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忍兇悍的食人魚,為何沒有稱霸亞馬遜河?裡面有什麼讓它害怕?

動物百寶箱 發佈 2022-05-21T17:12:17.837200+00:00

在那裡的河流中有許多神奇的動、植物,其中不乏許多兇猛的動物,就比如殘忍兇悍的食人魚,但它為什麼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呢?

在地球上有著許多「神奇」的區域,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及其沿岸的熱帶雨林就是其中之一。

在那裡的河流中有許多神奇的動、植物,其中不乏許多兇猛的動物,就比如殘忍兇悍的食人魚,但它為什麼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呢?是不是裡面有什麼讓它害怕的東西呢?

神奇的亞馬遜

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和流域最大的河,並且也是世界上支流最多的河。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二長河,長度約為6400千米,亞馬遜河雨季流量最高可達每秒21.9萬立方米,大約是中國長江的七倍之多。流域面積達到了961.5萬平方千米,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國陸地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亞馬遜河流經了南美洲接近一半的面積。

亞馬遜河流經的區域大部分在熱帶雨林區內,由於赤道地區雨量豐沛,亞馬遜河沿岸年降雨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亞馬遜河由於位於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河裡沉積的肥沃土地滋養了河兩岸的居民,就如同我國的母親河黃河一樣。

生命王國

亞馬遜河沿岸以及其熱帶雨林地區被譽為「生命的王國」。河水中生活著鱷魚、淡水龜、河豚等水生生物。亞馬遜河中有超過2500多種魚,這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大陸上的魚類品種都要多。

一些科學家為了探尋亞馬遜河的神秘,他們在河上撒網想要了解河裡的情況。隨著一網網的魚被打撈上來,亞馬遜河中的神秘面紗也漸漸浮出水面。科學家發現了一些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魚,包括身體是透明的鯰魚、帶電的電魚等等。

在這些神秘的魚中要數亞馬遜河裡的「食人魚」最為著名。

殘忍兇悍的食人魚

食人魚是一種異常兇猛的魚類,又被稱為食人鯧。其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中,是水虎魚的一種。這種魚的頭部很短,而且其頭骨異常堅硬。身體呈橢圓形,非常扁平,跟人們經常吃的鯧魚很像。身體為灰綠色,背部為墨綠色,而腹部則為鮮紅色的,身體兩側偶爾會有斑紋。

食人魚可謂是亞馬遜河中最臭名昭著的魚了。它牙齒鋒利,下顎發達而有刺,牙齒多為鋒利的錐形。而且它的牙齒上下交錯排列,這種排列方式能使其死死地咬住獵物。當被食人魚咬住之後,它們會扭動自己的身體,將獵物撕開來,一口最大能咬下15立方厘米的肉。

食人魚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時覓食,主要以昆蟲、小型魚類和一些腐肉為食。食人魚的聽覺非常發達,可以聽到獵物在水中游泳的聲音。進而辨別方向去攻擊獵物。而且食人魚的嗅覺也異常出色,水中有一點血腥味,就會引來成群的食人魚。

食人魚的咬合力十分驚人,可以輕鬆咬穿牛羊的皮毛。有人做過實驗,食人魚甚至可以咬穿木板,也能輕易地將普通鐵質釣魚鉤咬斷。

而且食人魚的智商也是在眾多淡水魚中比較高的,捕食時會率先攻擊獵物最脆弱的部位,比如魚類的尾巴。而且食人魚可以清晰地辨別同類。專家認為,具有鮮明特徵的橢圓扁平身體,是它們辨別同類的方式。

兇猛的食人魚其實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時常幾百條地聚在一起。而且食人魚只有在成群結隊的時候才會攻擊大型動物。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沿岸就曾有村民親眼目睹過,一頭在河邊飲水的水牛就被一群食人魚攻擊,不超過半小時,這頭牛就被食人魚吃得只剩一堆白骨了。

可能食人魚攻擊水牛這種溫順的動物,並不足以體現它的兇猛屬性。但食人魚的兇狠連水中「霸王」鱷魚見了它們都得「退避三舍」,鱷魚只能將自己脆弱的肚皮露出水面,堅硬地外殼在水中,從而來躲避食人魚的攻擊。

