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雄風05」——漢武帝角逐的權力遊戲,竟是小孩摘得勝利果實

榮耀歷史 發佈 2022-05-27T18:13:13.160818+00:00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影響最大的歷史事件,牽連數萬人,太子劉據懸樑自盡,皇后衛子夫自盡,帝國勢力重新洗牌。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影響最大的歷史事件,牽連數萬人,太子劉據懸樑自盡,皇后衛子夫自盡,帝國勢力重新洗牌。很多人為劉據喊冤,指責漢武帝昏庸,那麼巫蠱之禍到底是不是一場有預謀的冤案?

作為漢武帝的嫡長子,皇后衛子夫的獨子,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冠軍侯霍去病的表弟,帝國幾十年的儲君,是誰敢如此陷害劉據?如果不是冤案,那麼劉據到底犯渾做了哪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以至於漢武帝痛下殺手?

01一場有預謀的清理

巫蠱之禍發生在公元前91年,漢武帝已經66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再英明神武的帝王老了之後也難免昏庸。

巫蠱之禍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蓄勢、造勢,到最後一錘定音。漢武帝對巫蠱之術並不陌生,第一任皇后陳阿嬌就是因此被打入冷宮的,現在年紀大了精神恍惚,對鬼神之事更加敏感。

某天長安監獄官員稟告,在押犯人朱安世舉報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在漢武帝專用的馳道兩旁埋小木偶,還請巫師做法詛咒漢武帝!劉徹的神經一下子繃緊了,下令徹查,調查官員回復舉報屬實,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被殺,被牽連的還有公孫賀、諸邑公主、衛伉等人!

需要捋一捋這些人物的關係。公孫賀和公孫敬聲是父子關係,公孫賀時任丞相,朱安世就是被他送入大牢的,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都是衛子夫的女兒,衛伉是衛青的長子,再加上公孫賀娶了衛子夫、衛青的大姐衛君孺,大家可能有點明白了,原來被殺的是一大幫姓「衛」的呀!

這第一階段是否可以看做是漢武帝借勢對衛氏外戚的清洗呢?不僅僅是我們有這種想法,當時也有很多「聰明人」嗅到了這股風氣,江充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長安有名的酷吏,官職繡衣使者,主要是監督勛貴不法行為,無論是誰犯了法,哪怕是皇親國戚他都追查到底,頗有點鐵面無私的味道。劉據的門客曾經「違法」在馳道上駕車,被他逮捕入獄,劉據向他求情,讓他不要把事情稟告給漢武帝,以免漢武帝訓斥他馭下無方,江充直言拒絕,兩人結下了梁子。

看著老去的漢武帝,江充開始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了。酷吏是帝王手中的惡犬,幫助主人瘋狂咬人,勢必得罪一大批人,主人在時可以耀武揚威,一旦主人不在了,很容易就被亂棍打死。如果劉據登基,他的下場是註定的,於是他想「逆天改命」,把劉據搞掉。所以說寧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特別是這種惡犬性質的,你不知道他躲在哪個角落什麼時候咬你一口。

漢武帝又病了,到甘泉宮養病,劉據在長安理政。江充對漢武帝說:「陛下,您的病一直不好,恐怕是還有人在用巫蠱之術詛咒您啊!」漢武帝一聽,來精神了,覺得是這個理,於是讓江充調查此事。

江充帶著一幫胡人巫師到處挖人偶,把長安城攪得天翻地覆,牽連數萬人,有很多都是捕風捉影或者乾脆是栽贓陷害,但是漢武帝不管,全部處死,一時間人心惶惶。這是巫蠱之禍造勢階段,經過江充這一折騰,帝國上下無論是誰,沾上「巫蠱」就是死!

江充終於準備對劉據下手了,他要搜查長樂宮、未央宮,為了避免意圖過於明顯,先搜查了一些嬪妃住所,然後是衛子夫的椒房殿,沒查出什麼,最後到太子的北宮,一幫人掘地三尺,硬是挖出了一個木偶人!劉據慌了,在這風口上真的是有口難辯啊,他有點怕了!

02他怎麼敢的呀

江充的劇本已經演得差不多了,完美地將劉據送上了審判台。很明顯,這一系列事件是江充謀劃的,到目前為止劉據是完全的受害者,那我們深入思考文章開頭的問題,他怎麼敢的呀!一個小吏敢於對抗樹大根深的帝國繼承人,無非兩方面原因,第一劉據失寵,漢武帝可能有換儲心思,江充洞察到了主人的心思;第二江充有依仗,這個依仗不是漢武帝,很有可能是其他有爭位心思的皇子背後的勢力,而且非常有可能是昌邑王劉髆以及他背後的李氏外戚。

我們先分析第一個原因——劉據失寵。劉據是漢武帝登基十來年後第一個兒子,他的出生讓一大群擔心劉徹生不出兒子的大臣鬆了一口氣,劉據也成了帝國上下的寵兒,就連劉徹立衛子夫為皇后也出奇地順利,沒有任何反對意見,這是真正的母憑子貴!

