條那麼簡單,而是要了解蘇格拉底的做學問的方式、他在世時與雅典人的關係和他的死因

1、蘇格拉底的「助產士」教學方法

顧名思義,以生孩子做比喻的話,蘇格拉底是助產士,與他談話的對象才是生孩子的人。也就是說,蘇格拉底以不斷質疑、反駁的方式讓談話者自己尋找到真理之所在。所以我們會看到,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會以各種角度對他人給出的道理予以反駁,甚至有時我們會覺得他完全是在詭辯。

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是無知的,他去與別人談話、質疑只是為了尋找真正的知識。這裡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將蘇格拉底的反駁定義為「詭辯」,雖然有時候和詭辯真的很像。蘇格拉底的辯論與詭辯的區別存在本質上的區別:詭辯的目的是贏得辯論,所以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甚至轉過身來馬上把白的說成黑的;蘇格拉底的目的是通過辯論來打破人們的常規思路,讓真理從日常的假象中顯現出來。

為什麼說常規、日常的反而是假象呢?舉一個例子就能很容易明白,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太陽在圍繞著大地旋轉,但今天就算是小學生也明白是地球在圍繞著太陽轉。所以我們直接觀察到的太陽東升西落是現象,不是真理,真理是在對現象觀察、累積、質疑、總結中一步步得來的。

《理想國》的第一卷,就是蘇格拉底」助產士「啟發教學的集中體現,但從第二卷開始蘇格拉底卻改變了這種談話方式。這個改變的原因也是需要我們去《理想國》中去探尋的。

2、蘇格拉底與當時雅典人的社會關係

雖然今天我們將古希臘三哲尊敬有加,但在當時的雅典,哲學家的地位更類似於現在美國社會裡的的nerd,如《生活大爆炸》裡謝爾頓一類的角色。普通民眾覺得哲學家高高在上,研究的都是不著邊際的事情。古希臘的詩人、劇作家更是會在他們的作品中諷刺哲學家,如雅典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劇作品《雲》,就是對蘇格拉底進行的極端惡搞。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對於蘇格拉底,當時的評價呈現為非常極端的兩極分化。愛他者認為他就是智慧的化身,恨他者認為他狂妄虛偽。而對蘇格拉底的恨的根源就在於他獨特的「助產士」式的提問方式。那些被蘇格拉底提問、質疑過的人都感覺自己受到了他的羞辱,更可氣的是被羞辱之後蘇格拉底還自稱無知,不肯說出問題的最終答案。正因為這些恨,才引出了哲學史上的第一次殉難事件:蘇格拉底之死。

3、蘇格拉底之死

這就要引出讀《理想國》之前的第一本必讀內容:柏拉圖的《申辯篇》。《申辯》是柏拉圖記載的蘇格拉底在受到「敗壞青年、不敬城邦的神」的指控時,在五百人陪審團前做的無罪陳述。陳述中蘇格拉底談到了指控的荒謬,也談到了某些人對他的故意歪曲,談到了他對於知識和善、對於啟發世人的強烈使命感等等。《申辯》的篇幅雖短,卻包含了很多經典的哲學問題,這裡就不展開討論。

柏拉圖作為這場陳述的親歷者,以及他老師被判死刑並執行的見證者,這一事件對他的思想有極為重大的影響。先讀《申辯》,再看《理想國》,你就會發現《理想國》中很多思想和觀點是在對《申辯》中問題的回應及解決。所以如果沒有《申辯》做前提,讀者會對《理想國》的某些思想有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讀《理想國》之前,務必先讀《申辯》

建議參考書籍:吳飛《蘇格拉底的申辯》,柏拉圖《申辯》、《克力同》


反思

一個未經反省的人是不值得人過的生活

這不屬於某種具體知識性的背景,是一種源自蘇格拉底的思維模式。

這個詞也可以叫做「反省」,出處還是《申辯篇》,但我個人認為很有必要做單獨的闡述。因為對於」反省「這個詞的認知,中國人和古希臘/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蘇格拉底說「一個未經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人過的生活」,《論語》中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中西雙方都在談反省,但其內核卻實完全相反的。

