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悲情城市》《霸王別姬》,哪一部是華語影史最佳?

閒人電影 發佈 2022-05-27T00:40:07.122431+00:00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半年後,西洋影戲被帶到了上海。九年半後的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人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西洋的把戲兒在中國落了根。自此中國電影才有了被討論的基礎,也有了關於「國產電影歷史上的巔峰是哪一部」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半年後,西洋影戲被帶到了上海。

九年半後的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人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西洋的把戲兒在中國落了根。

自此中國電影才有了被討論的基礎,也有了關於「國產電影歷史上的巔峰是哪一部」的問題。

只是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

無論是港台還是內地,中國電影都是一脈相承的。

儘管內地有代際關係的概念,港台沒有,但嚴格來說,港台的電影人屬於第二代,第三代導演。

因為戰亂或不願意與日本人合作,當時上海的許多大導演都跑到了香港和台灣避難。

如費穆、黃佐臨和吳仞之等人,他們為那裡帶來了中國電影,所以在討論國產電影的時候不能忽略港台電影。

那麼歷史上的巔峰之作又指什麼?

藝術成就、後世影響、象徵意義,還是對中國電影語言的革新性,在國際上最知名,影史票房最高?衡量標準不同,代表電影則不同。

《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標誌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這算不算巔峰的作品,畢竟是中國電影元年的開始,可原始資料被燒毀,後世誰也沒有看過,又如何評價。

張石川、鄭正秋他們讓中國有了正兒八經屬於自己的故事片,這一改變讓西洋影戲不再是外國人的遊戲。

《難夫難妻》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紅牡丹》是中國第一部有聲片,《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火遍全國的商業片。

他們聯手創辦的明星電影公司,不僅為中國電影打下了基礎,定下了基調,還對解放全國,趕走侵略者起到了不少積極的作用。

以這樣的標準來看,他們的電影算不算巔峰之作?

可是他們的電影,因為早期的局限性,在技巧和思想上並沒有多出色,又可以被稱作巔峰之作嗎?

第二代導演是費穆、袁牧之、吳永剛、蔡楚生等人。

他們引領的左翼電影運動推動了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讓中國電影脫離了只為賺錢的框架,有了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

那麼他們的電影,如《馬路天使》《神女》《一江春水向東流》《春蠶》《狂流》《十字街頭》算不算巔峰之作?

費穆於1948年拍了《小城之春》。

其在中國影史的價值可以類比為《公民凱恩》對電影的改變。

而且《小城之春》中還有意識流的影子,比五六十年代才在法國新浪潮流行起來的電影敘事概念還早。

《小城之春》中的美學風格,詩意構圖,以及不同景別和影片結構的運用都對後來者影響深遠。

張藝謀、賈樟柯、田壯壯都把《小城之春》稱作自己一生都不可能超越的電影,因為它革新了中國電影語言,讓那時的中國電影跟上了世界電影的腳步。

田壯壯甚至還翻拍了《小城之春》以示致敬,雖然距離原作差得遠,但也能說明《小城之春》在影史的重要地位,那麼《小城之春》算不算巔峰之作?

之前排名華語電影一百年一百部電影,《小城之春》一直都是第一。

近些年侯孝賢后來居上,《悲情城市》成了冠軍,《悲情城市》是台灣首部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影片。

《悲情城市》是侯孝賢從個人自傳轉向社會題材的代表作,以平靜的鏡頭敘述一個時代的惶恐和苦難,那麼《悲情城市》是不是巔峰之作?

張藝謀的《紅高粱》是亞洲電影中第一部獲得柏林金熊獎的電影。

這部電影聲畫結合的相當完美,趙季平的音樂,張藝謀的畫面和色彩,莫言的故事,姜文、鞏俐的演技,都讓《紅高粱》成為難以逾越巔峰。

張藝謀不同於其他多數第五代導演,不顧及電影的觀賞性和敘事性,一味地加入哲學思想,讓觀眾費心的猜。

《紅高粱》在淡化敘事結構的同時,也考慮了普適性,所以我們在看《紅高粱》的時候並沒有看不懂故事的情況出現。

自《紅高粱》之後,第五代導演從1984年到1987年的統一性,變成了個人風格明顯的百花齊放,故事片的比重大大增加,那麼《紅高粱》是巔峰之作嗎?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在國外的各大權威榜單中一直都是為華語電影挽尊的存在。

不論是視與聽、電影手冊還是TSPDT,在排影史百大的時候都不會漏掉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並且與《穆赫蘭道》爭奪誰是21世紀最佳電影。

影片散文詩般的敘事,極具東方美學中含蓄的意境。

還以蘇麗珍、周慕雲的心理變化來解構婚姻、選擇和取捨,別有一番風味。

再加以王家衛慣用的慢鏡、抽幀、落雨、失落情緒、矯情台詞,讓《花樣年華》中散發出的情緒被有過生活經驗的人感同身受,那《花樣年華》是巔峰之作嗎?

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首部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

影片匯集了諸多各行各業的頂級藝術家,藝術成就極高,也是華語電影迄今為止,評分最高的電影。

如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在中國戲曲片界的地位超然,與京劇界的許多名伶都是好朋友。

再加上他又無私提攜後輩,很多戲曲名伶都受過他的恩惠,《霸王別姬》一開拍便有不少藝術家無償提供幫助。

除了京劇之外,《霸王別姬》在其他方面也是頂尖藝術家聯手的結果。

編劇是蘆葦、攝影是顧長衛、錄音是陶經、音樂是趙季平、原著是李碧華,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是各自領域的大拿。

他們在一起拍一部電影自然就成了佳品,所以《霸王別姬》在攝影、故事、音樂等方面幾乎沒有缺點,那《霸王別姬》是巔峰之作嗎?

可是以上這些影片,若是在票房上類比,都會落下風。

《長津湖》票房57.75億,是華語影史票房冠軍,是巔峰之作嗎?

由此可知,所謂巔峰之作都是一家之言,都是各自根據各自的喜好來羅列,並沒有全面的衡量。

大多人的閱片量以及對中國電影史的了解都是不足的,很難選出公認的影史巔峰之作,只能是一家之言,至少我沒有這個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