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學習方法》之西蒙學習法

思維導圖圖解孫子兵法 發佈 2022-05-23T00:42:09.565196+00:00

《世界十大學習方法》之西蒙學習法如何短時間學會一門學問?專一學習還是交叉學習效率高?西蒙學習法就是短時間集中力量學習一門知識,類似於生產管理領域的批量生產。如果你想短時間學會一門知識,比如編程,英語四六級,那麼短時間集中精力則更有效率。

《世界十大學習方法》之西蒙學習法

如何短時間學會一門學問?專一學習還是交叉學習效率高?西蒙學習法就是短時間集中力量學習一門知識,類似於生產管理領域的批量生產。如果你想短時間學會一門知識,比如編程,英語四六級,那麼短時間集中精力則更有效率。

摘要:西蒙學習法為6個月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它的本質是廣義動量定理。廣義動量定理通過調整力量、方向、作用點和時間來增加成果。西蒙學習法使用了拆分來降低難度,集中力量將知識分而治之。

用2句詩來概括,就是:

西蒙學習攻一科,持續六月不挪窩。

本章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西蒙學習法;

第二部分介紹西蒙學習法的步驟和圖解流程;

第三部分使用廣義動量定理和圖解分析西蒙學習法;

第四部分介紹西蒙學習法的使用案例;

第五部分使用管理學分析西蒙學習法;

第六部分講述一萬小時理論和西蒙學習法;

第七部分使用通用方法論分析西蒙學習法(如圖2-1所示)。

圖2-1 西蒙學習法的思維導圖

2.1 西蒙學習法概述

西蒙學習法是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的一個理論:

「對於一個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個月內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如圖2-2所示)。」

圖2-2 西蒙的講課照片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美國經濟學家,政治學家,認知科學家,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75年圖靈獎獲得者。西蒙學識廣博,是現今很多重要學術領域的創始人之一,如人工智慧、信息處理、決策制定、問題解決、注意力經濟、組織行為學、複雜系統等。他創造了術語「有限理性」和「滿意度」,也是第一個分析複雜性架構的人。西蒙在管理學上提出了「管理就是決策」的著名論斷。

關於6個月掌握一門學問,西蒙教授立論所依據的實驗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1分鐘到1分半鐘可以記憶一個信息,心理學把這樣一個信息稱為「塊」,估記每一門學問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約是5萬塊,如果1分鐘能記憶1「塊」,那麼5萬塊大約需要1000個小時,以每星期學習40小時計算,要掌握一門學問大約需要用6個月。為了感謝西蒙的這個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學界稱這種學習法為西蒙學習法(如圖2-3所示)。

圖2-3 6個月掌握一門學問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50000塊信息×每塊1分÷每小時60分÷每周40小時÷每月4周≈5.2月,這裡的結果是5.2月,是按照每個信息需要1分鐘進行計算的(如圖2-4所示)。

圖2-4 6個月的時間計算

如果每個信息需要1.5分鐘,那麼需要7.8個月,而如果取平均值,即每個信息需要1.25分鐘,那麼需要6.5個月。這裡所說的6個月是一個大概的估算,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每門學問也不一定就包含5萬個信息,每天也不一定只學習8小時,每周也不一定只學習5天。

很多人在找西蒙學習法的出處,我是找了好久才找到。西蒙學習法的中文出處應該是來自美國諾埃爾·蘭迪博士的《超級學習力訓練》,這是一本2004年出版的中文譯本(如圖2-5所示)。

圖2-5 《超級學習力訓練》裡西蒙學習法

以上內容和網上的內容差不多,下邊我將使用我的通用方法論和圖解法來分析、解釋西蒙學習法。

解決問題包括兩大方法,分別是降低問題難度和提高能力。降低問題難度有4種常用的方法,包括是拆分(分而治之)、類比、聯想和溯因。提高能力有2種方法,包括是廣義動量定理和系統思考(如圖2-6所示)。

圖2-6 解決問題的方法(通用方法論)

2.2 西蒙學習法的步驟和流程圖

西蒙學習法可以概括為4個步驟:

1)選擇一門學問;