隨著劉據慢慢長大,他和漢武帝性格以及理念方面的差異逐漸凸顯出來。漢武帝雄才大略,唯我獨尊,不服就是干,而史書記載劉據的性格是「敦重好靜」「仁恕溫謹」,父子倆相互看著都難受。漢武帝不止一次地表達對劉據的不滿:「及長,性仁恕溫謹,上嫌其材能少,不類己。」在皇帝的傳位詔書中,通常都有一句「深肖朕躬」,意思是像自己,能繼承自己的事業,漢武帝責怪劉據不像自己。

得不到皇帝喜愛的太子是危險的,劉據非常不安,連漢武帝都感受到了,當時衛青還在,漢武帝找來衛青讓他給劉據帶話:「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凌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這是對自己執政理念的一次闡述,為何要變更祖宗之法,為何要頻繁對匈奴用兵。

很顯然劉據對漢武帝這些做法是不理解甚至是抗拒的,漢武帝覺得有必要向他再解釋,姿態已經放得很低了,而且他還說「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窮兵黷武的事情自己來做,後世做不得,如果繼續用兵會重蹈秦朝覆轍,這是在變相向劉據妥協,意思是我窮兵黷武,替你穩定江山,你繼位後可以按照自己那一套來治理,當然也有潛台詞——不要再對我的決策指手畫腳。

這段話最後「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告訴劉據,我會把皇位傳給你,你安心吧。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非常值得注意,漢武帝這番話為什麼不直接對劉據說,而是要通過衛青來轉達?兩層意思,第一他希望衛青知道自己的意思,劉據是衛青的外甥,劉據太子之位不穩,勢必也意味著衛青地位不穩,所以漢武帝也要安衛青的心;第二他知道這幾句話擺不平劉據,萬一他當場反駁多難堪,果不其然衛青話帶到後,每次漢武帝準備對外用兵,劉據依然是反對,看著不理解自己的兒子,漢武帝估計也不想和他說話吧。父子倆的關係已經產生了嚴重隔閡。

公元前106年,衛青病逝,劉據在外朝最大的依仗沒了,這是一個分水嶺,史載「衛青薨後,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衛子夫提醒劉據注意小人,劉據就像一個剛踏入朝堂的小白一樣,回復「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意思是漢武帝聰明,一定不會相信小人對我的構陷,不得不說劉據就是一朵溫室里長大的花朵,有如此悲慘結局也不意外了。

公元前94年,巫蠱之禍發生前3年,鉤弋夫人生下了劉弗陵。當時鉤弋夫人正得寵,而且懷了14個月才生下劉弗陵,傳說堯也是懷胎14個才出生,漢武帝認為劉弗陵是上天賜給他的「堯」,還將鉤弋夫人宮殿大門改稱為「堯母門」。堯是上古帝君,不管漢武帝是否有意,但是朝堂之上開始出現「換儲」的風聲,在此背景下江充才有足夠膽量構陷劉據。

再看江充背後的勢力,史書沒有記載,我們可以大膽推測下。首先換儲的風聲肯定不是漢武帝傳的,因為廢掉做了幾十年的太子,立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做太子,再怎麼昏庸也沒到這種程度,其他幾個兒子比劉據還不成器,而且就像他自己說的,劉據可能並不是合格的開拓之君,但是做一個守成之君還是沒有問題的,那這股風怎麼刮起來的呢,必定是其他皇子背後的勢力。

首先排除劉弗陵,剛出生,八字還沒一撇呢,搞掉劉據太子之位也不會落到他頭上,那麼嫌疑最大的只有昌邑王劉髆,雖然李夫人已死,但是他舅舅李廣利是軍中第一人,李廣利和劉屈氂又是親家,公孫賀被殺後接任丞相的正是劉屈氂,李氏外戚勢力超過了衛氏外戚。

如果此時劉據死了,漢武帝又垂垂老矣,沒幾年可活的了,太子之位不是手到擒來?而且巫蠱之禍次年就有人告發李廣利和劉屈氂曾經一起發誓擁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那麼巫蠱之禍是不是他們一手推動的呢?誰得利最大誰動機最強,很明顯李氏外戚嫌疑最大。

03劉據做了什麼傻事

劉據是冤枉的嗎?截止到江充挖到人偶,他是冤枉的,但是他接下來做的事情,放到哪朝哪代都是殺頭的大罪,這也是為啥漢武帝包括後來繼位的孫子劉詢都沒有改掉他惡諡「戾」的原因。

江充挖到小人偶後,劉據是慌得一批的,太子太傅石德對他說,你現在見不到漢武帝,漢武帝也不會聽你解釋,唯有先下手為強。於是劉據第一個昏招出手了——矯詔殺人!他讓門客假傳聖旨前去抓捕江充一黨,隨後親自帶人殺了江充!矯詔,這是不是死罪?想當初竇嬰就是因為這個罪名被滿門抄斬!

