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施工

愛籃球的建築小哥 發佈 2022-06-09T06:34:24.544388+00:00

一、細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節點構造各節點設計和構造除要求合理、可靠外,還要求施工方便。以下各節點構造供施工參考,如圖-1~圖-7所示。


一、細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節點構造

各節點設計和構造除要求合理、可靠外,還要求施工方便。以下各節點構造供施工參考,如圖-1~圖-7所示。

1.檐溝檐口節點做法(圖-1、圖-2)



2.分格縫(圖-3)


3.立牆泛水(圖-4)


4.變形縫(圖-5)


5.伸出屋面管道(圖-6)


6.女兒牆壓頂及泛水(圖-7)


二、施工準備工作

1.屋面結構層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時,應用細石混凝土嵌縫,其強度等級應不小於C20;灌縫的細石混凝土宜摻膨脹劑。當屋面板縫寬度大於40mm或上窄下寬時,板縫內應設置構造鋼筋。灌縫高度與板面平齊。板端應用密封材料嵌縫密封處理。

2.由室內伸出屋面的水管、通風管等須在防水層施工前安裝,並在周圍留凹槽以便嵌填密封材料。

3.剛性防水層的混凝土、砂漿配合比應按設計要求,由試驗室通過試驗確定。尤其是摻有各種外加劑的剛性防水層,其外加劑的摻量要嚴格試驗,獲得最佳摻量範圍。

4.按工程量的需要,宜一次備足水泥、砂、石等需要量,保證混凝土連續一次澆搗完成。原材料進場應按規定要求對材料進行抽樣復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5.施工前應準備好施工機具,並檢查是否完好。

6.檐口挑出支模及分格縫模板應按要求製作並刷隔離劑。

三、施工環境條件

1.剛性防水層嚴禁在雨天施工,因為雨水進入剛性防水材料中,會增加水灰比,同時使剛性防水層表面的水泥漿被雨水沖走,造成防水層疏鬆、麻面、起砂等現象,喪失防水能力。

2.施工環境溫度宜在5~35℃,不得在負溫和烈日暴曬下施工,也不宜在雪天或大風天氣施工,以避免混凝土、砂漿受凍或失水。

四、 隔離層施工

剛性防水層和結構層之間應脫離,即在結構層與剛性防水層之間增加一層低強度等級砂漿、卷材、塑料薄膜等材料,起隔離作用,使結構層和剛性防水層變形互不受約束,以減少因結構變形使防水混凝土產生的拉應力,減少剛性防水層的開裂。

1.粘土砂漿隔離層施工

預製板縫填嵌細石混凝土後板面應清掃乾淨,灑水濕潤,但不得積水,將按石灰膏:砂:黏土=1:2.4:3.6配合比的材料拌合均勻,砂漿以干稠為宜,鋪抹的厚度約10~20mm,要求表面平整,壓實、抹光,待砂漿基本乾燥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石灰砂漿隔離層施工

施工方法同上。砂漿配合比為石灰膏:砂=1:4。

3.水泥砂漿找平層鋪卷材隔離層施工

用1:3水泥砂漿將結構層找平,並壓實抹光養護,再在乾燥的找平層上鋪一層3~8mm干細砂滑動層,在其上鋪一層卷材,搭接縫用熱瀝青瑪蹄脂蓋縫。也可以在找平層上直接鋪一層塑料薄膜。

因為隔離層材料強度低,在隔離層繼續施工時,要注意對隔離層加強保護,混凝土運輸不能直接在隔離層表面進行,應採取墊板等措施,綁紮鋼筋時不得扎破表面,澆搗混凝土時更不能振酥隔離層。

五、 分格縫留置

分格縫留置是為了減少因溫差、混凝土干縮、徐變、荷載和振動、地基沉陷等變形造成剛性防水層開裂,分格縫部位應按設計要求設置。如設計無明確規定時,可按下述原則設置分格縫。

1.分格縫應設置在結構層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如屋脊)、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並應與板縫對齊。

2.縱橫分格縫間距一般不大於6m,或「一間一分格」,分格面積不超過36m2為宜。

3.現澆板與預製板交接處,按結構要求留有伸縮縫、變形縫的部位。

4.分格縫寬宜為10~20mm。

5.分格縫可採用木板,在混凝土澆筑前支設,混凝土澆築完畢,收水初凝後取出分格縫模板。或採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支設,待混凝土養護完成、嵌填密封材料前按設計要求的高度用電烙鐵熔去表面的泡沫板。

