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你知道這個詞的歷史來源嗎?你有此症狀嗎?

陳皮醬talk 發佈 2022-06-16T05:45:28.962480+00:00

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三個高緯度國家,瑞典、芬蘭、挪威,有著優美的環境和超高森林覆蓋率。瑞典就是其中之一,一個自由與民主的高度發達國家,公民享有高品質的生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設立國家福利制度,到20世紀70年代,基本上成為現代化福利社會。

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三個高緯度國家,瑞典、芬蘭、挪威,有著優美的環境和超高森林覆蓋率。瑞典就是其中之一,一個自由與民主的高度發達國家,公民享有高品質的生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設立國家福利制度,到20世紀70年代,基本上成為現代化福利社會。

即使像瑞典這樣富裕的國家,也會有壞人,歐爾森就是其中一位。他出生在瑞典的一個小鎮,十幾歲起就是一名不務正業的小混混,經常因為偷盜進出警察局。後來在卡爾馬監獄認識了另一名罪犯歐洛弗森,歐爾森對他搶劫銀行的「光輝」歷史著迷。從此歐爾森將歐洛弗森視為偶像,對他特別崇拜。

在瑞典的監獄,犯人也是舒服的出奇,體現出所謂的人道主義。比如刑期接近末期,犯人會轉移到一個囚犯之家,它在許多方面都類似於普通人的生活,非重刑的犯人可以獲准「放假」,讓他們自己回原來的家探望,「放假」回來後,繼續服刑。結果歐爾森利用「放假」的機會逃跑了,就沒有再回到監獄。

出逃後的歐爾森並沒有躲藏起來,而是在籌劃一件大事,營救他的偶像歐洛弗森。在歐爾森放假回家之前,就已經偷運了一批炸藥放在了監獄裡。他和歐洛弗森約定好時間,歐洛弗森在監獄裡面點燃炸藥,歐爾森在外面開車接應。

到了約定時間,歐爾森開車到了監獄外面,只聽監獄裡一聲巨響,圍牆紋絲未動。瑞典處於高緯度地區,冬季很冷,所以牆體都會建造的非常厚。他們計算錯誤,炸藥量太少了,營救計劃宣告失敗。監獄加強了安保措施,歐洛弗森再次越獄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

但是歐爾森沒有放棄,想盡一切辦法要把他的偶像救出來。突然一天他想到了一招,搶銀行劫持人質,用人質將他的偶像歐洛弗森換出來。說干就干,經過半年時間的策劃,在1973年8月23號,斯德哥爾摩諾馬爾姆廣場,除了散步的老人就是上班的行人,一切和往常一樣。

早上10點鐘,歐爾森出現了,到了銀行門口,他用面罩遮住臉部,拿著衝鋒鎗闖進銀行,劫持了4名人質。警察和特警很快就到達了搶劫現場,但是為了人質的安全,警察並沒有強攻,只是部署在了銀行的周邊大樓。來到搶劫現場的不止有警察,還有當地的電視台,並第一次向全瑞典民眾直播這次銀行搶劫案件。

這時歐爾森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把在卡爾馬監獄服刑的歐洛弗森放出來,第二拿300萬瑞典克朗現金到這裡,而是現金全部是舊鈔票,否則就殺死人質。警察真的就把歐洛弗森從監獄裡帶到了銀行,這樣他和歐爾森一起挾持人質和警察對峙。

歐爾森總共劫持了4名人質,三名女性一名男性,他們都是銀行職員。兩名劫匪在人質身邊放置了炸藥,威脅到「你們要想跑,就炸死你們。」因為隨時可能沒命,人質非常害怕,不敢動,腦子也一片空白。

警察為了拖延時間,就跟劫匪說「舊幣且不要連號的現金需要時間來準備,這些錢不存進來我們就拿不到,也就不能給你們」。時間久了劫匪餓了,就要求外面的警察送吃的進來,兩名劫匪吃完後,還給了人質一些吃的。

