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抗癌第一人「凌志軍」抗癌成功的,不只是病痛,還有生活信念

侃侃聊商業 發佈 2022-05-29T00:06:58.335769+00:00

前一段時間無意中接觸了一本書叫做《重生手記》。這本書是抗癌成功第一人凌志軍寫的。這兒也分享給大家,希望這篇小小的文章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前一段時間無意中接觸了一本書叫做《重生手記》。這本書是抗癌成功第一人凌志軍寫的。謝了,描寫從癌症晚期到腫瘤消失這段期間他做了什麼。這兒也分享給大家,希望這篇小小的文章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在2007年的一天,身為記者凌志軍正在家中寫作,突然大腦傳來一陣眩暈,讓他瞬間暈倒在地。

醒來後,出於本能,凌志軍決定去醫院檢查一下。

而去醫院檢查的結果令他大吃一驚: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向全身轉移,而不只是肺部,就連凌志軍的頭顱里也出現了癌細胞,正因為如此嗯才會導致他頭暈並在寫作的時候暈倒。


凌志軍自己完全不敢相信:我每天堅持鍛鍊身體,平時連感冒都很少,怎麼一下子就成了癌症,還是晚期?

正當凌志軍震驚之時,醫生拿著光片,神情冷漠地說:「像你這樣的情況,一般活不過三個月。」這一句話相當於為凌志軍判了死刑。

然而,神奇的是,時隔多年,凌志軍依然活著,而且還活得很好。他體內的癌細胞已經被全部清除。而這本叫做《重生手記》的書,就是描寫了他抗癌的全過程。

那麼凌志軍是怎樣在腦部存在癌細胞和肺癌晚期的情況下活下來的呢?

凌志軍自己說:「得了癌症,不是靠錢包救,而是靠腦子救。」

凌志軍不是他家第一個患上肺癌的人,他的父親也曾經因為肺癌去世。

他的父親凌建華曾是《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的副總編輯、總編室副主任。


1993年,林志軍通過自考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當他說到錄取通知書,高興興地回到家準備跟父母分享的時候,卻發現母親哭了!

林志軍非常疑惑,不停地追問母親,母親才告訴他:「你父親得了肺癌。已經時日無多了。」

突如其來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般積在了凌志軍的腦海里。默看著躺在床上的父親,林志軍心如刀絞。當時他自己對癌症知之甚少。除了聽從醫生的建議,做各種治療之外,他們也別無他法。

在林志軍的父親與癌症抗爭了兩年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當林志軍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在父親的床下找到了一個箱子,裡邊兒裝的都是林志軍這些年發表的稿件。

同時信中還有一封父親留給他的信,信中說:他這些年活得很抑鬱,總是把自己的思想壓在心底深處,他希望凌志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精彩的人生。

看過這封信後,凌志軍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父親離開了,也讓凌志軍明白了。生命是短暫的,活的自在快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父親離開之後,林志軍從來沒間斷過鍛鍊身體,只為了不再讓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擔心。

凌志軍都會抽時間鍛鍊,跑步、游泳、滑雪、爬山……凌志軍擅長的運動也非常多。


所以林志軍的身體一直都是非常好,基本上從來不生病。可癌症就像一個惡魔,是普通的感冒,他沒放過凌志軍的父親,也沒放過他。。

2007年,在凌志軍寫完了新書《中國新革命》後,突然暈倒了。

凌志軍醒來後,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就讓妻子陪著自己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拿著凌志軍的CT和X光片說:「你的腿部、肺部、腦部的這些陰影,都是腫瘤,你的肺癌已經到了晚期,癌細胞已經向全身擴散,你要有思想準備。」



一陣晴天霹靂後,凌志軍和妻子二人都懵了。他們不敢相信,怎麼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就晚期了呢?

離開了醫院後,二人又輾轉了多家醫院。他們只希望是檢查結果出現了問題,而不是凌志軍身體出現了問題。

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是一樣的。不接受又能怎樣?

