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區的幾座名亭,你打卡過幾座?

城市人文歷史 發佈 2022-05-24T09:58:59.220994+00:00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序號所在地文物保護單位批次類別1九江廬山廬山御碑亭7古建築2九江廬山廬山賜經亭7古建築3宜春靖安馬祖塔亭7古建築公布時間:第一批:1961年3月4日,第二批:1982年2月24日,第三批:1988年1月13日,第四批:1996年11月20日,第五批: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

序號

所在地

文物保護單位

批次

類別

1

九江廬山

廬山御碑亭

7

古建築

2

九江廬山

廬山賜經亭

7

古建築

3

宜春靖安

馬祖塔亭

7

古建築

公布時間:

第一批:1961年3月4日,

第二批:1982年2月24日,

第三批:1988年1月13日,

第四批:1996年11月20日,

第五批:2001年6月25日,

第六批:2006年5月25日,

第七批:2013年3月5日,

第八批:2019年10月16日

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江市)

獨立文保單位,江西8處,九江獨占5處

文保點,江西16處,九江3處

序號

所在地

文物保護單位名稱

批次

類別

1

修水

靈源摩崖石刻(明代石亭)

3

石刻

2

潯陽

煙水亭

4

古建築

3

忠烈亭

6

近現代

4

揖廬亭

6

近現代

5

共青城

胡耀邦陵園(富華亭)

6

近現代

6

彭澤

蘆峰嶺古商道遺址(涼亭遺址)

6

古遺址

7

黃土嶺涼亭

6

古建築

8

武寧

鑼鼓洞石亭

6

古建築

公布時間:

第一批:1957年7月1日,

第二批:1959年11月30日,

第三批:1987年12月28日,

第四批:2000年7月25日,

第五批:2006年12月18日,

第六批:2018年3月9日。

1、琵琶亭

琵琶亭始建於唐代,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著名詩人白居易因言朝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今九江市)司馬。次年秋,詩人送客潯陽江畔,作詩《琵琶行》,後人為紀念詩人,在他送客的地方建亭,並以詩名命名為「琵琶亭」。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曾經到訪琵琶亭,在此憑弔先賢,登亭瞰江,遊園賞景,抒發懷古之幽情,留下許多名篇佳句,使得琵琶亭成為明清時期「江州八景」之中最為著名的一處人文勝景。

自唐以來,琵琶亭屢建屢廢,且屢易其址。明萬曆四十一年(1631年),江西兵巡道葛寅亮重建於城東老鸛塘,不久荒毀。清雍正七年(1792年)兵巡道劉均又復建於湓浦口故址。乾隆十一年(1746年)九江關督唐英又曾重修琵琶亭,當時遊客如雲,頗為繁華。琵琶亭自清咸豐三年(1853年)毀於戰亂後,一直未重建。1987年九江市政府在長江大橋以東再建琵琶亭並於1989年7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

由於九八年特大洪水之後,城防堤及濱江路改造致使其地勢低矮,場地狹小,空間布局不足以展示其文化內涵。2010年,九江市政府為打造一條集歷史、文化、景觀、生態、旅遊和休閒功能於一體的生態長廊——九江濱江生態園,決定重建琵琶亭景區。2017年4月27日新建成的琵琶亭正式對外開放。

新建琵琶亭景區屬原地重建,占地面積45畝左右,採取圍合與開敞相結合方式,圍合部分建有琵琶亭詩詞碑刻,白居易塑像,琵琶亭等。四周以碑刻文化環廊將琵琶亭環抱其中。主體建築琵琶亭為三層,高27米,四面攢尖頂,氣勢恢宏,是全園控制性標誌性建築;主景點東側為全開放遊園式規劃布局,中心位置設琵琶池以及再現《琵琶行》詩詞中場景景點多處,例如:落玉軒、西舫、東船廳以及曲橋和六角石亭等。

元稹《琵琶亭》

夜泊潯陽宿酒樓,

琵琶亭畔荻花秋。

雲沉星沒事已往,

月白風清江自流。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詩人,倡導新樂府運動,創作「元和體」詩,和白居易一起,被後人稱為「元白」,也是白居易的至交,經常互通書信,詩歌唱和。元稹的《琵琶亭》詩說明江州人在白居易《琵琶行》寫出來沒多久就建亭紀念了。

祖無擇《琵琶亭》

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動閒愁。

霓裳綠腰杳何許,楓葉荻花空自秋。

賈傅有才悲鵩鳥,楚騷終古怨靈修。

莫言司馬青衫濕,今日行人亦涕流。

祖無擇(1006~1085),北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戊寅科呂溱榜進士第三人。慶曆年間任海州知州,著有《祖學士文集》。

