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石蓮聲音

億聰起名鄉土文學社 發佈 2022-06-10T08:07:46.176569+00:00

鄉情散文:石蓮聲音文:國網吉水縣供電公司曾樹保吉水阜田西北角有個石蓮洞,是阜田著名的景點之一。此洞由遠古飛來的岩石,天然疊加而成,鳥瞰狀若盛開的蓮花,故名曰「石蓮洞」。下面一大洞豁然開朗,曰「佛廬」,如張開的血盆大口,可容納百餘人。裡面大洞小洞,洞洞相連,曲徑通幽。

文:國網吉水縣供電公司曾樹保

吉水阜田西北角有個石蓮洞,是阜田著名的景點之一。此洞由遠古飛來的岩石,天然疊加而成,鳥瞰狀若盛開的蓮花,故名曰「石蓮洞」。下面一大洞豁然開朗,曰「佛廬」,如張開的血盆大口,可容納百餘人。裡面大洞小洞,洞洞相連,曲徑通幽。相傳最早為過海八仙聚會之所,多年來一直被後人供奉,香火不斷。洞外數株高聳入雲的羅汗松,虬枝蒼勁,古老蓊鬱,竹林蒼翠,綠影婆娑,把石蓮洞緊緊箍擁在懷中,平添了幾分幽雅和陰涼。據傳松竹皆為明代大儒羅洪先親手栽種,距今已有五百餘年。

公元1546年,羅洪先辭官歸故,隱居於此,開壇講學,潛心學問,創立正學書院(也稱石蓮書院),為吉安培養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其中就有「一門三進士」的曾乾享和「半邊月也可照天下」的探花郎劉應秋。「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追本溯源,崇文重教、堅守氣節的廬陵文化在這裡積澱發酵,傳承發揚,光耀華夏。從此粗礪的岩石有了道法的筋骨,有了詩人的氣質,有了如蓮花盛開般的筆墨書香。羅洪先亦有詩云:「莫言洞內無供給,已因梅花到骨香。」仔細搜尋石壁,但見岩壁上刻滿詩詞,字跡斑駁、模糊,在風乾的歲月里記錄著一段段如煙往事。明代進士羅大紘也曾尋幽石蓮洞,並在先人睡過的石床邊題詩一首:「洞主乘龍去,何時更返槎?岩頭明月在,常照石蓮華。」

石蓮洞內冬暖夏涼,洞內有一處石缶,用來盛裝岩縫滴水。清脆的滴水聲盈盈入耳,貫穿一年四季,無論酷暑與嚴寒,響徹岩洞,如鳴佩環,餘音裊裊。石缶內的水清澈冰涼,如玉如鏡,卻始終留有盈餘,未曾溢出,像個天然的空調,清涼了整個洞天福地。

一直以來,石蓮洞書聲從未中斷過。從一牆之隔的石蓮中學,現改為石蓮小學,到新翻修的石蓮書院,書聲琅琅,書香沁人,文風鼎盛,薪火相傳,代代不息。羅老先生泉下有知,也足以開慰老懷了。

離石蓮洞數百米遠有一奇峰,高數十米,兀自孤立,其狀像一頭威猛生氣的雄獅,怒視前方,正咆哮著,欲騰空躍起,朝你撲來,令人肝膽俱裂,避猶不及。當地人稱獅子峰,維妙維肖,十分逼真。我在猜想:當初羅洪先選址石蓮洞結廬隱居,除了圖它的清幽之外,莫非也看中此處獅子峰的鎮邪功能?正因為有神獸的赤膽忠魂,日夜守護,羅老先生才得以不懼困擾安心學問,石蓮洞才得以百毒不侵諸邪不近,安常處順,歷經千百年而風采依然。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609618366@qq.com,本號收錄鄉土、鄉情、鄉愁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帶圖片最好,請標註是否原創。鄉土文學公眾號已開通,歡迎您搜索微信公眾號:xiangchouwenxue,關注我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