2)拆分這門學問,拆分到可以比較容易學習為止。

3)持續學習6個月,各個擊破每個被拆分的小部分。

4)掌握這門學問。

可以使用流程圖來圖解西蒙學習法的步驟(如圖2-7所示)。

圖2-7 西蒙學習法的流程圖

拆分是降低問題難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拆分將複雜問題拆分為簡單問題,然後各個擊破進行解決,這類似於軍事學上的分散敵人,然後集中兵力進行各個擊破。

2.3 西蒙學習法的本質

為了形象地說明,把西蒙學習法比做一把錐子,也稱錐形學習法。正如居里夫人所說,「知識的專一性像錐尖,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錐子的作用力,時間的連續性好比是不停頓地使錐子往前鑽進。」西蒙學習法所支配的學習活動,呈現出一種尖銳猛烈、持續不斷的態勢。

我們可以使用八大思維圖示法中的類比進行圖解分析(如圖2-8所示)。

圖2-8 西蒙學習法和鑿石頭的類比

如果以簡筆畫來表示,那麼一塊大石頭相當於一門學問,而錐尖比作知識的專一性,精力的集中可以使用錘子打在錐尾的作用力表示,時間的連續性可以使用錘子連續往復打擊錐尾來表示,為了更形象,增加了一個18:15的時鐘來表示連續的工作(如圖2-9所示)。

圖2-9 西蒙學習法示意圖

上圖也可以使用廣義動量定理Fαt=MV來分析,在廣義動量定理中,有四要素會影響成果,包括力量的大小F、方向α、作用點和時間t,改變這四者中的任意一個都可以改變成果。力量F對應於錘子的打擊力,也就是「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錐子的作用力」;方向α對應於1門學問,也就是圖中的石頭;作用點對應於「專一性像錐尖」;時間t對應於「時間的連續性好比是不停頓地使錐子往前鑽進(如圖2-10所示)」。

圖2-10 使用廣義動量定理分析西蒙學習法

錘子的打擊力類比於能力,石塊類比於知識,錐尖類比於精力的聚焦程度,時間的連續性類比於連續學習的時間。錘子的打擊力越大,那麼石頭越容易被拆分,從而各個擊破;錐尖越尖,錐子越容易插入石頭,從而拆分石頭;時間越長,則在石頭上的鑿痕越深,越容易拆分這塊石頭。而如果方向總是改變,一會在這塊石頭鑿一下,一會在另一塊石頭上鑿一下,就好像一會學習這種知識,一會兒又去學習另一種知識,結果哪種知識也沒學會。

我們也可以將西蒙學習法、鑿石頭和廣義動量定理放在一起進行類比,西蒙學習法的知識專一性就如同鑿石頭的錐尖,也如同廣義動量定理中的方向;西蒙學習法的精力的集中就如同鑿石頭的錐子作用力,也如同廣義動量定理中力的大小;西蒙學習法的時間連續性就如同鑿石頭的不停頓地使錐子往前鑽進,也如同廣義動量定理中的時間(如圖2-11所示)。

圖2-11 西蒙學習法、鑿石頭和廣義動量定理的類比

集中6個月的時間來攻克一門學問,這是長時間將力量集中在一個方向上,這個做法類似於亞當·斯密所說的專業化,專業化可以比多樣化增加產出。他在《國富論》中舉了生產扣針的例子,一個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勞動者,無論如何努力,一天也生產不了20枚扣針,但有了專業分工之後,經過前後18道工序,每人每天可以生產48000枚扣針(如圖2-12所示)。

圖2-12 亞當·斯密和專業化

集中時間學習一門學問,可以減少由一種學問到另一種學問的時間損失;可以減少回憶所需時間和加快進入這門學問的速度;理解度的增加使得後期的學習速度加快。

這種「錐形學習法」的高效原理在於,連續的長時間學習本身包含對之前學習內容的應用,這樣就省去了大量的複習時間。如果用燒水來做比喻,「錐形學習法」是連續的加熱,所以熱量散失的少;普通的間斷學習是燒一會兒就停止加熱,一段時間以後再繼續加熱,這樣許多熱量就白白散失了。兩相比較,自然是持續「加熱」效果顯著了(如圖2-13所示)。

圖2-13 持續學習和燒水的類比簡筆畫

持續學習知識就像給水持續加熱;間斷學習知識就像間斷給水加熱,此時水會散熱,就像人遺忘知識一樣。下一次學習還要去重新學習之前遺忘的知識,如果遺忘的速度大於等於學習的速度,那麼就像間斷燒水一樣,永遠也燒不開,所以連續的學習要比間斷的學習效果好,遺忘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同時也減少了重新學習的時間(如圖2-14所示)。

圖2-14 持續學習和燒水的類比橋形圖

為什麼要拆分知識呢?