六、 鋼筋網片施工

1.鋼筋網配置應按設計要求,一般設置直徑為4~6mm、間距為100~200mm雙向鋼筋網片。網片採用綁紮和焊接均可,其位置以居中偏上為宜,保護層不小於10mm。

2.鋼筋要調直,不得有彎曲、鏽蝕、沾油污。

3.分格縫處鋼筋網片要斷開。為保證鋼筋網片位置留置準確,可採用先在隔離層上滿鋪鋼絲綁紮成型後,再按分格縫位置剪斷的方法施工。

七、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施工

1.澆搗混凝土前,應將隔離層表面浮渣、雜物清除乾淨;檢查隔離層質量及平整度、排水坡度和完整性;支好分格縫模板,標出混凝土澆搗厚度,厚度不宜小於40mm。

2.材料及混凝土質量要嚴格保證,經常檢查是否按配合比準確計量,每工作班進行不少於兩次的坍落度檢查,並按規定製作檢驗的試塊。加入外加劑時,應準確計量,投料順序得當,攪拌均勻。

3.混凝土攪拌應採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於2min。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漏漿和離析。

4.採用摻加抗裂纖維的細石混凝土時,應先加入纖維干拌均勻後再加水,干拌時間不少於2min。

5.混凝土的澆搗按「先遠後近、先高后低」的原則進行。

6.一個分格縫範圍內的混凝土必須一次澆搗完成,不得留施工縫。

7.混凝土宜採用小型機械振搗,如無振搗器,可先用木棍等插搗,再用小滾(30~40kg,長600mm左右)來回滾壓,邊插搗邊滾壓,直至密實和表面泛漿,泛漿後用鐵抹子壓實抹平,並要確保防水層的設計厚度和排水坡度。

8.鋪設、振動、滾壓混凝土時必須嚴格保證鋼筋間距及位置的準確。

9.混凝土收水初凝後,及時取出分格縫隔板,用鐵抹子第二次壓實抹光,並及時修補分格縫的缺損部分,做到平直整齊;待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三次壓實抹光,要求做到表面平光,不起砂、起皮、無抹板壓痕為止,抹壓時,不得灑干水泥或干水泥砂漿。

10.待混凝土終凝後,必須立即進行養護,應優先採用表面噴灑養護劑養護,也可用蓄水養護法或稻草、麥草、鋸末、草袋等覆蓋後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於14d,養護期間保證覆蓋材料的濕潤,並禁止閒人上屋面踩踏或在上繼續施工。

八、小塊體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施工

小塊體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是在混凝土中摻入密實劑,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避免產生裂縫。混凝土中不配置鋼筋,而實施除板端縫外,將大塊體劃分為不大於1.5m×1.5m分格的小塊體的一種防水層。

設計和施工要求與普通細石混凝土要求完全相同,不同點只在15~30m範圍內留置一條較寬的完全分格縫,寬度宜為20~30mm,1.5m的分格縫,縫寬宜為7~10mm,分格縫中應填嵌高分子密封材料。

1.為防止小塊體混凝土產生裂縫,細石混凝土中應摻入密實劑,也可以摻入膨脹劑、抗裂纖維等材料。

2.小塊體細石混凝土的分格縫應根據建築的開間和進深均勻劃分,7~10mm的縫寬,採用定型鋼框模板留設,使分格縫位置準確、順直,縫邊平整;在15~30m範圍內留設一條較寬的完全分格縫,20~30mm縫寬,採用木模留設。

九 質量要求和驗收

1 質量要求

1.剛性防水屋面不得有滲漏和積水現象。

2.所用的混凝土、砂漿原材料,各種外加劑及配套使用的卷材、塗料、密封材料等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進場材料應按規定檢驗合格。

3.穿過屋面的管道等與屋面交接處,周圍要用柔性材料增強密封,不得滲漏;各節點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4.混凝土、砂漿的強度等級、厚度及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自由膨脹率應符合設計要求。

5.屋面坡度應準確,排水系統應通暢。剛性防水層厚度符合要求,表面平整度不超過5mm,不得起砂、起殼和裂縫。防水層內鋼筋位置應準確。分格縫應平直,位置正確。密封材料應嵌填密實,蓋縫卷材應粘貼牢固,無脫開現象。

6.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如下隱蔽工程的檢查和記錄:

(1)屋面板細石混凝土灌縫是否密實,上口與板面是否齊平;

(2)預埋件是否遺漏,位置是否正確;

(3)鋼筋位置是否正確,分格縫處是否斷開;

(4)混凝土和砂漿的配合比是否正確;外摻劑摻量是否正確;

(5)混凝土防水層厚度最薄處不小於40mm;

(6)分格縫位置是否正確,嵌縫是否可靠;

(7)混凝土和砂漿養護是否充分,方法是否正確。

2 質量驗收

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的質量,關鍵在於混凝土的本身質量、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施工時的細部處理,因此,將混凝土材料質量,配合比定為主控項目,對節點處理和施工質量,採取試水辦法來檢查,同時對防水首要功能,不滲漏亦作為主控項目。混凝土的表面處理、厚度、配筋,分格縫和平整度均列為一般質量檢查項目來控制整體防水層的質量。

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質量檢驗的項目、要求和檢驗方法見下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