極度恐懼的四名人質突然覺得,「這兩個劫匪好像也沒有那麼壞呀,原來一直說要殺死我們,現在不僅不殺了,還給我們飯吃。」因為全過程在被電視直播,使得整個綁架事件家喻戶曉。大家都在看,都在討論這個事件。後來劫匪開始和人質聊天,從工作聊到生活,再從生活聊到理想,話題非常豐富。其中,一名劫匪說「要不是你們,我們倆就被警察打死了,你們只要聽話就不會有危險。」

時間慢慢過去了,到了第六天兩名劫匪終於受不了了,他們決定向警察投降。隨著人質被解救,記者和媒體湧向大樓,看到人質雖然受到了驚嚇,但身體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到此時,一切看似非常完美,正義得到了伸張,生命得到了挽救。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公眾就無法理解了,受害人被解救出來後,對那些營救他們的警察不感謝,反而是對警察一點信任感也沒有,甚至表現出明顯的敵意。好像這些解救他們的警察是打破了他們的美好生活的敵人,這一切都在直播中,讓全瑞典人感到不可思議。

後來,兩名劫匪被送回監獄,警察對四名受害者進行調查取證,這幾名受害者完全不配合,導致調查取證工作困難重重。更讓人驚奇的是,一名受害者第一時間成立了一個基金會,高價聘請律師為兩名劫匪辯護脫罪。還有一名叫Christian的受害者,竟然愛上了劫匪,非他不嫁,跑到監獄裡和劫匪去訂婚。

瑞典政府為了弄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專門出資對此事進行研究。當時警方找到了知名的犯罪心理學家貝傑羅特,就問道「教授,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受害者不但不願去指正嫌犯,反而覺得他們很好,要替他們脫罪,甚至有受害者還會愛上綁匪。」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樣本研究,所有的研究這項心理活動的專家一致發現,這種怪誕的行為實際上是受害者患上了一種精神疾病,產生這種疾病需滿足四個基本條件:1.受害者生命受到了嚴重威脅。 2.受害者身心都受到威脅,處於完全的絕望之中。3.在挾持的過程中,施暴者偶施小恩小惠給受害者。在這種極度絕望和恐懼的情況下,人質會對施暴者產生依賴心理。4.受害者所獲得的信息有限,除了施暴者願意讓他們知道的信息,那些施暴者不願意讓他們知道的信息,就全部屏蔽掉了。

這種疾病發作之後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受害者對是非善惡完全喪失判斷力,對自身的權益完全喪失保護欲望,大多數會對解救者非常痛恨,對施暴者反而感恩戴德,甚至是替他們去辯護脫罪。因為整個事情發生在斯德哥爾摩,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雖說大多發生在綁架和非法拘禁中,但又不完全限於這些,在生活中、社會中也有很多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例子。比如中國傳統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我認為就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徵,這只是我認為,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和社會中有很多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例子,每天都在發生。

好萊塢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瑞德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來到肖申克後,一開始你會恨他,後來你慢慢適應了它,隨著時間的流逝你開始變得依賴它,這就是體制化。」從他的話語中,可以看出瑞德已經離不開肖申克了,在他被拒絕多次終於被假釋後,反而恐懼外面的自由世界,這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表現。

不過瑞德很幸運,在肖申克他遇到了年輕的銀行家安迪,一位睿智而且毅力堅韌的朋友,讓他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在安迪逃出肖申克後還給了瑞德重生的機會,所以瑞德並沒有被「肖申克外面的恐懼」擊倒,並順利逃到了美麗的芝華塔尼歐,最終得到了「救贖」。但是老布魯克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已經完全對肖申克產生了依賴,甚至為了繼續留在肖申克去傷害獄友。在被假釋後,老布魯克斯始終無法擺脫對外面世界的恐懼和排斥,選擇了自殺。

瑞德的救贖給我的啟示是,受害者一旦獲得被施暴者屏蔽掉的信息,並願意收受這些,而且還願意去思考,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就會痊癒。

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你還了解多少,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