拆分知識就是為了降低難度,集中精力對知識分而治之。

拆分,也稱為分而治之,它是一種各個學科通用的方法,拆分是將問題拆分成可以解決的小問題,然後各個擊破。哲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說:「將面臨的所有問題儘可能地細分,細至能用最佳的方式將其解決為止」。

比如你買了一個西瓜,你不會直接用嘴去啃西瓜,因為西瓜太大了,不好下嘴,即使是西瓜沒有皮也不好下嘴。這相當於難度大於嘴的能力,用刀將西瓜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再吃,這就是拆分(如圖2-15所示)。

圖2-15 拆分西瓜

那麼要拆分到什麼程度呢?至少要使得能力大於問題的難度,這時問題才能被能力所解決。比如對於大人,西瓜可以拆分成較大的塊,而對於老人和孩子,拆分的塊應該小一點,這樣才更利於他們吃西瓜。

從軍事學的角度來說,最核心的原則就是集中兵力打擊敵人,而6個月專注於一門知識就是集中自己兵力於這一門知識上,而不是多門知識。自己集中兵力,相對應的就要分散敵人的兵力,而將一門知識拆分若干塊就是分散敵人的兵力,也就是集中自己兵力打擊敵人分散的兵力,套用在西蒙學習法上就是集中自己的精力來各個擊破一門知識的各個知識點。

2.4 西蒙學習法的案例

《華盛頓郵報》報導:德克薩斯州雙腿殘疾的年輕黑人男孩戴維·漢姆生,17歲那年立志要當一名音樂家,他以每天10小時的時間苦練了1年鋼琴,終於使音樂專家也為他高超的鋼琴演奏藝術嘆服。然而不幸的是,由於練習鋼琴過猛而得了難以治癒的腱鞘炎。於是他又以每天10個多小時的時間攻讀法語,只用了2年時間就學完了法語專業的全部課本,最後以法語第1名的成績考入了康奈爾大學法語系,插班2年級。不久他又攻讀考古學,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學完了大學考古專業4年學完的課程,並一舉奪魁,考了個考古研究生第1名,師從著名考古學家懷特柳德教授(如圖2-16所示)。

圖2-16 漢姆生學習示意圖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天賦固然是一個因素,難道那麼多考古畢業生沒有一個天賦好的嗎?顯然不是。實際上戴維學習這門知識所花費的時間並不比專業大學生花費的時間少。

以耶魯大學4年制的化學係為例。一年級每周46節課,其中化學專業課10節,其它課程16節。20節自習課中,自習化學專業只有4節。所以化學專業共有14節課,合計11.66小時。每周學習專業課不到12小時,每天平均不到2個小時。而一年365天除去50多個星期日、暑假、寒假、法定假日、其他假日和社會活動等等,充其量不到240天時間,480個小時,如果採用「西蒙學習法」,每天學習10個小時的話,只用50天就可學完大學1年的學習課程,而4年制的大學課只需用200天就可以學完。

可是,為什麼戴維比其他學生成績優秀呢?西蒙學習法的知識增長是一種優勢累積,不僅在知識的數量上,而且在知識質量上也是和傳統的學習方法不同的。比如按常規的學習方法,上一堂化學課後,又上其他課,期間由於化學課的停頓和其他課對化學知識記憶的影響,上第二堂化學課時還必須拿出一定的時間來複習,以此類推……學得越多,複習量就越大。而持續不斷的學習的本身就包含著對學過的知識的不斷使用,所以就可以省去複習所浪費的時間。又由於進攻的態勢本身就是一種優勢,所以還會產生質量優勢。馬太效應在這裡的表現是:越是在很短時間裡精通了這門學科,就越容易靈活運用。

2.5 管理學分析西蒙學習法

我們可以使用管理學的小批量生產和批量生產來類比理解西蒙學習法。

一個工位需要生產A、B、C、D這4種產品,每種產品的每個產品的生產時間是40分鐘,生產不同產品的切換時間是10分鐘,每種產品各生產10個需要多少分鐘?