一彈流水一彈月;

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聯為清代董雲岩集唐人詩句而成。上聯出自盧仝《風中琴》,下聯出自杜甫《贈花卿》。

燈影憧憧,淒絕暗風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銷明月繞船時。

——此聯為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湖北督糧道金安清撰。

松菊荒矣,遊子不歸,片帆過彭澤故居,只如畫雲山,猿鳥崗頭呼負負;

楓荻蕭然,美人何在,落日訪江亭遺蹟,聽清秋弦索,蝦螞陵下喚卿卿。

——清末民初·江峰青(1860-1931)撰。

聚散總前緣,最相宜明月一船,清風兩岸;

古今幾名士,共合唱大江東去,秋雁南來。

——此聯為清末民初九江人萬象周撰,又名萬才美,聯文或寫作:「聚散總有緣,最宜明月一船,清風兩岸;往來幾名士,共唱大江東去,秋雁南來。」恐傳抄之別,俟考。

忽憶故鄉,為問買茶人去否;

只餘風月,依然司馬客歸時。

——此聯為民初景德鎮人汪龍光撰,汪曾任職於南潯鐵路局,工詩。

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滴恨;

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

——此聯原題琵琶亭之白太傅祠,該祠初建於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六十年(1795)毀。一說撰聯者為當時九江關督唐英(1682~1756年)。

司馬不來,相逢何必曾相識;

佳人何在,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聯為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楹聯學人顧問羅元貞(1906-1993)先生撰。

紅袖夜船孤,蝦蟆陵邊,往事悲歡商婦淚;

青衫秋浦外,琵琶筵上,一時棖觸謫臣心。

——啟功(1912——2005)題九江琵琶亭

青衫濕盡非因淚;

紅豆拋殘別有情。

——此聯原題琵琶亭旁聽雨軒,該軒建於清代,撰聯者為京口(江蘇鎮江)人蔣調元。

荻花楓葉令千古;

紅袖青衫彼一時。

——佚名集王文治詩句題九江琵琶亭

烏鵲南飛,大江東去;

美人何在,佳句長存。

——陸偉廉題九江琵琶亭

舊跡蒼茫,楓葉荻花何處有;

新亭秀出,青衫紅袖幾人鄰。

——陸偉廉題九江琵琶亭

亭起我重來,猶覓夢中紅淚,眼下青衫,天涯萍跡同情處;

曲終人不見,獨留岸畔荻花,江心秋月,水面煙波似舊時。

——關成玉題九江琵琶亭

2、煙水亭

煙水亭,位於九江市甘棠湖中,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點之一,相傳為三國時名將周瑜的點將台故址。

唐時,江州司馬白居易曾蕩舟至此眺望湖光山色,感興賦詩。北宋時,理學家周敦頤見此島狀如月,遂名「浸月」。後人在島上建「浸月亭」,寓景於白居易《琵琶行》詩中「別時茫茫江浸月」的詩意,也寄託了後人對白居易、周敦頤兩位賢人的懷念。後來,周敦頤的兒子周壽從湖南來到江州為父守墓,見甘棠湖一帶「山頭不溝薄蘢煙」,遂在湖堤建一亭,名為煙水亭。明嘉靖年間,兩亭俱廢。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九江關督黃騰春於浸月亭故址重建煙水亭,這就是現今煙水亭的由來。明清時期煙水亭建築屢建屢廢,清同治七年(1868)由僧人古懷募捐重建。至清光緒間,煙水亭建築才形成現有規模。

浸月島上的建築群分為左、中、右三部分。人們習慣上稱島上整個建築為煙水亭,其實每座建築各有名稱。左為翠照軒、聽雨軒、亦亭;右為浸月亭和船廳;中間依次是煙水亭、純陽殿、五賢閣、觀音閣。這三組建築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聯繫。形式變化多樣,風格協調統一。庭院、天井內花木扶疏、秀石玲瓏,清新典雅,讓人賞心悅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上園林。

1972年重新修葺煙水亭時,建造九曲橋將小島與北岸連接,方便了上島的遊人。

近代,又在湖中填一小島,島上重建煙水亭。至此,浸月亭和煙水亭均已恢復,現在說的煙水亭一般指煙水亭建築群,不僅僅是指煙水亭這一個亭子。

煙水亭2000年7月25日被公布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浪井亭

浪井是九江現存年代最早的不可移動文物建築(不含遺址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為漢代名將灌嬰所開,故又名「灌嬰井」,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幾與九江城同歲。壁銘:「穎陰侯所開。」靠近江邊浪井巷內。一度井跡塞沒,直到東漢末年才被孫權發現,喜命重開,視為祥兆,改名瑞井。

