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兵部侍郎林栗的居住地

藕峯山人 發佈 2022-05-28T00:05:41.653213+00:00

南宋兵部侍郎林栗的居住地林栗,字黃中,福建福清人。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士,易經學家,官至兵部侍郎。林栗祖籍長樂,其父林炳始遷福清,居住在哪裡?有兩種說法,一說居住在城關,一說居住在五龍村。

南宋兵部侍郎林栗的居住地


林栗,字黃中,福建福清人。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士,易經學家,官至兵部侍郎。林栗祖籍長樂,其父林炳始遷福清,居住在哪裡?有兩種說法,一說居住在城關,一說居住在五龍村。福清當代的鄉志和大量文章都聲稱林栗是城頭鎮五龍村人,但2007年5月出版的《福清林氏大宗譜》卻說林栗是福清城關人。這兩種說法孰是孰非,值得商榷。

《福清林氏大宗譜》載:「北宋末,東林十二世祖炳公自東林遷入福清城內上井,為上井林氏始祖。炳公,字文伯,生一子栗」。「鳳凰山麓建有簡肅祠,祀栗公。栗公墳在方成里拱辰山(五龍境內)」(1)。2008年6月的《融林簡訊》第四期刊載了廣州市番禹區猛勇《林栗世系譜記選編》的《林栗世系譜圖》也記載林栗「隨父徙遷居福清縣城上井鰲里巷」(2)。可見林栗是城關上井街鰲里巷人,墳墓在城頭鎮五龍村境內。

據福州市比干文化研究會前常務副會長林雲開先生保存的廣東番禹猛勇林國亮先生提供的《番禹猛勇林氏二房譜原件選錄》載:「福清鰲里派」中的「本支祖」,「福清鰲里派本支祖 炳公,字文伯,彥常公次子,太中大夫,贈兵部侍郎,徙居福清鰲里,娶邱氏,誥贈一品夫人,生一子栗 本支祖。栗公字黃中,一字寬夫,炳公之子,登南宋紹興壬戌(1142年)進士,任兵部侍郎、文華閣直學士,贈少師,諡簡肅……」林栗子孫的世系如下:林栗子三:行言、行知、行聞;行知子二:致誠、致廣;致廣子二:達卿、順卿;達卿子三:天與、天澤、天永。族譜又載:「始祖傳 初世天與公,字惟賢,號南隱,達卿公長子,原居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鰲里。宋景炎間,父任廣州侍從,南遊遂家於東莞茶山,杜門不仕,因以南隱自號,肇基厥業,克勤厥家。生於宋寶祐四年丙辰(1256年)六月初九日卯時,終於元延祐二年乙卯(1315年)三月二十七日 時,享壽六十歲,葬於周塘坑……」

據族譜記載,林栗是福清鰲里人。鰲里在哪裡呢?據康熙《福清縣誌》載:「敖里巷:在上井街通後凰山」(3)。據乾隆《福清縣誌•巷附》載:「敖里巷:在上井街通後鳳山」(4)。兩志的「後鳳山」和「後凰山」有一字之差。查康熙縣誌的「福清縣城內圖」(5)和乾隆縣誌的「縣城圖」(6),「後鳳山」有誤,應為「後凰山」。從城內圖可以看出上井街在高巷西和後凰山巷南,後凰山巷西邊緊鄰林簡肅祠。「敖里巷」會不會就是林氏族譜里的「鰲里」呢?《福清縣誌》有沒有記載林栗的居住地呢?如果這個居住地就在敖里巷附近,那麼「敖里巷」就可能是「鰲里」了。

查清康熙《福清縣誌•第宅》:「林栗宅:在縣治鳳凰山左」(7)。清乾隆《福清縣誌•第宅》:「林栗宅:在縣治鳳凰山麓」(8)。兩志的「鳳凰山左」和「鳳凰山麓」也有一字不同。「麓」是山腳下。「左」在地理位置上有東邊的意思。從「福清縣城內圖」可見上井街、敖里巷、後凰山巷、林簡肅祠全都距離鳳凰山不遠,都在鳳凰山的東邊,不在鳳凰山的山腳。康熙縣誌記載的「敖里巷」和林栗的居住地基本吻合,這說明「敖里巷」就是「鰲里」了,也說明康熙縣誌的記載更準確無誤。乾隆縣誌「墳墓」又載:「林栗墓:在方成里拱辰山。諡簡肅,前有石刻云:『天生一穴,鬼神司之。後代子孫,無得開掘』」(9)。從上文可以看出林栗的住宅是在鳳凰山東邊的「上井街的敖里巷」,墳墓是在拱辰山,即城頭鎮五龍村境內。可見林栗是福清城關人。

注釋:

(1)2007年版的《福清林氏大宗譜》第133頁。

(2)2008年6月的《融林簡訊》第四期第4頁。

(3)清康熙《福清縣誌》卷一第143頁。

(4)1987年福清重刊光緒版乾隆《福清縣誌•巷附》第38頁。

(5)清康熙《福清縣誌》的「福清縣城內圖」第100頁。

(6)1987年福清重刊光緒版乾隆《福清縣誌》的「縣城圖」第30頁。

(7)清康熙《福清縣誌》卷十一第1072頁。

(8)1987年福清重刊光緒版乾隆《福清縣誌》第740頁。

(9)1987年福清重刊光緒版乾隆《福清縣誌》第741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