隨後第二個昏招,劉據向百官宣布,漢武帝被奸臣挾持了,他要清君側,「帝在甘泉病困,疑有變,奸臣欲作亂!」劉據說這話是有根據的,因為在此之前,他和衛子夫頻繁派人到甘泉宮問安,都未能見到漢武帝,到底是漢武帝不想見,還是不能見,劉據把握不住,正好以此藉口來「清君側」,所謂清君側就是造反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劉據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光喊口號不行啊,清君側得有兵啊!於是劉據四處調兵,他先找到了禁衛軍北軍,因為北軍護軍任安是衛青舉薦的,以為有點情誼,還是太傻太天真了,靠一點情誼就想讓人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造反?別說衛青已經去世十餘年了,就算衛青在恐怕也不好使吧。果不其然,任安接了詔書回營後按兵不動,劉據傻眼了,只能從長安周邊調兵,八大校尉中就長水校尉聽詔前來,其他的都一動不動,劉據急了,這點兵哪夠啊,他需要帶兵圍攻甘泉宮,甘泉宮周邊有大量護衛,靠這點人無異於送死!

也許現在劉據才明白,平時不注意維護關係,真正需要時再去求人家,誰把你當根蔥啊!劉據只能使出第三個昏招——把衛子夫拉下水。衛子夫貴為大漢皇后,還是自己的生母,她一定會對自己有很大幫助。看著陷入絕境的兒子,衛子夫也犯渾了,她把皇后印璽交給劉據,讓他調動長樂宮的護衛,於是衛子夫也下水了,造反的水,深不見底!

手頭的兵還是不夠啊,劉據使出最後一招,放出長安監獄內的囚徒,打開武庫,把他們武裝起來,還召集長安居民一起「清君側」。忙完這些都已經是造反的第4天了,甘泉宮的漢武帝早就收到信息,調集長安周邊的軍隊由丞相劉屈氂平叛,注意這個劉屈氂又出現了,自己也啟程返回長安。

劉據的烏合之眾根本不是官軍的對手,特別是漢武帝回到建章宮的消息傳開後,漢武帝被奸臣挾持的謠言不攻自破,很多人恍然大悟,感情這是太子在造皇帝的反啊,紛紛潰散!

宣布「清君側」後第9天,劉據兵敗逃出長安,後面就是一系列人倫慘劇了,劉據一脈除了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孫子被丟進監獄等死外,其他的全部自盡或者被殺,衛子夫被收回皇后印璽,不久後也自殺身亡,曾經幫助漢武帝創造漢武雄風的「衛氏」就此消亡。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劉據是冤枉的嗎?也許他真的是被逼的,但是那些十惡不赦的大罪又都是他自己犯下的,任何一個帝王都無法容忍,所以懸樑自儘是他最好的結局了吧。後來漢武帝醒悟,建了思子台來懷念他,但是也僅僅如此,對於劉據的罪狀沒有絲毫翻案的意思!

巫蠱之禍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漢武帝來說,老年喪子喪妻的痛苦只有他自己能體會,這也促使他更好地反省,有了後來的《罪己詔》,決定與民休息;對大漢帝國來說,接班人的問題變得急迫,被我們疑似幕後推手的李氏外戚也在巫蠱之禍後一年被漢武帝連根拔起,也許漢武帝也和我們一樣,猜到了幕後黑手。最後漢武帝將六歲的劉弗陵立為太子,即漢昭帝,為了防止外戚干政,賜死了其生母鉤弋夫人。

巫蠱之禍改變了大漢帝國的世系傳承,卻意外地把大漢帝國送上了另一個巔峰,接下來的漢昭帝、漢宣帝都是巫蠱之禍的「直接受益者」,而他們開創的「昭宣中興」將把大漢王朝帶上巔峰。


第十期「漢武雄風04」——且看漠北獵獵作響的「霍」字戰旗

第十期「漢武雄風03」——千古第一冠軍侯,打通絲綢之路第一功臣

第十期「漢武雄風02」——一場美麗的邂逅,劉徹收穫了愛情與事業

第十期「漢武雄風01」——馬邑之謀,劉徹成長路上第一個大跟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