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並不神秘,裡面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炮和鍾,卻從來沒用過

沙漠玫瑰rose 發佈 2022-05-24T01:51:53.117893+00:00

最近幾天國際新聞里出現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克里姆林宮」了。似乎沒人解讀這個「運籌帷幄」的地方,其實它一點也不神秘,日常對外開放參觀。我就聊聊當年作為遊客看到的克里姆林宮。

最近幾天國際新聞里出現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克里姆林宮」了。似乎沒人解讀這個「運籌帷幄」的地方,其實它一點也不神秘,日常對外開放參觀。我就聊聊當年作為遊客看到的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在俄語裡是「要塞」、「城堡」的意思,首先要說明的是:俄羅斯可不止有一座克里姆林宮,幾乎每一個俄羅斯古城諸如喀山、諾夫哥羅德都有一座「克里姆林」,但最大最著名的非莫斯科這座莫屬。作為國家的心臟和核心地帶,它也曾是每一名前往莫斯科旅遊的遊客必打卡的目的地。宮殿裡還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炮和鍾,雖然現代戰爭早就用不上那種火炮了,不過沒關係,打它造出來就沒用過……

莫斯科河穿城而過,站在救世主大教堂東邊河道拐彎處眺望,這片色彩艷麗的建築群矗立在博羅維茨基山崗上,金色的洋蔥頭穹頂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克里姆林宮可不是一座單體建築,而是「一大堆」。雖然規模沒法跟故宮比,但整個宮殿區域一共包括42處景點。除去廣場上幾座教堂和巨大的鐘、炮之外,還有兩個存放稀世珍寶的博物館——「兵器庫(Armory Palace)」和「鑽石館」。

沙俄起家離不開戰爭,但「兵器庫」名不符實,它最熱門的藏品並非兵器,而是精美的「法貝熱彩蛋」,古代的國家權杖、皇室節日服裝和加冕禮服等,是歷代沙皇豪奢生活的縮影。刀身、刀柄、盔甲上的巧奪天工的雕刻和鑲嵌工藝令人嘆為觀止,璀璨耀眼。

「鑽石館」的藏品與名稱更為貼近些,例如沙皇的鑽石皇冠、鑽石權杖、鑽石勳章,著名的波斯沙赫鑽石等,不僅少了「戰鬥民族」的強硬,反而多了不少柔美華麗和溫情。(關於兵器庫、彩蛋和鑽石館,我將來會單獨列出一篇)

克里姆林宮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147年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1090-1157)在莫斯科高地上修築的木柵城堡,並在堡壘周圍挖了一條護城河。不僅是宮殿的雛形,也是莫斯科這座城市的起源。隨著國家的發展,城市以高聳的城堡為中心向外擴建。1367年,德米特里大公(1350-1389)將木質建築改為白色石牆,終於有了城堡的樣子。到了伊凡三世(1440-1505)時期,宮殿石牆損毀嚴重,他請義大利設計師,用紅磚重新修建宮殿和圍牆,並拆除了克里姆林宮東側約二百米內的所有建築,同樣也用紅磚重新鋪設地面,後來就形成了今天的紅場。

直到15世紀末,莫斯科成為沙俄帝國的中心,克里姆林宮不僅是王室居所,也是權力的象徵。作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宮殿建築群之一,她見證了歷任沙皇舉行加冕儀式和下葬,也見證了俄羅斯發展成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國度。近現代史俄羅斯(俄國)的種種重大事件有很多也發生在這裡,克里姆林宮一度充滿了神秘色彩,令人嚮往。

克里姆林宮平面圖呈三角形,今天看到的城牆就是伊凡三世時期修建的,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城牆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牆上有塔樓19座(另有一座已損毀)。5座最大的塔樓斯巴斯克塔(Tower of the Savior)、鮑羅維茨塔(Borovitskaya Tower)、尼古拉塔(Sobakina Tower)、沃多夫茲沃德塔(Vodovzvodnaya Tower)、特洛伊茨克塔(Troitskaya Tower)頂部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就是紅場上可以看到的斯巴斯克塔樓。

既然是皇家宮殿,也就有著嚴格的安檢。入口處白色的「庫塔菲亞塔樓(Kutafya Tower)」,名稱來源於古斯拉夫語中形容笨拙的「kutafya」,也是唯一不在城牆上的塔樓;一座橫跨護城河的橋連接起高達80米的特羅伊茨克塔樓(Troitskaya Tower),也是最高的一座塔樓。

經過塔樓先看到的是最大的廣場,普京的辦公室就在廣場一側建於18世紀的前參議院大樓里。

開頭提到的「沙皇鍾」和「沙皇炮」也在這裡。炮王(Tsar Cannon)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炮,沙皇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於1586年命令安德烈·喬赫夫(Andrey Chokhov)設計建造,長12米,口徑915毫米,炮身長5.18米,重達40噸,整炮全重80噸;發射的空心球形生鐵彈重達2噸。它是金氏世界紀錄里最大的榴彈炮,但恰恰因為它太大了自打造出來就沒開過火……

旁邊的鐘王(Tsar Bell),高6米,重達202噸,四周的淺浮雕描繪的是安娜女皇和沙皇阿列克謝的日常,但因為它從18世紀30年代鑄造出來的時候就裂了口,也就從來沒響過。

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是克里姆林宮的中心,四周圍繞著三座俄式風格的大教堂和壯觀的鐘樓。每年4-10月,每周六中午12點,在廣場上有騎步兵分列式表演。

廣場上的教堂分別是:北側的聖母升天大教堂(Assumption Cathedral)、西南角的聖母領報大教堂/天使報喜大教堂(Annunciation Cathedral)和東南角的天使長大教堂(Archangel Cathedral)。廣場上這座81米高八角形的伊凡大帝鐘樓(Ivan The Great Bell Tower)是克里姆林宮最高的建築,多年來一直被用於瞭望塔。一樓目前作為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展出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從莫斯科河畔看到的是「大克里姆林宮(Great Kremlin Palace)」,實際包含了多個建築。它是歷代沙皇、大公生活的皇宮,面積約2.5萬平米,包含一個內部庭院,1812年拿破崙攻入時被毀,1912年又遭遇嚴重火災,如今看到的是在原址重建的,目前已不再對外開放。

最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如果將來有機會再去旅遊的話,請務必提前在網上預訂門票,或者提前起個大早去排隊,四年前我在莫斯科待了5天,前兩天都因為排隊太長放棄了。兵器庫和鑽石館限流,嚴格按照預訂的時間入內。

走馬觀花欣賞廣場和主要幾座教堂,大約需要2-3小時;如果想把克里姆林宮所有對遊客開放的設施、場館都看完,請給她留足一整天的時間。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