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飛鴻辣評金庸第三章 國際主義戰士慕容復

淚痕春雨記不住的那天 發佈 2022-05-21T17:54:39.756214+00:00

應飛鴻辣評金庸第三章 國際主義戰士慕容復作者:應飛鴻《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智商低到讓人不敢相信。有時候我看到他智商竟然這麼低,我都在想,如果不是他智商連小學生都達不到的話。那就是他騙了眾人。沒錯,他騙了眾人。



應飛鴻辣評金庸第三章 國際主義戰士慕容復


作者:應飛鴻



《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智商低到讓人不敢相信。

有時候我看到他智商竟然這麼低,我都在想,如果不是他智商連小學生都達不到的話。那就是他騙了眾人。

沒錯,他騙了眾人。慕容復同志並不是一個為鮮卑民族的復國事業而奮鬥的民族主義者,他真實的身份是為廣大受壓迫的武林底層人士尋求解放的國際主義戰士。


咱們來看慕容復的第一次站隊。

第一次站隊,是在天山童姥和被天山童姥壓迫的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之間站隊。

這兩者的實力差別有多大呢?先說說天山童姥吧。


當時的天山童姥,在江湖上有名的高手裡,是絕對可以排到top3的。掃地僧隱居藏經閣,虛竹和段譽那時只是發揮不穩定的高手,無崖子死了,李秋水沒有天山童姥厲害,慕容博和蕭遠山也都沒現身。

真正能和天山童姥一爭高低的對手,只有蕭峰和鳩摩智。而蕭峰遠在契丹,鳩摩智遠在吐蕃。

也就是說,天山童姥是幾千里之內第一高手。而她手下的靈鷲宮,組織嚴密,人數眾多,儼然如同一個小國家。


而「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呢?

原文有說:

【所謂「洞主,島主」,只不過是一批既不屬任何門派、又不隸什麼幫會的旁門左道之士。這些人武功有高有低,人品有善有惡,人人獨來獨往,各行其是,相互不通聲氣,也便成不了什麼氣候,江湖上向來不予重視。只知他們有的散處東海、黃海中的海島,有的在崑崙、祁連深山中隱居,近年來銷聲匿跡,毫無作為,誰也沒加留神,沒想到竟會在這裡出現。】

連「成不了什麼氣候」、「毫無作為」這種詞都用出來了,就差直接說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了!


有的人說了,慕容復可能不知道靈鷲宮和天山童姥有多厲害啊。

其實也不用知道,推測就能推測出來。靈鷲宮既然能把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壓制這麼多年,以至於只有在天山童姥有難的時候,他們才敢起來反抗,而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洞主島主們,都有些心裡沒底。

那到底哪邊更厲害,還用說嗎?


結果呢?慕容復在天山童姥和這些洞主島主之間,一步就堅定地站到了這些洞主島主的那邊!真是看的人瞠目結舌啊!


有的人或許會說,正是因為這些洞主島主實力弱,你幫了他們,那才叫救人於危難之中啊。

那反過來說,天山童姥那邊正處在有難的時候,你幫了天山童姥,那不也是救人於危難之中嗎?


實際上,慕容復倘若走了虛竹的道路,成為了靈鷲宮的宮主之後,一隻腳就已經邁進復國的門檻里了。

因為在天山縹緲峰的那種易守難攻的環境之下,一個已經成組織的強大幫派,在附近大範圍的面積之中,都是沒有對手的。

只要慕容復發展個十年二十年,就可以宣布建國了。西夏和遼國不會因為一個小國閒著沒事建國,就派兵到幾千里外荒無人煙的地方去征討。

到時候還可以主動向西夏或者遼國示好,願意成為他們的藩國,定期進貢,西夏和遼國更不會放著目前的敵人不解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幾千里之外打一個已經臣服的毫無威脅的彈丸小國的。


而慕容復偏偏不走這條路,人家就喜歡走群眾路線,始終和廣大受欺壓的「武林群眾」站在同一戰線上。不和天山童姥合作,就喜歡和桑土公、烏老大這種人合作。就覺得桑土公、烏老大這種人能幫著他復國。

如果不是慕容復是國際主義戰士的話,那就他這智商,簡直低到難以想像了。


行,如果說在這件事情上,是他不知道天山童姥有多大勢力,並且先遇到的烏老大他們,那也能理解。

關鍵少室山上的第二次站隊,那就真的讓人無法理解了。

當時是武林群豪圍攻蕭峰、虛竹、段譽這三兄弟。而這三兄弟當時的身份都是什麼呢?


蕭峰是遼國南院大王,手握數十萬精兵,且有一定的自主權,相當於一個實力堪比一國的大軍閥。

虛竹是西夏駙馬,靈鷲宮宮主。

段譽是大理國皇帝的繼承人,早晚是大理國的皇帝。

可以說,這三個人一塊跺腳,天下都得抖上幾抖啊!


