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大山深處,擁有這樣一棟木屋是什麼感受?

紅網論壇 發佈 2022-05-23T08:32:36.000093+00:00

這是童年回憶,是成長中惆悵後回味的一杯清茶,是生命長河裡永不磨滅的印記。那斑駁的牆壁,滄桑的梁木,似乎都訴說著民族、家庭的無數個動人故事。千百年來,湘西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這是童年回憶,是成長中惆悵後回味的一杯清茶,是生命長河裡永不磨滅的印記。那斑駁的牆壁,滄桑的梁木,似乎都訴說著民族、家庭的無數個動人故事。

千百年來,湘西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十萬大山是身軀,一條大江是主動脈,而無數小溪則是毛細血管,無數村落便如珍珠般鑲嵌在小溪邊,村落里的木屋便是湘西人最溫暖的棲息地。千百年來,湘西木屋因地制宜,靜默演繹。

農家木屋還有很多實用的東西,比如耕田的犁、耙,干農活的鋤頭、鐮刀、簸、箕、籮、筐,還有分離米和糠的風車,或者是糧倉,曬稻穀的斗墊等各種雜物,要不就是存放在堂屋的空地、木屋的樓頂、或者灶頭的角落。

傳統的木屋和吊腳樓,基本上都被鋼筋混凝土的磚瓦房所替代。年輕一代幾乎都不曾在木屋裡居住過,而更多的年輕人,不僅僅告別了木屋,更告別了故土,遠去繁華的都市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歷史的潮流無法阻擋,我們應該主動去適應時代。只是在追尋現代文明的同時,我們的腳步不要太快,我們的記憶更不能遺忘。(圖/文:蔣新建)

來源丨紅網論壇網友@蔣新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