凌志軍最開始還是不能接受的,他不明白,他積極的努力鍛鍊身體,他積極的努力地生活,可自己怎麼還會得了癌症呢?

在經過短暫的失落。林志軍骨子裡那種不想放棄的精神又冒了出來。他不信命,他不想放棄現在的美好生活。更不想離家人而去。

隨後,林志軍在妻子的陪同下四處探訪名醫,尋找可以治療癌症的方法。

當時他們聽說北京天壇醫院有一位治療癌症方面的教授,二人立刻就掛了號,可是排了好幾天的隊才排到他們。



二人來到醫院,在醫院一直等了幾個小時才被叫到自己的名字。穿過專家門前密密麻麻的病人。凌志軍和妻子二人心中滿是希望地看著對面的專家。

同時遞上自己手中的片子,剛剛想開口與專家說話。就看到醫生和旁邊的另一名醫生聊了起來,根本不給自己開口的機會。

等了好一會兒,專家和年輕醫生的對話停了一下,凌志軍緊張地問:「醫生,我腦子裡的腫瘤和肺上的腫瘤有關係嗎?」

凌志軍只是想知道,自己肺部的腫瘤是不是真的轉移到了腦部。

可專家的回答卻讓凌志軍一頭霧水,專家輕描淡寫地說:「你希望他們沒有聯繫嗎?」

說完,又不再理睬凌志軍了。


怎麼會這樣?這算是什麼專家?等了這麼多天,花了幾百元的掛號費,又在醫院等待了幾個小時,就等到這麼一句話。

凌志軍和妻子失望地走出了專家門診室的大門。一刻林志軍明白了一句話,人和人的喜悲是不相通的。醫生關心的是病例,而他關心的是自己的病情。

回到家後的凌志軍並沒有打算放棄,他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找來有關癌症的資料,、開始自己研究起來。

同時,凌志軍還聯繫了在比利時學醫的妹妹,想讓妹妹給他一些建議。

很快,妹妹就聯繫了幾位比利時的癌症專家,他們在網上對凌志軍進行了會診。

比利時專家在討論後,得出一個結論:凌志軍腦部的腫瘤和肺部的腫瘤有很大概率是沒有關係的。

也就是說,凌志軍肺部的腫瘤可能並沒有向腦部轉移。

比利時專家的這一結論,無疑給了凌志軍新的希望。只要腫瘤沒有轉移,那麼就有被控制的希望。

由於是遠程會診,專家們也不敢保證診斷的準確性,然後他們向凌志軍推薦了國內肺癌治療方面的一位專家,並建議凌志軍去找他,希望在他那兒能得到更準確的答案。。

於是,凌志軍在妻子的陪同下,聯繫到了這位專家,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化療、配合抗癌藥。

此時的凌志軍對於自己的病並不是一無所知了,在確診癌症後的這段時間裡,凌志軍已經查閱了大量資料,他知道化療對於癌症治療的效果微乎其微。

想到自己父親曾經的經歷,再看看依然在醫院裡的那些病人,在接受了化療後,嘔吐、脫髮等副作用接踵而來,不僅病沒有治好,過度的治療反而讓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承受了極大的痛苦。

在聽取了多位專家的建議後,凌志軍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不化療,只手術。即使真的只有三個月的生命,凌志軍也不願意在暗無天日的病房裡度過。

2008年,專家給凌志軍切除了肺部最嚴重的地方的腫瘤,其他地方零散的腫瘤是沒有辦法被切除的。

而手術後林志軍拒絕了化療的建議,而是選擇了出院。

同時拒絕的還有醫院給開出的抗癌藥。凌志君覺得這些抗癌藥只會破壞自己的免疫系統。

出院後的凌志軍,開始了抗癌的新生活。

4

從醫院回家後,林志軍就做了一個決定。不把自己當病人看,輕鬆地度過最後的生命。

凌志軍向單位請了長假。暫時擱置了手頭裡的工作,不用上班,讓自己有了大量的時間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嗯。

