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正能量,沒有理由「躺平」,我們不跟生活認輸

峙鋒 發佈 2022-05-26T00:36:14.525078+00:00

所謂的「躺平」,就是躺倒在地,不再去努力,不再熱血沸騰,喪失奮鬥的信心與勇氣,沒有了挑戰自我和突破困境的決心,早早失去鬥志,消極應對眼下一切。

作者:峙鋒

所謂的「躺平」,就是躺倒在地,不再去努力,不再熱血沸騰,喪失奮鬥的信心與勇氣,沒有了挑戰自我和突破困境的決心,早早失去鬥志,消極應對眼下一切。疫情防控不能躺平,一切一切工作,都不能躺平,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態更不能躺平。

新時代需要奮鬥者,在這個發展迅猛、競爭激烈的時代,奮鬥者能追趕進步大潮,能彰盈異彩。時代需要真正的朋友奮鬥者,我們無論年長年幼,我們需要滿滿的正能量,我們不能選擇「躺平」,我們不跟生活認輸。

一、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年少時讀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我們被詩中所表述的積極樂觀而堅強的人生態度而感動。詩人這親切和藹的口氣,讓我們把這首詩銘記於自己的心底。這首詩,成為了激勵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的座右銘。

人的一生漫長而短暫,既然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不管生活多麼的不容易,不管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我們都不要跟生活認輸,不向歲月低頭。如果路上的風景不夠好,我們就多走幾步。如果道路泥濘不堪,我們就放慢腳步。只要還在路上,就要努力和奮鬥,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就一定能到達自己的目的地。

二、種植自信,堅持不懈

自信是人活於世、立於世,必備的素質之一。有了信心,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就要將最陰濕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乾淨,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凡事古今成大器者,最基礎的支撐因素是自信和堅持。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樹立了強大的自信,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堅持堅持,再堅持,最終登上名譽的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這世上,最慢的步伐不是矽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腳步不是衝刺,而是堅持。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色彩,都是「不一樣的煙火」。奮鬥是一滴一滴的,自信是堅持的原生動力,沒有自信不可能談堅持,沒有堅持就沒有成功。生活的真諦從來都不在別處,就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奮鬥里。

三、在暗處執著生長,終有一日馥郁傳香

生活是活給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會給你多大臉色。在古今中外,很多人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們全靠來自骨子裡的勇氣,與命運抗衡,並取得了成功。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在十九個月的時候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歲,卻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裡,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等。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勳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那些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努力,在別人無法置身的環境與命運抗衡,老天都不忍辜負。請相信:在暗處執著生長,終有一日馥郁傳香。

四、命運在自己手中,靠自己拯救自己

有一則西方諺語說:「上帝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成功屬於願意成功的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自己不努力,不拼搏,誰拿你也沒辦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幫不了你。

在NBA夏洛特黃蜂隊打球的小個子博格斯,身高只有一米六,在即使身高兩米都嫌矮的NBA里顯得十分矮小。但這個矮子可不簡單,他是NBA表現最傑出、失誤最少的後衛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在高個雲集的賽場上帶球上籃也毫無畏懼。要知道,博格斯並不是天生的好手,他的成就純粹是他個人意志與苦練的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地努力,博格斯終成為NBA球場上一顆閃亮的明星。

未來都是驚喜,一個人生來本應為大樹並非草芥。只有狠下心來去努力,才能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集中精力、意志力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沒有必要讓別人知道你的計劃,退出不合適的圈子,不合適的人,斷開不如意的感情。告別過去,做真實的自己,做奮鬥的自己,靠自己的努力來拯救自己。

五、扼住命運的喉嚨,做命運的主人

在人世間,正是無端的自我疑慮,預想不到的命運劫難,自我打擊,將一個個希望扼殺在搖籃中。可是,有人卻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取得了人生的輝煌。

貝多芬的一生是偉大的,也是充滿苦難的。這個世界不曾給過他什麼歡樂,他卻創造了永久的歡樂獻給了這個世界。他是依靠心靈的善良而成為「偉大的英雄」的。與不幸的命運進行頑強的抗爭和搏鬥,是貝多芬生命交響樂中的一個「主旋律」,另一些生動的樂章以及在人生的琴弦上彈奏出的音符,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動和啟示。

《2021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也是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研究生江夢楠1992年出生於湖南省濱州市宜章縣。半歲時因肺炎誤用藥物導江夢南永久性失聰,她雖然身體上江夢南與其他小朋友有聽力障礙,可是在學習上總要付出別人10倍的努力,她學習成績特別優異,最終克服重重困難並以自身不懈地努力成為了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

人之一世,殊為不易。人生旅途中並不平坦,充滿著種種荊棘。痛苦之於人,猶巨浪之於孤舟。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做命運的主人,扎紮實實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

六、面對一切不幻想,把問題踩在腳下

面對命運,不失望,不強求,不幻想,真實地接納世界的真面目,理解人性的所有問題,永遠想著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把問題踩在腳下。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病魔抗爭。他的名言「沒有夢想,就等於死亡。」21歲霍金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縮性硬化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必須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交流 。霍金沒有被疾病擊垮,更加成熟,更加勤奮。1965年,年僅23歲的他仍在劍橋大學任研究員,1969年成為該學院傑出的科學家。 霍金沒有抱怨這種疾病,甚至還開玩笑說:「由於殘疾,給了我充分的時間來思考問題。」

1914年,愛迪生的實驗所失火焚毀了,損失達400萬美元。這一重大打擊並沒有使他進取的腳步停頓下來。他說:「我已67歲,但還不算太老,我要重新做起。」

面對問題,絕對不能迎難而退,而要勇往直前。敢於蔑視困難、把問題踩在腳下,所有的「不可能」,最終都有可能變為「可能」。

張海迪說過,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在這奮鬥的時代,路在腳下,心繫遠方。敢於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我們沒有理由選擇「躺平」,我們不跟生活認輸,這是我們不變的初心,也是不懈的追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