生產流程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小批量生產,生產很少產品就換模一次;另一種是批量生產,生產一批產品換模一次(如圖2-17所示)。

圖2-17 小批量生產和批量生產

如果我們每生產1個產品就進行切換,需要切換40次,40個產品的總時間就是40×10×4+10×40=2000分鐘,這種方式在生產上就是極限換模,是豐田生產方式中使用的方法(如表2-1所示)。

表2-1 小批量生產的生產時間

如果每次我們生產完一種產品再去生產下一種產品,那麼需要切換4次,總時間=40×10×4+10×4=1640分鐘,這種方式叫做批量生產(如表2-2所示)。

表2-2 批量生產的生產時間

明顯是批量生產時間更少,那麼為什麼豐田要推行小批量生產呢?

因為最終客戶需求的產品不是一批一批的,而是一個一個的。有的客戶需要A,有的需要B,而不是一下子需要一批A,一下子需要一批B。批量生產的話,很多生產出來的產品需要很久才能賣出去,這就導致過多庫存,負債增加。而客戶需要的其他產品又需要等待很久,從而導致需求沒有被滿足而可能喪失這個客戶。多次換模雖然總時間加長,但是庫存少,這樣成本低,所以豐田才推行多次換模,因為庫存是負債,減少庫存就是降低成本。

對於學習而言則不同,學習的知識不是負債,而是資產,批量學習知識產生的是資產,而不是負債,所以批量學習知識更有效率。不同學科之間的學習切換就如同生產中的產品切換,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學習狀態,西蒙學習法的集中6個月學習,就是大大減少了這種學科切換的時間,所以西蒙學習法這種持續學習比間歇學習更有效率。

我們現在學校流行的學習方式就如同小批量生產,而西蒙學習法就如同批量生產。如果你每天或者每周都需要每一學科的成績反饋,那麼多次小批量生產更好;而如果你只是3年後需要一個最終成績,那麼批量生產的效果應該更好。比如集中6個月學習數學,應該比3年間歇學習得更深刻。

持續學習一門知識,記憶得更深刻,遺忘的更少,並且能更快的理解它的核心。並且隨著對這門知識的理解,學習的速度也會加快,比如之前需要1分鐘記憶一個塊,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可能就需要40秒就能記憶一個塊了。

2.6 一萬小時定律和西蒙學習法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提出了1萬小時理論,他寫道:「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我畫了一個戴博士帽的人表示1,也表示專家,而4個不同時間的鐘表示0,也表示不同時間都在刻苦學習(如圖2-18所示)。

圖2-18 10000小時成為專家

如果周末不休息,每天學習9小時,那麼1萬小時需要約3年的時間;每天學習3小時需要9.1年時間,每天學習1小時需要27.4年。如果周末休息,每天學習3小時需要12.8年,每天學習1小時需要38.5年(如圖2-19所示)。

圖2-19 一萬小時成為世界級大師

你想成為世界級的大師嗎?你能保證每天學習3小時嗎?你能堅持9年嗎?

選擇你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領域,持續學習,然後成為行業的大師。一萬小時定律其實本質也是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應,你的能力越強,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所以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而如果你不喜歡,你很難堅持很多年,所以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從廣義動量定理的角度來說,除了能力和時間,學習方法和學習的作用點也能影響成果,學習方法越有效,選擇的點越關鍵,則越容易獲得成功。

西蒙學習法說的是6個月學會一門學問,而想要成為世界級的大師,那麼就不是僅僅學會一門學問,而是要比絕大多數人更利害,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

2.7 通用方法論分析西蒙學習法

我們也可以使用通用方法論來分析西蒙學習法。

解決問題有兩大方法,分別為提高能力和降低難度。提高能力有廣義動量定理和系統思考兩種方法;降低難度有拆分、聯想、類比、溯因四種方法。西蒙學習法使用了廣義動量定理和拆分兩種方法。西蒙學習法使用了拆分和廣義動量定理兩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如圖2-20所示)。

圖2-20 使用通用方法論分析西蒙學習法

西蒙學習法的本質是廣義動量定理,也就是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應,也可以稱為長期主義。也使用了燒水來類比西蒙學習法,西蒙學習法還可以使用拆分和聯想進行分析。

