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也要考慮 DNA?啤酒公司三得利「與水共生」護水育樹

社企拿鐵 發佈 2022-05-30T15:09:34.126030+00:00

啤酒公司三得利依賴地下水製造酒類產品,該企業以「與水共生」作為出發點,與當地政府約定:三得利要培育森林計劃,涵養抽取量兩倍的地下水資源。

要生產好酒,好水就不可或缺。啤酒公司三得利(SUNTORY)依賴地下水製造酒類產品,該企業以「與水共生」作為出發點,與當地政府約定:三得利要培育森林計劃,涵養抽取量兩倍的地下水資源。

三得利發起「天然水之森」培育計劃,大致為 3 個部分:

1. 了解:為了了解森林的健康狀況,將從看不見的土壤層到可見的樹冠層,進行科學調查

2. 整理:奠基於調查所得的資料,協同各領域的專家,針對各個林相進行整理

3. 復育:包括植樹、保護幼鳥等保育工作

「了解」森林:空中雷射技術模擬山脈實況

在「了解」階段,三得利透過空中雷射技術,讓飛機對地面發出每秒數萬到數十萬道的雷射,獲得比一般地圖精準 5 倍、10 倍以上的地形圖,進一步調查山脈、植被、水文、土壤、地下水、河川流量、降雨、湧泉等森林環境的基本數據。

再透過這些數據,建構出「通用陸地流體流動仿真器」(General Terrestrial Fluid Flow Simulator,GETFLOWS),藉此了解地下水流,以及預估森林整理工作對地下水的影響。

研發這套模型的專家田原康博解釋,以往的模型都是地形、水文、雨量等數據各別存在,沒有整合性的分析來了解地下水文;而「GETFLOWS」可以結合植被、水文、土壤等數據做出模型,推算降雨如何滲入地下。匯入的數據越詳細,模型就能越接近真實。他強調,「但模型不是做一次就可以,還要持續和現場調查資料交互驗證,進行動態調整。」

「整理」森林:減緩過多鹿只所導致的土壤流失

廣闊的森林地帶,風貌各有不同,若使用單一方法整理而忽略個別差異,將無法培育出健康的森林。因此,需要在調查清楚之後,做好土地使用分區(Zoning),依照各區不同特性進行整理工作。

整理工作包含:病蟲害防治、動物危害、竹害、環境友善林道(遭破壞的林道可能導致山崩)、林相多樣性等有助於森林恢復健康的工作。以動物危害為例,當鹿、猴子、山豬數量過多時,會為森林帶來各式各樣的傷害。其中,以鹿造成的問題最為嚴重。

過多鹿只大量食用地上的草、矮竹之後,會導致土壤表面裸露,雨水容易快速流過,陡坡上發生土石流的機率將隨之提高。而依賴植物的蝴蝶、昆蟲,也將因失去食物而減少,而造成高山植物滅絕危機。

對此,「天然水之森」的處理方法,是在坡度高的斜坡設置保護網阻隔鹿只,藉此恢復植被、減少土壤流失。

「復育」森林:植樹還要考慮 DNA

在復育的部分,「天然水之森」採取植樹、保護幼禽,以及水田涵養地下水等,每種做法都有其細膩之處。

以植樹為例,不同地方的植群本身就有差異。也就是說,同一座山,從山腰、山腳、到溪流,不同的位置,各有不同的樹種;因此植樹並不是種得多就好,還必須配合周圍的樹種。即便是同一種樹,在不同的地方生長,基因也不一樣;「天然水之森」計劃種下的樹,也會考慮到周圍樹木的基因。「天然水之森」在日本全國 21 處的造林面積,2020 年已達成 1 萬 2 千公頃。

走進便利商店,隨手拿一罐啤酒或其他飲料,是許多台灣民眾的日常場景。但少為人知的是,飲品製造商為環境保護所下的工夫,以及他們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投入。

三得利宣示環境永續願景,要在 2050 年實現全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今(2022)年 4 月也宣告加入「自然相關財務訊息揭露小組」(TNFD),確保其資金流動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其所參與的「30X30 生物多樣性聯盟」,目標更要在 2030 年停止並扭轉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下次喝酒,除了不要在杯底養金魚,也請記得好好保護森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