食人魚之所以能攻擊比自己體型大幾十倍的生物,還依靠於它們精湛的「進攻戰術」。群居的食人魚攻擊獵物時往往採取「圍攻戰術」,一隻魚上去猛咬一口,然後趕緊退開,為後面的魚留出通道,就這樣一次次地撕咬,直到獵物被一下下撕碎。

而且就算是被稱為地球「霸主」的人類也會經常遭受到食人魚的攻擊。南美洲處於南半球的熱帶地區,天氣非常炎熱。不少人選擇去河水中游泳來消暑納涼,但他們顯然忽視了亞馬遜河中有食人魚的存在。

就在2022年的1月,南美國家巴拉圭的一位23歲青年選擇到亞馬遜河中游泳,但他忽略了夏季正是食人魚大量繁殖的季節。他在河中遊了沒多久,他岸上的同伴就發現其在水中掙扎並大聲求救,同伴們立刻乘船進行救援,被救上岸的青年全身滿是食人魚撕咬的傷痕,還好救治及時,這位小伙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但有的人就沒有這位青年這麼幸運了,從2022年開年到現在,單單巴拉圭一個國家,就已經有多達幾十人被食人魚咬傷,其中有4人不幸身亡。

除了夏季食人魚繁殖數量猛增以外,河水水位上漲,導致食人魚更易前往河灘位置尋找食物,也是食人魚襲擊人類的原因之一。當然,不要在亞馬遜河中游泳才是杜絕食人魚襲擊人類的根本方法。但連人類都不怕的食人魚,為什麼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呢?

食人魚並不是無敵的存在

食人魚並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其中一個原因與其「性格」其實有著很大的關係。其實食人魚生性是膽小的,只是在有許多同類時才會選擇攻擊同一個目標。有專家曾經做過實驗,把單只的食人魚放入浴缸中,它會立刻躲藏在角落,也並不會主動攻擊魚缸中的其他魚類。可見食人魚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具有攻擊性,除非身上有傷被食人魚嗅到血腥味,否則它們也並不是見到動物就攻擊。

而食人魚繁殖成活率低也是其無法「稱霸」亞馬遜河的原因之一。雖然一條雌性食人魚在繁殖季可以產下數千枚魚卵,但其產卵季和亞馬遜河的雨季相重合。亞馬遜河又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大部分魚卵都被衝上河岸失去孵化環境,導致無法成功孵化成幼魚。導致食人魚在亞馬遜河中的種群密度並不大。

另外食人魚也並非是亞馬遜河中的絕對「霸主」,其在亞馬遜河中也存在著天敵。亞馬遜河中的魚類為了「對付」兇猛的食人魚都進化出了自己獨特的本領。就比如食人魚的頭號敵人「電鰻」。電鰻釋放的電流瞬間就可以讓一整群食人魚瞬間被電死,然後電鰻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頓食人魚大餐。

另外亞馬遜河裡還有一種兇猛的魚類,那就是刺鲶。刺鲶遇到食人魚時,會立即游到食人魚的下方,跟隨食人魚一起遊動。食人魚如果想攻擊刺鲶,刺鲶就會把自己身體上方的尖刺漏出。面對鋒利且有毒的尖刺,食人魚無可奈何,若強行攻擊往往自己會身負重傷,反而被刺鲶吃掉。而且在亞馬遜河「殺手」榜上刺鲶高居榜首,食人魚只能排在第四位。

而且南美巨獺作為捕魚高手,食人魚又受限於身材導致其游泳速度很慢,所以南美巨獺非常容易捕捉食人魚作為食物。另外劇毒的河豚和同樣善於捕食的鸕鶿也都是食人魚的天敵。正所謂「大魚吃小魚」,那些體型大於食人魚的魚類也經常捕食食人魚。這些都是食人魚無法稱霸亞馬遜河的原因。

其實食人魚也並沒有人們想像得那麼恐怖,只不過人們通過一些電影和襲人事件對其產生了恐懼心理。食人魚沒有稱霸亞馬遜河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大自然有著自己的調節方式。

人類也並非地球的絕對「霸主」,人類不要去試圖干涉大自然的自我調節,這樣只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從而影響到人類自己的生存。

作者:三石 校稿編輯:小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