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建團百年·100個團史故事㊲】紅軍中最年輕的部隊——少共國際師

額濟納旗團委 發佈 2022-06-14T16:39:42.752928+00:00

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央蘇區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曾經出現過一支幾乎全部是由十多歲的青少年組成的紅軍部隊,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

少共國際師

「少共國際師」,我軍最大紅色童子團

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央蘇區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曾經出現過一支幾乎全部是由十多歲的青少年組成的紅軍部隊,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

雖然這支青年的紅軍部隊從組建到改編只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但是這支年輕的紅軍部隊在抗擊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圍剿」中,縱然面對數倍、十數倍於己的強敵,毫不畏懼,鬥志昂揚,大揚紅軍軍威。「『少共國際師』這個光輝的名字和她的革命的戰鬥傳統,永遠是中國青運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對於正在為社會主義事業而戰鬥的中國人民和中國青年來說,也永遠是一種鼓舞的力量」。

1933年春天,國民黨軍隊調集大批軍隊,部署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圍剿」。為了進行反「圍剿」鬥爭,在根據地掀起了擴大紅軍運動的熱潮,—大批青年爭相參加紅軍。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參軍參戰的革命熱情,充分發揮青年在革命戰爭中的突擊隊作用,博古參加由紅軍總政治部召集的方面軍青年工作會議後,致電團蘇區中央局和少先隊中央總隊部,建議成立「少共國際師」 。

團蘇區中央局根據這個建議於1933年5月20日做出了《關於創立「少共國際師」的決定》。決定指出:「少共國際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苦青年解放的唯一旗幟。『少共國際師』的使命將是何等的偉大!」「中央局決定由江西徵調四千,福建徵調二千,閩贛徵調二千』」、「『少共國際師』將在今年國際青年節,高舉工農紅軍的旗幟,舉行檢閱,宣布正式成立,武裝上前線」。

自團蘇區中央局作出《關於創立「少共國際師」的決定》以後,蘇區的江西、福建、閩贛三省的共青團、少先隊的各級組織積極響應團中央局和少先隊總隊部的號召,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動員活動。蘇區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和團蘇區中央局機關報《青年實話》還配合創立「少共國際師」的宣傳,及時報導各地的工作進展情況、介紹先進經驗、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同時也對出現的一些錯誤做法提出批評。

在這個過程中,「少共國際師」還向一些紅軍部隊派出了參觀團,到這些部隊參觀學習。有一個參觀團還出席了紅軍總部在前線舉行的慶祝「八一」的活動 。通過參觀活動使得這支剛剛組織起來的紅軍部隊的青年指戰員深受教育和鼓舞。

1933年8月5日拂曉,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寧都縣西北郊的曠野上,舉行了「少共國際師」的授旗典禮。

《壯偉的少共國際師授旗典禮》的新聞報導

少共國際師成立授旗典禮結束後,全師指戰員開赴廣昌縣進行軍政訓練。在整訓過程中,師的領導作了些調整,師長由井岡山時期的老戰士吳高群擔任,政委是擔任過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長的肖華,馮文彬改任政治部主任。

少共國際師成立時有正式的紅軍番號,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師,但是因為「少共國際」這面旗幟在當時有它的特殊意義,所以不僅在當時軍內外常沿用這個名稱,就是在解放後老戰士們在回憶這段歷史時仍喜歡使用少共國際師這個名字,故紅十五師這個番號至今仍鮮為人知。少共國際師剛組建時全師約九千人,編為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三個團。以後雖然兵力不斷得到補充,達到一萬多人,但三團九營的建制未變。

凝聚青年 服務大局

當好橋樑 從嚴治團

素材來源 | 八一青春方陣

編輯 | 郭 瑞

審核 | 白世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