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數據管理,數位化時代企業的基礎建設

派可數據bi可視化 發佈 2022-06-02T05:42:49.338567+00:00

隨著新一代信息化、數位化技術的應用,眾多領域通過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實現了深度化的數字改造,進入到以數據為核心驅動力的,全新的數據處理時代,並通過業務系統、商業智能BI等數位化技術和應用實現了數據價值,從數字經濟中獲得了發展。

隨著新一代信息化、數位化技術的應用,眾多領域通過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實現了深度化的數字改造,進入到以數據為核心驅動力的,全新的數據處理時代,並通過業務系統、商業智能BI等數位化技術和應用實現了數據價值,從數字經濟中獲得了發展。

2020年,數據地位提升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之後的第五大生產要素,被譽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毫無疑問,數據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企業的重要資產,需要一套新的管理體系,以便通過業務信息系統或商業智能BI等方式實現數據價值,這時,元數據管理出現在企業面前。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指企業為了更好的管理業務數據、管理數據、市場數據、用戶數據等相關數據資產,獲取信息知識,而創建的一套用來描述數據的相關信息而存在的數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據的數據。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應該都吃過零食之類的包裝食品,這些包裝上面一般都會有食品名稱、品牌、廠商、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必要的基礎信息,也會有營養成分、配料表之類的詳細說明,可以幫助用戶快速了解商品,準確找到需要的數據信息。元數據也是如此,可以很方便的幫助企業了解數據,找到數據之間的關係,並對其進行深入管理。

元數據有哪些類型

數位化的增長不僅為社會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數據量,也讓企業在日常的業務流程、經營管理通過傳輸儲存了海量的數據,不同於以前,依靠人員手動操作、管理數據愈發艱難,而且因為數據總量增加、數據利用方式增多、數據來源擴展,企業數據變得更加混亂,需要為其進行分類,規範化、標準化處理。

元數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業務元數據、技術元數據和管理元數據。這三類元數據分別對應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治理等數據處理方式中的業務、技術和管理視角,這就是數據的數據這一說法出現的原因之一。


業務元數據就是從業務的角度描述數據,一般主要表現為業務定義、業務術語、業務指標、業務規則等;

技術元數據就是從技術的角度描述數據,一般主要表現為數據名稱、欄位長度、欄位類型、數據位置、數據格式等;

管理元數據就是從管理的角度描述數據,一般主要表現為數據的來源、數據的功用、數據的負責人、數據的價值體現等。

為什麼需要元數據管理

1、理解和使用數據

隨著企業數據的增多,不同來源、不同格式、不同類型的數據存在於企業,如果需要進行利用將數據轉化為資產,就會有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需要實現數據價值的業務、管理和分析人員不熟悉資料庫相關技術和知識,在查看數據、調取數據、數據分類時需要技術人員的輔助進行,元數據管理則能充當這一輔助,對數據進行詳細的描述,建立數據目錄,方便理解和使用數據。

2、提高數據質量

在傳統的業務流程和資料庫的關係中,業務數據進行沉澱時,如果沒有良好的數據處理或IT信息部門,很容易讓資料庫中的數據變得混亂,無法分辨數據來源、類型、效果等。


元數據管理則為數據管理帶來的新的方法,通過業務視角,數據可以以詳細的指標、標籤形式進行描述,通過技術視角,數據可以統一完善長度、類型、格式等標準機制,通過管理視角,數據可以劃分為不同主題,以銷售、運營、市場、生產、整體等不同角度描述分析企業數據。

3、數位化升級改造

因為數位化的火熱以及數據價值的顯現,數位化升級改造,甚至是企業整體的數位化轉型成為了企業在當下和未來的新需求。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因為缺乏對信息化、數位化的了解,相關的數位化理論、方法論、技術、應用、軟體等更是沒有關注,在數位化時代,企業的發展只有這些遠遠不夠。元數據管理可以為企業沉澱數據並建立完善的數據標準管理機制,讓企業能夠實現數據價值,比如應用ERP、OA等系統,實現業務流程數位化,通過商業智能BI等方式進行數據可視化,給企業業務和管理提供信息支撐等。

元數據管理的未來

據統計,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1萬億美元,占GDP總量的43.7%,其中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5.4萬億美元,並維持著9.6%的高速增長,在傳統經濟增長乏力的當下,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此外,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2025年時中國產生的數據量預計將達48.6ZB,在全球中的比例為27.8%。未來,數據將成為商業世界的主要競爭戰場,而元數據管理可能就是這場戰爭的關鍵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