而且最關鍵的是,蕭峰對慕容復還很有好感。

原文如下:

【蕭峰忽聽慕容復挺身挑戰,也不由得一驚,雙手一合,抱拳相見,說道:「素聞公子英名,今日得見高賢,大慰平生。」】

看看,人家蕭峰多尊敬慕容復,抱拳相見,還說素聞公子英名,還稱他為「高賢」,這初始的好感度可是真不小。


如果不是很明顯的話,這裡還有個對比,就是蕭峰初次見到虛竹的時候,是怎麼看虛竹的。

【蕭峰微微一笑,心想:「兄弟(段譽)做事有點呆氣,他和人結拜,竟將我也結拜在內。我死在頃刻,情勢兇險無比,但這人(虛竹)不怕艱難,挺身而出,足見是個重義輕生的大丈夫、好漢子。蕭峰和這種人相結為兄弟,卻也不枉了。」】

【蕭峰不知虛竹身負絕頂武功,見他是少林寺中的一名低輩僧人,料想功夫有限,只是他既慷慨赴義,若教他避在一旁,反而小覷他了】

意思也就是說,蕭峰本來覺得虛竹並不是個人物,但是既然和我兄弟段譽結拜了,現在又肯為我站出來,那我也應該把他當成我的兄弟。


可見,在蕭峰不太看得起虛竹的時候,只要虛竹能為他站出來,蕭峰就認虛竹這個兄弟。

而慕容復呢,他的名聲是蕭峰一向欽佩的。在這種情況下,慕容復要是肯為蕭峰站出來,那三兄弟就變成四兄弟了呀!

相當於,慕容復就有了個手握數十萬精兵的哥哥,有了個當西夏駙馬的弟弟,還有了個當大理國皇帝的弟弟!

有了這種關係,復國的難度要比之前小得多啊!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三個人都是正義的,不會去幫慕容復復國。

關鍵是,只要這三個人把慕容復帶到了一個可以接觸更多人的位置上,慕容復的局面一下子就可以打開的。

比如說,如果慕容復通過蕭峰認識了耶律洪基。那當蕭峰和耶律洪基產生了分歧的時候,比如書中耶律洪基要征南,蕭峰要阻止耶律洪基征南,結果被耶律洪基對付。

若是慕容復認識了耶律洪基的話,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出來背叛蕭峰,站在耶律洪基的一邊,瞬間就會得到耶律洪基的賞識!

然後再在征伐大宋的戰役中立下戰功,慕容復若是戰功赫赫,幫著遼國打下大宋大片土地的話。那時候耶律洪基問慕容復「愛卿要何獎賞?」慕容復提出想在大宋的土地上裂土封王,耶律洪基一答應,燕國不就復國了嘛!


可慕容復就是「看不出」蕭峰虛竹段譽的重要性,人家視遼國南院大王、西夏駙馬、未來的大理皇帝如無物。卻偏偏把各幫各派那些什麼「武林豪傑」看的特別重要,特別希望自己復國的時候能靠著這些「武林豪傑」幫忙。

總之就是,這些武林豪傑,這些綠林勇士,這些什麼鐵叉幫、翻江會的人才是我復國的重要臂助!那些南院大王、皇位繼承人、西夏駙馬,那都算個屁呀!


慕容復要是漢人,這選擇還說得通,我為了我們民族的這些小幫小派,寧可得罪外族的強大勢力,這麼說起來甚至還令人敬佩。

關鍵是,你是鮮卑人啊!


人不能這麼傻,塑造角色也不能塑造的這麼傻啊!


有的人或許會說,這世上就是有智商不高的人啊!

智商不高,可以理解。但一個明顯腦子沒問題的二十七八歲的成年男子,連低年級小學生都不如,這就是作者寫的太過分了。

因為,連低年級小學生都不會出現這種分不清頭大眼小的事啊。


我打個比方,你是一個低年級小學生,你想成為班長。

這個時候你遇到了個事件,需要在兩方之間站隊。一方是副校長、年級主任和班主任,另一方則是班上的其他同學。這個時候你無論選擇哪方都會得罪另一邊,而你想成為班長,那麼,你選哪一邊?

如果一個人選的是班上的其他同學,因為你覺得人多力量大,只要人多了,就能支持你成為班長。而那些副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之類的領導根本不重要,那麼只能說,這個人的智商連低年級小學生都不如啊!


而慕容復,卻偏偏就喜歡選擇那些連低年級小學生都不如的選項,一次又一次,樂此不疲。

最後,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終於瘋了。

他瘋了不足為奇,因為,一個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卻被金庸寫成這樣,要是不瘋那才怪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