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把脈」春耕 為糧食生產「護航」

黑龍江日報 發佈 2022-05-30T20:07:45.185893+00:00

目前,黑龍江省春耕生產已基本結束,水稻進入全面插秧階段,大豆、玉米和馬鈴薯陸續出苗……這其中也有黑龍江省氣象部門的一份功勞。春耕生產期間,氣象部門搶前抓早,強化省、市、縣三級協作,通過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指導農民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變「靠天吃飯」為「靠天管理」。

目前,黑龍江省春耕生產已基本結束,水稻進入全面插秧階段,大豆、玉米和馬鈴薯陸續出苗……這其中也有黑龍江省氣象部門的一份功勞。春耕生產期間,氣象部門搶前抓早,強化省、市、縣三級協作,通過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指導農民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變「靠天吃飯」為「靠天管理」。

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說,今年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將黑龍江省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和方向定位得更清晰,對做好氣象為農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全省氣象部門加強對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設,發展分作物、分災種、分時段、分區域的精細化為農氣象服務技術。

農戶正在進行水稻插秧作業

氣象預警信息及時跟進

3月以來,全省整體氣溫條件較好,地溫回升,土壤加速解凍,對水稻育秧及玉米、大豆播種有利。但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農業氣象專家預測,4月至5月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北部和東部農田內澇以及西南部階段性乾旱會對作物適時播種及作業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對於今年黑龍江省春季農業生產和氣象服務來說,最關鍵的就是一個「搶」字。

怎麼搶?及時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建議農民搶抓農時,廣而告之是重點工作。

「預計截至4月24日松嫩平原西南部及雞西西部農田存在中度以上乾旱風險,可採用適時『搶墒』、深種淺蓋『接墒』和坐(濾)水種增墒等技術播種。」

「未來3天,氣象條件對旱田播種、種子發芽及水稻移栽、返青略有影響,大部農區雨量小,較適宜旱田播種,溫度較低,不適宜水稻移栽,建議各地根據當地具體農業氣象條件搶時播種,西南部易旱區注意採取保墒措施。」

「預計未來7天降水量較小,各地氣溫較高,有大風天氣,總體氣象條件適宜旱田播種出苗、幼苗生長和水稻插秧,西南部地區注意旱象發生發展。建議各地視天氣條件搶時播種、插秧。」

以上分別是省氣象局於4月19日、5月10日、5月17日發布關於春耕生產的預警提示信息。近年來,每年春季,全省各地氣象局農氣專家在農作物育苗期和移栽期下基層,開展跟蹤式服務,助力糧食豐產。

哈爾濱市延壽縣3月25日就正式拉開春耕播種的序幕。今年在氣象局專家的指導下,農戶嘗試提前育苗。「提前15天育苗,秧齡可以延長到45天至50天,秋收時產量能增加200斤以上。」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說。

智慧氣象助力農民生產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致使黑龍江省積溫增加明顯,農業種植帶北移。省氣象部門超前謀劃,開展氣候變暖後的積溫帶變化分析,將新劃分成果提供給農業生產決策部門,為農業種植結構和品種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26日五常剛插秧不久的稻苗逢甘雨

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和我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產、供給基地,今年擴種大豆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穩糧擴豆」的艱巨任務給今年氣象農服帶來挑戰。省氣象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劃分今年全省優質大豆品種種植區,建立科學的大豆種植和輪作模式,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結構,避免越區種植。同時,農業氣象專家及時預測農作物的種植情況,並提供分區域、分作物的農業生產建議。

海倫市氣象局開展農作物產前、產中、產後全鏈條精細化服務。3月22日,在海倫市東林鄉玉泉村,種糧大戶尹鐵柱聽到市氣象局工作人員會深入田間調查土壤墒情後,特意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等候。原來,他在2021年種了120畝水稻,但由於地勢低洼,水稻產量並不好。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根據今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的趨勢,結合積溫情況,建議他將水田變旱田,改種大豆。「你們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尹鐵柱高興地說。

4月末,巴彥縣農民葛軍因為選玉米種犯了難,「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颱風?需要買抗倒伏的玉米品種嗎?最近的氣候適合玉米播種嗎?」帶著疑問葛軍向農業氣象專家求助。

氣象專家建議,今年春季巴彥的溫度條件較好,氣溫和降水均高於常年,總體看對玉米播種有利。建議農民選擇適合第二積溫帶的玉米品種,不要盲目跟風選種,謹防越區種植,避免減產。

氣象專家的建議讓葛軍吃了「定心丸」。「多虧聽了氣象專家的建議,選擇了符合當地積溫帶的玉米品種並及時播種,現在玉米出苗狀況良好。」葛軍高興的說。

按需服務化解「氣象風險」

受全球氣候影響,近年來黑龍江省發生自然災害的概率增大,極端少雨和強降雨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大。黑龍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曲輝輝介紹,在黑龍江省,極端天氣可導致雨澇發生範圍和程度有所增加,部分地區乾旱風險升高,階段性低溫每年均有發生。

巴彥縣健康農牧專用玉米品種搶時播種

對此,黑龍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集成了全面的乾旱指標體系,形成乾旱多源協同診斷方法,可準確診斷旱情,提高旱情評估的準確性。基於多種生態位模型,明確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種植分布和生長發育的影響及機理,這一研究結論對黑龍江農作物適時播種、氣候資源高效利用的種植結構分配提供重要科學參考依據。

當前,做好大豆擴種是黑龍江乃至全國的一道「必答題」,全力抓好春耕生產和大豆擴種服務保障工作是氣象部門全力以赴做好的事。

今年,賓縣氣象局根據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分析和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提出針對性的大豆播種生產建議。「氣象部門按照需求提供服務,今年我們擴種大豆心裡更有底了。」賓縣賓州鎮樹君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樹君說。

目前,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正在驗證低溫和洪澇疊加效應對大豆生產影響的評價指標和預警指標,圍繞冷渦型大豆低溫冷害指標、大豆低溫冷害風險、大豆生長環境和品質氣象評價以及氣候變化下大豆種植北界進行研究,保障大豆穩產高產。

通訊員:張曉卿 矯玲玲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晨曦 攝影:閆一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