西蒙學習法是將一門知識進行拆分,然後集中一段時間各個擊破。拆分就是降低了問題的難度,使得問題更容易解決。比如你有100人和敵人100人進行對戰,如果你和敵人均同時投入100人進行戰鬥,那麼你勝利的概率為一半。但是如果你把敵人分成2個50人,先集中100人打這50人,然後再用剩餘的人打敵人的另外50人,你勝利的概率接近100%,這就是軍事學的核心原則:分散敵人兵力,然後各個擊破(如圖2-21所示)。

圖2-21 拆分敵人然後各個擊破

我們也可以將知識拆分成核心知識和非核心知識,集中主要精力攻克核心知識,就能事半功倍。比如將英語單詞分為核心詞彙和非核心詞彙。《孫子兵法》的《九地》篇寫道: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所愛就是所依仗的核心能力,比如敵人的核心能力是某個裝甲師,通過分散敵人等方式,將裝甲師與其他部隊分離,然後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裝甲師,讓敵人失去核心力量,這樣敵人就失去依仗,很容易被打敗。

提到學習,很容易就會聯想到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如圖2-22所示)。

圖2-22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為什麼要用無意義的音節作為測試材料呢?這是為了規避舊知識的影響,也是為了避免不同測試材料的相互影響。比如一個人之前學過英文,然後讓他進行測試記憶英語單詞,他很可能比別人記得更快。對於不同測試材料,比如一個人學了after和noon,再學afternoon,很容易把它拆分成after和noon,而使得記憶變得容易,無意義音節就可以規避這些問題。

如何克服遺忘問題呢?可以使用聯想中的頻因律,增加複習的頻次,來對抗遺忘的影響,很多記憶方法和背單詞APP都是通過增加頻次來增加記憶的。

聯想還有很多定律,比如接近律、類似律、對比律、強度律、顯因律和準備律等(如圖2-23所示)。

圖2-23 聯想主義定律

所以,除了利用頻因律,也可以使用其他定律來增加記憶。比如顯因律,原始的感覺越生動,記憶就越深刻,記憶宮殿中就利用了顯因律,構造生動的想像畫面來幫助記憶。比如準備律,有準備的學習效果要好於無準備的,哪怕只是心理準備,而頻繁的學科切換就需要更多的準備,切換的次數多,不如西蒙學習法這種需要較少心理準備的。

準備律也可以聯想到奇襲。奇襲是軍事學上獲勝的重要方法,奇襲就是出敵不意的進行進攻。李德·哈特認為奇襲屬於心理領域,敵人的心理沒有準備,那麼進攻的成功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他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寫道:「奇襲則屬於心理性的領域之內。從古到今,在戰爭中除非所採取的『路線』是具有某種程度的『間接性』,以使敵人感到措手不及,難以應付的話,否則很難獲得有效的結果。這種『間接性』常常也是物理性的,但卻一定總是心理性的。從戰略方面來說,最遠和最彎曲的路線,常常也就是一條真正的『捷徑』。」奇襲能夠獲勝的重要因素就是敵人無心理準備。比如老師突然提出馬上考試和通知明天考試,對於學生的影響是不同的。

學科的交叉學習就需要耗費精力進行多次的心理準備,心理準備不好,就會被這門知識奇襲,從而學習不好。另外,交叉學習的各門知識可能互為干擾源,不利於記憶。

艾賓浩斯實驗努力剔除了聯想各種定律的影響,但是現實中聯想的這些定律都是存在的。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上說,增加頻次可以增加記憶效應。好像西蒙學習法這種方法屬於頻次少,而交叉學習各學科好像頻次多,所以似乎交叉學習更利於記憶。

短時記憶容易遺忘,長時記憶不容易遺忘。西蒙學習法由於長時間不間斷學習,很多記憶都已經變成了長時記憶了。並且由於西蒙學習法的長時間學習,聯想的接近律、類似律、對比律、強度律、顯因律和準備律等都會比交叉學習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更容易記住。交叉學習的知識是零碎的,不成體系的,而西蒙學習法學的知識則是連貫的,成體系的(如圖2-24所示)。

圖2-24 記憶的分類

學習除了記憶還有很多方面,比如理解。理解一個原理要比單純的記憶更不容易被遺忘。西蒙學習法的長時間集中力量於一門知識,更容易理解這門知識的本質,也更容易記住。可以看看各領域的專家,他們的記憶不一定比別人優秀,但是理解力肯定要優秀很多。

《世界十大學習方法》,幫你提高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