浪井過去曾稱為「潯陽八景」之一,井原與長江相通,它以長江起浪、井內揚波而稱奇天下,故稱為浪井。唐代大詩人李白寫詩讚其「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如今,因江邊築堤防汛,堵住兩水相通,奇觀不復可見。但古井保護良好,設有護井亭和碑記。

1979年,九江市政府曾撥專款將浪井淘浚,蓋有四角亭,保護起來。浪井邊立有碑刻「浪井」二字,花崗岩井圈,井圈為最初時期所造,圈壁上深嵌繩痕十六道,年代雖久,依然清晰可見,記載了浪井悠久古老的歷史。井壁上青苔斑駁,井口直徑0.59米、高0.45米,井深14.7米,水質清澈,平鑒照人,旱年不枯。四角亭的牆壁鑲有李白《下潯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及蘇轍《浪井》詩刻。

2007年,九江市重建庾亮樓於西園舊址,南與浪井為伴。庾亮樓是九江最早的古樓,比潯陽樓還要早了幾百年,比鎖江樓早了一千多年。

浪井是九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揖廬亭

「揖廬亭」位於潯陽區廷支山山頂,以面對匡廬,翹首遠眺,巍巍匡廬如拱如揖,故名曰「揖廬亭」。亭高8米,六角攢頂,南北向,均有台階拾級而上亭。該亭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9)兩江總督瑞方所建。1914年12月,九江鎮守使戈克安為紀念辛亥革命,將此亭更名為「光復亭」。1930年重加整修,使其煥然一新。

該亭旁邊還陳列了二石獅,相傳是從督府巷原魯肅衙門前移置的,一個隱約可見全貌,雄姿可敬;一個年代久遠,嚴重風化,已難識辯。1937年該亭被日寇所毀,石獅推下埋入土中。1982年九江市城建部門開山時被挖出來,其中一隻完好,另一隻被挖成兩半,被當地市民保存下來。1986年,九江市政府撥款,按原圖木架結構重建,並題款「廷支遠眺」列為九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九江市政府又撥專款,將該亭修葺一新。

揖廬亭是九江唯一光復紀念建築,2018年3月9日被公布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絕頂共躋攀,江上琵琶向誰語;

五峰相揖讓,山中雲霧待吾開。

--清-端方題揖廬亭聯

我輩復登臨,壺觴須就陶彭澤;

群公有慚色,勳業終歸馬伏波。

--戈克安題揖廬亭頌馬馬毓寶起義聯

掃盡煙雲,現出匡廬真面目;

挽將逝水,認明禹甸舊源頭。

——熊香海代作九江光復亭聯

5、忠烈亭

忠烈亭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該建築坐西南朝東北,為四方石亭,四面各兩根共八根亭柱。忠烈亭是九江市唯一一座紀念北伐軍的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2018年3月9日被公布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景星亭

甘棠公園內

7、鑼鼓洞石亭

鑼鼓洞石亭位於武寧縣西南的羅溪鄉,鑼鼓洞石亭建於清代1857年。

《重修鑼鼓洞石亭記》記載:鑼鼓洞石亭倚秀嶺,傍清源,因溪流湍急,轟然作響,似鑼鼓之聲交響轟鳴。故稱為鑼鼓洞石亭。始建於清代咸豐七年(1857年),據「《河鼓澗石亭記》載此亭乃當地葛姓村民集資而建。內外心八柱,周遮蓋履檐,角作牙璣狀,皆砌於石,無土無木,亭高二丈,長一丈七尺,寬一丈三尺,石亭頂部原有石花瓶,瓶上有一石鳥,頭向平源尾巴朝羅溪,有人理解為:吃平源,富羅溪」。1951年有人以槍擊毀。1990年前後又兩次遭文物盜竊者毀壞,2006年12月羅溪鄉黨委政府、視為文物加以保護,亦為開發旅遊,出資六千餘元維修,使得鑼鼓洞亭舊貌換新顏。

2018年3月9日被公布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黃土嶺涼亭

黃土嶺涼亭位於九江市彭澤縣楊梓鎮,清

9、蘆峰嶺古商道遺址(涼亭遺址)

蘆峰嶺古商道遺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上十嶺墾殖場蘆峰嶺。

2018年3月9日,蘆峰嶺古商道遺址(含商道遺址、六邑公館、涼亭遺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10、胡耀邦陵園(富華亭)

建於1990年3月,位於共青城富華山胡耀邦陵園。

2018年3月9日被公布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聲明: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