同時他帶著家人在深圳郊外租了一個安靜的小院子,在那裡隱居起來。

這裡不像城裡那樣快節奏。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擁有大量閒暇時間的林志軍,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陪伴自己。。

以前在家裡,凌志軍靠著一袋袋速溶咖啡開始一天工作。

但是今天,他可以每天起床後,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精心地為自己和家人磨一杯手磨咖啡,有時候如果家裡沒有咖啡豆,凌志軍還會騎上自行車,慢悠悠地花一個小時去市區買回來。

用凌志軍自己的話說,時間不再是金錢,而是「告別死神,走向康復的橋樑」。

在凌志軍自己的微博上,還可以看到凌志軍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大魚大肉,不吃醃製食品、不吃油炸食品、不吃甜食……只吃粗糧和新鮮蔬果。

凌志軍還跟網友們分享了他自己精心烹製的「紅梅大棗糙米飯」,凌志軍說:「我午餐大都以此為主食,色香味俱勝白米飯」。



凌志軍還喜歡曬太陽。

在每一個充滿陽光的日子裡,沐浴在陽光下,讓凌志軍覺得心裡無比平靜和溫暖。

他還會我郭德綱的相聲。

同時兒子也很喜歡郭德綱。於是兩個人一邊看著電視裡的郭德,一邊肆無忌憚地哈哈大笑著。

這一刻,他不像是一個得了絕症的患者。

「向死而生,是癌症讓我的生活進入了另一種境界。」凌志軍在書上說。

經過一段這樣的時光後,林志軍感覺自己胸口疼痛的感覺消失了不少。

於是他又去醫院複查一下。醫生告訴凌志軍,他體內的腫瘤有回縮的跡象。這一結果讓一家人喜極而泣。

凌志軍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5

離開醫院後,志軍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運動、曬太陽、攝影、吃粗糧、旅行、放聲大笑……凌志軍有自己的抗癌心得。



凌志軍堅信,其實大多數的癌症都不是絕症,癌症患者能不能康復,主要取決於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醫學治療只是輔助手段。

凌志軍甚至還創新提出了一個詞語——「非醫學意義的治療」,也就是通過心理重建,以身心舒適為標準的治療。

凌志軍說: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心理重建,其實很多癌症病人都是被這個病嚇死的,真正死於癌症本身的其實很少。

凌志軍建議那些得了癌症的病友,不要一味地去依賴醫生的救治,而是要通過積極努力的生活態度,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讓身體和心靈得到充分的滋養,從而讓癌細胞在身體裡沒有立足之地。

2012年,凌志軍終於將自己體內的癌細胞全部趕了出去。

同年,凌志軍出版了自己的新書《重生手記》。

凌志軍將自己抗癌的經歷,全部寫進了書中,他還將自己的抗癌方法總結為「康復九策」。

這九策就包括:

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不過度治療;

改變錯誤的生活方式,不搶時間,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

注重「吃喝拉撒睡」,多吃雜糧、粗糧,少吃大魚大肉,多喝水,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早睡早起,不熬夜;嗯嗯

沒事多步行。在抗癌初期,由於癌細胞的影響,凌志軍連邁開步子都很困難,但凌志軍依然堅持每天走一點路。從幾百米到幾千米,凌志軍慢慢地越走越遠,他的生命也越來越有活力。

此外曬太陽、深呼吸、調節心情、家人的關愛以及做自己喜歡的事,都被凌志軍視為自己能夠抗癌成功的法寶。

在確診癌症五年後,凌志軍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凌志軍也被稱為我國「抗癌第一人」。


康復後的凌志軍還是會帶著相機和家人,四處旅遊,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

凌志軍說,他只是如實地把自己的抗癌經歷告訴了大家,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情況都不一樣,病友們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搬。

可不管怎樣,面對癌症,只有克服內心深處的恐懼,與命運和解,傾聽身體的聲音,樂觀地面對生活,才不至於被病魔所左右。

凌志軍 《重生手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