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靠什麼發展起來的?難道崛起真的是靠「強省會」嗎?

地理小馬哥 發佈 2022-06-10T18:20:20.422605+00:00

引言:「成都作為西部核心之一的新一線城市,很多朋友都是通過天府之國、春熙路、天府廣場、環球中心、都江堰等這些代名詞走進成都的,當然,更多的朋友是通過成都這首歌認識的」

引言:「成都作為西部核心之一的新一線城市,很多朋友都是通過天府之國、春熙路、天府廣場、環球中心、都江堰等這些代名詞走進成都的,當然,更多的朋友是通過成都這首歌認識的」

一、先說地理區位

1、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側,整個省份的中間位置,也在青藏高原的東側,小範圍就是龍門山以東,龍泉山脈以西的成都平原。

2、我們說四川90%的城市都聚集在以龍門山為界的四川東部,而成都平原經濟區又聚集60%的城市,很大的因素就是該區域有大量的低丘平原,無論是農業耕作還是社會發展都是具備天然的優勢的。

3、成都整體地勢呈現西北→東南傾斜,但龍門山和龍泉山的走向是東北→西南走向,西部以山地,中部以平原,東部以山地、低丘為主是成都主要的地貌特點。

「曾經有這麼一段歷史典故,四川曾經受到古海殘餘的影響,洪水和水道非常不穩定,濕地和沼澤造成農耕條件單薄,但是古人一直未放棄,直到後來找到了一塊垻子,但是當時的技術水平不支持,岷江水流不穩定,直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新建,也就是李冰父子入蜀才得以解決。」

二、成都前身

1、上世紀五十年代,成都還是一座內陸「無人問津」的小城市,一五計劃被選入了全國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也是這個契機讓成都從農業→工業的逐步轉變,但與當時的「鄰居」重慶還是無法相提並論。

2、三線建設時期,大量東北的工業要素向西遷移,而成都就是當時主要的承接地之一,大量的工業資源入駐為成都的工業化奠定了有力的基礎,但是總體依靠農業耕作的方式還未完全改變。

3、上世紀末,重慶成了直轄市,對成都來說,無論是產業要素還是人口都有一定的衝擊,尤其是工業,無疑是大地震,但從那時候起,這件事情,也對成都的發展起了鞭策作用。在此之前,四川是以西部為重點發展方向的,由成都帶動,龍泉山以東就是重慶帶動,但由於一些東西的改變,四川只能發展成都,否則既要被重慶虹吸,又要被東部地區的城市帶走一些資源。

因此,強省會戰略就來了。

4、由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中部尤其是西部省份不得不走強省會戰略,只有這樣才能集中全省的精力、資源、資金來發展一個區域,也是在「錯綜複雜」的發展環境裡開闢出來的一條不得不得的路,沿海地區由於先天因素具備充足的優勢,虹吸效應就會加劇人口的外流,人都走了,還發展啥?

5、四川、湖北、陝西等中西部省份都是以強省會為主要發展模式,適當的資源、資金向省會城市傾斜,是留住人口、產業、技術的重要方法,這在後來也印證了這個模式的前瞻性。

三、崛起之路

1、我們以電子信息產業為切入點,一五計劃讓成都跟上了工業發展的列班車,這也與後來成都崛起有關,上世紀末,英特爾在上海設廠,而成都在1998年舉辦的首屆國際電腦節上,一周內,賣出了近萬顆晶片,市場反響特別好,就被英特爾「看上了」。

2、當時上海是英特爾建設的首個廠區,其他譬如廣州、武漢等城市爭先恐後地大力爭取,在當時誰引入了這樣的產業,就具備了強有力的各種優勢,這是聯動上下游的產業鏈,是「香餑餑」。

3、2003年8月英特爾公司宣布計劃在四川省成都市投資建立一個工廠,用於封裝和測試英特爾半導體產品。這一全新的英特爾工廠預計初期耗資2億美元投入建設。2005年3月英特爾公司宣布將建設此項目的第二階段......

就這樣,與其說英特爾看上了成都,不如說,西部電子信息產業的格局被成都所打破。

4、2008年之前,成都不僅在西部不怎麼出名,在東部的知名度也不高,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是一個內陸二線城市,早些時候有機構評出了「北上廣成」這樣的榜單,在當時評選之後,成都的GDP由之前的第十名落到第十四名了,仿佛都在笑話......

5、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是很多人刻骨銘心的日子,從那以後,震後重建,讓大量的資金、技術投入成都,在往後的日子裡,多重文件可以體現出成渝兩地得以重視。

四、人口、生產總值

10年近600萬淨增人口!什麼水平?

1、根據七普,成都常住人口近2100萬,與2010年六普相比,增量約600萬,增長38.49%,年平均增長3.31%。平均每年增加60萬人!成為繼重慶、上海、北京之後,我國第四個人口超過2000萬的城市。人口基數決定城市發展前景。

算了一下,2021年,平均每天都有700餘人流入成都。

2、勞動人口比例占比6成,大專及以上高達530餘萬,占比近3成,相比6普,提升了10個點,意味著,人口的湧入帶來的更多是高學歷人才來蓉就業就學。

3、再來簡單說下生產總值情況,2020年,成都GDP不過才5500餘億,占全川3成,到2020年,為1.78萬億,占全川近4成,2021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916.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6%,兩年平均增長6.3%。全川資源匯聚成都,這也為成都奠定了發展基礎。

五、總結

中國已非過去的中國,成都也已不是你認識的那個成都。成渝經濟圈、公園城市、軌道交通、雙機場、人口流入、產業入駐等這些要素的增長為雪山下的城市不斷賦能。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第四城」到如今年輕人心中連續8年的「新一線」榜首,成都又一次成為焦點。世上本無新鮮事,議論得多了,總讓人津津樂道,也許「說不清,道不明」就是成都魅力所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