蘇格拉底的反省的核心是質疑,質疑生活是假象,質疑一切理所當然的是表面現象。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整個西方哲學裡,現象與真理的二元對立是他們所有思想的根源。近代哲學中笛卡爾最先將這種蘇格拉底的反思進行到新的階段,並得出了「我思故我在」,更準確的說是「我反思故我在」/」我質疑故我在「的結論。後面的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都繼續著走在這條道路上,將這種以質疑為內核的「反思」的精神代代傳承。

《理想國》最後一卷中柏拉圖對荷馬的評價欲言又止。一方面荷馬史詩是包括柏拉圖在內的每個古希臘人的精神食糧和精神支柱,但另一方面柏拉圖認為這些史詩的內容不符合理性,具有誤導人的一面,所以他還是對其內心無比崇敬的荷馬予以批評。無獨有偶,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也對老師的一些觀點理論給出了批評,並留下了那句「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這句名言。所以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由蘇格拉底開啟的反思精神、質疑精神,在他們的思想里一直延續。

再回看中國,曾參的反省的內核是遵從,是守舊,是說要看看有沒有做錯事,有沒有按照君子、按照聖人的標準去執行。儒家思想的先天基因是保守性、防禦性的。這裡並不是說我們中國人就不會反思,不懂得挑戰權威。但現實就是,至今中國的家長和中小學老師們對孩子們最愛說的詞依然是「聽話」、「乖」。

所以我出於個人的社會閱歷和閱讀經驗,強烈建議第一次看《理想國》或是第一次閱讀哲學書的朋友,務必先將「反思」一詞銘刻在我們的大腦里。蘇格拉底說的不一定就對,柏拉圖說的不一定就對,專家說的不一定就對,包括我上面說的這一切也不一定就對。

僅針對這本書而言,對「正義」要反思,對「人生」要反思,對「知識」要反思,對《理想國》裡的提問、回答、回答的方式、推理過程、結論都要進行反思。也就是說,如果讀了《理想國》卻無法對柏拉圖進行質疑的話,那麼這個閱讀結果一定是失敗的。

質疑是手段不是目的。經過了質疑的考驗之後得到的結果,才是我們真正的收穫。

參考書目:鄧曉芒《思辨的張力》(難度很大)


政制

注意這裡說的是「政制」不是「政治」。政治是政體,或者說國家、城邦的具體組織形式。榮譽政權、寡頭制、民主制和僭主制是當時城邦的集中常見政制,在進入柏拉圖的理想城邦之前,我們最好先對這些常見政制有所了解。

當我還是一個年輕人的時候,我有過與其他許多青年一樣的抱負……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是思考所有發生過的事情……我就愈發覺得正確管理城邦事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最後我終於得出結論:所有現存的城邦都治理得不好,他們的法律狀況實際上已經病入膏肓,除非出現奇蹟般的補救療法,而且要有幸運相助;另外我不得不說,我要讚揚真正的哲學:只有站在她的高度,我們才有可能辨識出正義的本性究竟是什麼,無論是城邦的正義還是個人的正義;除非真誠和真正的愛智者獲得政治權利,或者處於某種神跡,我們城邦的統治者學到了真正的哲學,否則人類的疾患絕不會得到根除

上面這段文字源於柏拉圖的一封書信。顯而易見,柏拉圖並不喜歡古希臘的現有政制,他需要一個全新的答案。

《理想國》中,理想城邦的建立、結構、教育及對統治者生活方式的安排等問題是柏拉圖政治理論的核心部分,這也是這本書最引起非議的部分。一些讀者會認為柏拉圖是極權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先聲,這種聲音也並不是僅存在於普通讀者中。當代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則指責柏拉圖否定個人自由,以一種類似史達林俄國、希特勒德國的方式建立極權主義的獨裁政權。批評的聲音如此常見,尤其是柏拉圖的政治哲學與今天盛行的自由主義、普世價值幾乎完全相悖。所以對這部分內容的解讀,大家是見仁見智的。

