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海」十個路口之:長樂路 | 茂名南路

二世爲人 發佈 2022-06-10T07:45:15.488997+00:00

在某個街角,可能有中意的小店,可能是午間休憩的好去處,也可能是每日打拼的「戰場」。長樂路 | 茂名南路。

我們每日出行都會經過很多路口,或喧鬧或幽靜,或華麗或市井。在某個街角,可能有中意的小店,可能是午間休憩的好去處,也可能是每日打拼的「戰場」。那些匆匆而過的腳步是否會留意路口曾經的故事?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城市的記憶凝固在這裡。

長樂路 | 茂名南路

形成於1914年前後。這個看似普通的十字街頭確深藏著近百年的歷史底蘊,華懋公寓、法國總會、利喴車行以及蘭心戲院這四幢各具特色的建築在此不期而遇。茂名南路原名邁爾西愛路(Route Cardinal Mercier),南北走向。長1275米。1919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此路,以比利時主教名命名。1943年,汪偽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改名桂林路。1946年改名茂名南路。


長樂路的歷史更為悠久。最早建成的一段是位於杜美路(Route Doumer,今東湖路)和善鍾路(今常熟路)之間的部分,1902年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築。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築聖母院路(Route des Soeurs,今瑞金一路)至邁爾西愛路段,以在一戰中陣亡的一位旅滬法僑姓氏命名為蒲石路(Rue Bourgeat)。以後向兩端延伸。1943年,又從善鍾路繼續向西修築至麥琪路(Route Alfread Magy ,今烏魯木齊中路),新修路段稱為劉家弄。同年,汪偽政府接收法租界,將蒲石路全路連同劉家弄一併改名為長樂路。1946年,長樂路繼續向西延伸至華山路。

1932年的霞飛路邁爾西愛路北望蒲石路口。國泰大戲院和遠處的華懋公寓已經建成

這兩條路以及周邊在上個世紀20年代及30年代逐步形成以高檔住宅、文化、商旅為特色的建築群落。路口東南角的錦江飯店北樓,原名華懋公寓(Cathay Mansions)。1925年動工,1929年建成,1951年華懋公寓改名「錦江飯店」,此後錦江飯店成為上海解放後第一座國賓館,接待了很多貴賓。1989年10月,在錦江飯店北樓西側,也就是茂名南路長樂路口的西南角,一幢高34層的典雅建築竣工,這就是由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投資,和錦江(集團)聯營公司合作建設的五星級賓館——花園飯店。而它的裙樓則是建於1926年的法國總會(Cercle Sportif Français)。


再來看路口的東北角,有一座幽雅別致的洋樓,門牌茂名南路57號,它就是上海市近代優秀建築蘭心戲院。「蘭心」為英文「Lyceum」的音譯,意即學園或文藝團體。其前身可追溯至上圓明園路諾門路(今虎丘路香港路口)建一座木結構的簡陋劇場,後遷建至此,1931年2月開業。1949年後,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上海青年話劇團多次在蘭心演出。1953年蘭心改名上海藝術劇場,為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青年話劇團的專用演出場所。1991年,恢復蘭心劇院名。

20世紀50年代拍攝的長樂路茂名南路口東望。圖中可見蘭心大戲院當時已改換成上海藝術劇場的招牌,1991年恢復原名

路口的西北角,這裡有一排低調的三層紅磚樓房,現在是錦江迪生商廈,而它曾經作為上海最早一批專業汽車銷售商行——「利喴車行」(Auto Palace),創建於1903年,20世紀20年代前後遷到此路口。

利喴車行(Auto Palace)。攝於1937年前後。由法商利喴洋行(Levy,Hermanos)1903年在上海創辦,1925年英國人R.T.Rayton接辦。早期行址在霞飛路(淮海中路),後遷到邁而西愛路(茂名路)100號(長樂路口),由新金記康號營造廠建造。其店內盤旋而上的室內車道為當時滬上所罕見。現址為錦江迪生商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