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朱一龍的《人生大事》,還有這本《遺物整理師》帶你深入了解

冬月的書影小屋 發佈 2022-05-24T01:13:55.934572+00:00

痞氣寸頭的街溜子莫三妹,操著一口武漢方言,一邊為逝者整理遺容,一邊喊著專業術語,就此敞開「上天堂」的一角,拉開《人生大事》的帷幕,讓我們直視殯葬這個行業。

寬腳穿鞋走大路,平安走過奈何橋。

痞氣寸頭的街溜子莫三妹(朱一龍飾),操著一口武漢方言,一邊為逝者整理遺容,一邊喊著專業術語,就此敞開「上天堂」的一角,拉開《人生大事》的帷幕,讓我們直視殯葬這個行業。

電影監製韓延說,《人生大事》這個題材更適合承載我們對於生死的思考。

殯葬與死亡,關乎靈魂深處,遊走於生與死的兩個宏大世界之間。

《人生大事》以喪葬人群為切入點,以殯葬師莫三妹與孤兒武小文相遇相識、相互救贖為主線,用人間煙火、市井氣息編織夢幻童話,用平凡人物、家長里短講述人生大事,把中國人總是忌諱的死亡通過生活點滴攤在檯面上訴說。

這份對特殊職業的關懷與尊重,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與啟發,除了《人生大事》之外,還可以通過韓國遺物整理師金完的真實工作筆記《遺物整理師》感悟更多的「生與死」。

金完從事著與死亡相關的職業——遺物整理,因一次次的委託走進那些特殊現場,為逝者清掃房間,並將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在《遺物整理師》中,以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死,思考生存、生活與生命的意義。

如果說《人生大事》中的殯葬師伴隨著熱鬧的煙火氣,那麼遺物整理師則是一份與「獨自死去」有關的職業,通過整理遺物揭開每個獨自逝去靈魂的故事。

二者反向奔走卻又殊途同歸,共同道出「人生除死無大事」的積極生死主題,重新審視生與死、人性與愛,給予我們向死而生的治癒系力量。


1、遺物整理師的真實工作:遺物整理與遺願傳達

當有人獨自死去,我的工作就開始了。

金完用一句話形象地介紹了遺物整理師的工作,為逝者整理遺物,收拾好他們在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痕跡,成為他們人生最後一站的靈魂擺渡人。

同名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中,也有來自遺物整理師的自述:

即使是逝者,我們也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這其實揭示了遺物整理師的一個隱藏任務:遺願傳達通過遺物發現逝者與世界的情感連結,替死者向生者闡釋、告別,亦或是告白,感受生死之間的另一種愛。

事實上,遺物整理師的真實工作需要面向兩種人:死者與生者。前者是逝者及死亡現場,進行遺物整理;後者更多的是逝者的親人,實現遺願傳達。

遺物整理,以物向死,以死反觀社會議題;遺願傳達,向死而生,透視人性與愛。

而遺物整理師就身處於現實世界與死亡世界的邊緣地帶,以第一視角呈現一個個特殊的現場,傾聽遺物的聲音,用死亡闡釋活著的秘密,成為死者與生者的隱形聯接。

《遺物整理師》就這樣恰到好處地呈現了遺物整理師的特殊現場清掃記錄與深度思考筆記,聚焦於死亡背後牽扯到的孤獨、抑鬱、老齡化等社會話題,工整地展現了對於死亡的思考與敬意,同時也在告訴我們每一個人:

不僅要虔誠地敬畏逝者,更要積極勇敢地面對活著的人。


2、生死之間的告別:死亡來過的地方,留下了故事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不斷地走向死亡,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生與死,是永恆的哲學命題。

我們好像一直都在努力生,卻總是忌諱死,不願提及,也不想面對。《遺物整理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從死亡的新角度出發,探索死亡背後的故事,逐步認清生命的價值。

書中既有在房間裡搭著粉色帳篷卻選擇在煤氣管道上自縊身亡的女孩,也有失去生活勇氣提前詢問「清潔費」的人,還有那些不斷被催繳帳單被斷電的窮苦人……

他們仿佛活躍於城市邊緣的各個角落,又像是我們生活周圍的親密朋友,甚至是每一個努力打拼、壓力重重、孤獨堅持的自己。他們都存在過,哪怕非常渺小。

遺物則是他們對這個世界最後的告白,藏著自己背負的痛苦,也寄託著自己心中的希望,並最終構成了生者與逝者之間完整的情感閉環。

《遺物整理師》將這種死亡與詩意化處理得當,儘管於逝者而言已是無聲的殘忍,但金完依然以溫柔細膩的筆觸,講述死亡背後的溫情故事,將這份「來不及的告別」妥善記錄、珍藏。

就像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寫下的經典台詞一樣:

人生也許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沒能好好地與他們道別。

死亡不期而遇,終將到來。雖然我們無法完全做到「準備好告別」,但至少要在活著的時候好好珍惜身邊的一切,在一次次的「再見」里,學會「好好告別」。


3、關乎死亡的終極議題:如何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

書中有一個終極問題:人終有一死,我們該如何面對死亡?

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給出了充滿希望的回答:

死亡不是可怕的、悲傷的、晦氣的。

死亡意味著,曾有一個人心懷希冀來到這世界。

但同時,死亡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精神上、肉體上、情感上都是如此,需要得到應有的尊重與敬畏。

遺物整理師便是這樣一份關於死亡的儀式感的工作,也是一生只能為一個人服務一次的工作。他們的存在本身,就體現了對於生命的敬畏。

遺物整理師就像一位溫柔的孤獨者,以遺物整理的形式,定格逝者塵埃落地的那一刻,通過遺留物品拼湊出一個又一個承載著逝者生前或溫暖或冰冷的故事,致以逝者最大的尊重,生者最溫暖的的撫慰。

《遺物整理師》完整再現了韓國遺物整理師金完的工作記錄,用死亡包裹社會議題,從告別中觀照人生難題,以向死而生的治癒性主題,展現對身心靈的探索性救贖,讓我們更直觀更深入地認識「生與死」的共生關係,探索生命存在的另一種意義:

當我們面對死亡,去探究死亡的意義,就會從死亡的角度,發現對於生命和存在更清晰的感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