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上海印記」:在「上海商銀」存錢,去「徐匯商圈」逛街

臺海網 發佈 2022-06-06T05:41:28.334682+00:00

在台北隨處可見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並非是某家上海銀行的台灣分行,而是一家台灣本土銀行。當然,這家銀行跟上海是有淵源的,它於1915年在上海成立,創辦人為江蘇商人陳光甫,起初規模非常小,但後來發展迅猛,大名鼎鼎的無錫榮家也參股。

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6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文/圖) 上海對台灣影響很大,走在島內街頭時不時會看到「上海XX」的招牌,像是「上海市牛肉麵」、「上海名屋西服」、「上海當鋪」等。

在台北隨處可見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簡稱「上海商銀」),並非是某家上海銀行的台灣分行,而是一家台灣本土銀行。當然,這家銀行跟上海是有淵源的,它於1915年在上海成立,創辦人為江蘇商人陳光甫,起初規模非常小,但後來發展迅猛,大名鼎鼎的無錫榮家也參股。1954年,上海商銀在台灣重新註冊登記,1965年正式復業,如今已成長為一家較有規模的商業銀行。

新北市有一所徐匯中學,這所學校也是源自上海。1963年,由上海徐匯中學在台校友發起,「天主教徐匯中學」在台北縣(今天的新北市)蘆洲「復校」。圍繞徐匯中學,如今蘆洲形成一個徐匯商圈,徐匯廣場就在學校對面,一旁還有「徐匯中學」地鐵站,交通非常便利。

早在民國時代,上海就已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工商業發達,1949年之後一些企業、財團遷往台灣,「上海XX」公司、店鋪逐漸在島內落地生根。以上海菜為代表的江浙菜系在台灣上層也比較流行,是「精緻」、「品味」的象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