有下面幾點是我想提醒的。

1、古希臘民主

古希臘的民主不同於今天的民主。古希臘民主是直接民主,公民除了選舉領導人,也會直接參與重大軍政事務的決策。現代民主是代議制民主,公民直接選舉議員和領導人,但將立法權和行政權讓渡給代理人。對比之下我們就會看到,古希臘民主的特點就是公民的權力大於領導人。而且,違背公意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即使這個公意是錯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格拉底被判有罪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至於權力到底是該在民眾手裡,還是在精英手裡,僅就目前的幾千年人類社會演變歷史來看,這個問題還沒有一個最終答案。

2、等級制度與欺騙

《理想國》裡這種以天賦劃分的、階級森嚴的等級制度,完全否定了包括勞動者、保衛者和統治者在內的所有人的個人自由。每個人都必須按照自己的天賦去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實現自己的職責。這樣聽起來雖然駭人聽聞,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今天的社會真的與柏拉圖的設定有所不同麼?

《美國獨立宣言》
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賦予給他們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才在人們中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則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

上面選了美國對人的平等的定義。現代國家出於政治正確都會強調對人的自由、平等的承認和保護,但是真的做到了嗎?還是說,只是在政治正確的時候把自由平等擺到檯面上,在實際操作中放回抽屜去?在某種意義上講,美國不過是《理想國》的一種軟化版本的實現,今天美國的謊言只是比柏拉圖的謊言隱蔽性更強

3、自由與幸福

柏拉圖的幸福是整體主義的幸福,而不是當今主流的個體主義幸福。如果將城邦里的三個階層分開討論,每個階層都是被限制的,甚至是不幸福的。統治者/哲學王的本性追求理性,但城邦要求他把精力放在對城邦的管理上;保衛者追求本性追求激情和榮譽,他們的激情被統治者節制;底層的勞動者追求物慾,但他們的欲望也要受到統治者和保衛者的限制。三個階層正好就應了盧梭那句」人是生而自由的「的後半句,」卻又在無往不在的枷鎖中「。

可以說,柏拉圖幾乎完全不關心個人自由,他關注的是整體的幸福。至於這件事是對是錯,就需要自己做判斷了。

總之,建議不要先入為主的以當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作為標準答案的情況下,去批判指責柏拉圖的理想架構。不妨將反思走的更深一層。畢竟過去基督教在歐洲盛行了一千多年,那一千年的主流價值觀也都變成了後來的笑話。

建議參考書籍: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B·史密斯《耶魯大學公開課·政治哲學》


洞穴比喻和二元論

前面在談到」反思「的時候曾提過二元論,這個話題屬於哲學中本體論的範疇。這裡對這個話題進行展開,是因為《理想國》中那段經典的」洞穴比喻「。

二元論認為主體與客體,或者說真理與現實,並不是簡單的一回事,甚至往往無比曲折。就像柏拉圖所說,也許我們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只不過是一堆影子,真實的世界在我們的背後呢。將二元論走到某一種極致會變成懷疑論,懷疑論認為真理根本不可知,客體永遠不會被主體所認識,這樣的懷疑論再往前走就會變成虛無主義,既然真理是永遠都得不到的,那麼活著也就沒啥意義了,一切都沒意義了。有人走消極的路,就會有人走積極的路。笛卡爾在二元論里先證明了自我的存在,康德和黑格爾則論證了真理是可以被我們掌握的。

柏拉圖提出這套理論,闡明了真理的獲得其實是一條非常艱苦的道路,另外也暗示大多數人都被拴在洞穴里,只有那些打破了常規的哲學家才能解救眾人。在這個意義上講,哲學家無異於救世主。所以人們往往將蘇格拉底之死與耶穌之死相提並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