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異事:合陽葛朗台,王村吝嗇鬼

莘村董剛 發佈 2022-06-16T06:07:38.779465+00:00

蝜蝂者,柳河東筆下小蟲也。雖涓埃之微,卻性貪,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嗜取,遇貨不避,以厚其室,唯恐其不積。

王村蝜蝂傳

文/董剛

蝜蝂者,柳河東筆下小蟲也。雖涓埃之微,卻性貪,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嗜取,遇貨不避,以厚其室,唯恐其不積。

河東以之喻人曰,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寓言之事,往往極盡誇張之能,孰不知千年之後,合陽王村一人,絕類此蟲。

其人瓮牖繩樞之子,世居王村,稼穡為生,家貧不能自給。茅舍兩間,不蔽風雨。出生之時,適逢大雨,輾轉於村東破廟之中,神像之前有供桌,遂呱呱墮地於此。合陽人素良善,憫其牽船作屋,潦倒困苦,東家贈米,西家舍衣,故能苟延於成人。

民國之時,軍閥混戰,土匪橫行,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其人雙親已故,孑然一身,遂前往澄縣,受僱於富室。其家有一小妾,觀其雖破衣爛衫,捉襟見肘,然額寬眉濃,資質偉岸,常喚身邊使喚,久之,遂與之通。


情濃之際,難以割捨,相約私奔,一如《白鹿原》中黑娃與田小娥事。澄縣富家自是不舍,遣人追至王村。合陽地貌溝壑縱橫,斷崖頗多,雖犬羊猿猱難以攀援。兩人無處躲藏,觀崖上有一洞,遂負此婦,手足並用,攀藤攬葛,藏至洞中。來人觀此地勢,莫不瞠目,無可奈何,悻悻而歸。

既有家室,自是安居,薄田數畝,尚可餬口,居無何,便有弄瓦之喜,明珠入拿,增輝彩悅,雄姿英發。此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乎乎數年,家道殷實,何也?原來此人孩提之時,便為阿堵物所傷,父母亡故,流落異鄉。既成家,且有女,誓發奮,必致富。

活龍鮮健尚不言之,汲汲于田間之事,他人萬萬不及也。其時耕作,倚仗畜力,此人下地,力兼數人。黎明即起,水半壺,蒸饃三,騾馬二,至晚方歸。鏵犁入地,半晌不歇,騾馬大汗,放之地頭噬草,牽另一頭入地繼之,換馬不換人。其人抖擻若此,聞者莫不目瞪舌撟,呆若木雞。

既勤懇,遂致富,解飢困,名聞一方。然往事歷歷,不敢懈怠,些小之物,一經入目,便不舍。村人有喬遷之喜,舊屋椽檁出售與異鄉之人,其人阻攔,房主已收訂金,自是為難,然不願得罪,遂下難題,賣與此人,可,卻要野菊色舊幣。其時經濟制度混亂,幣種繁多,野菊色舊幣較受合陽人信任。此人不語,翻身入戶,端出笸籮,紙幣盈筐:椽檁與我,野菊色幣任爾挑!異鄉人稱奇,自願出讓。其人富餘若此!

民國三七年,合陽反正,打土豪,分田地,窮人當家。此人無奈何,卻不至於飢困。至三年困難,飢腸不飽,難以為繼。時合陽無煤,運煤需至澄縣,此人年老,拄杖而行,尚至大坡下做拉坡人,一角兩角來者不拒,方免於饑寒。

至於老境,尤愛青蚨,只進不出,可謂之痴。家中無子,為其女招贅,有孫年幼,腳穿花鞋。其女不備,潛脫卸持之集市換錢。家有豚豕,在其眼中皆是孔方兄,時常奪孫口中之食以飼之,皆因豚豕可市而孫不能也!鄉人莫不掩口而嘻。

其妻喪,不置棺木,隻身葬於彼時躲避追者之崖上洞中。窗間過馬,露往霜來,此人已風燭殘年,忽一日,無蹤跡,多日不見,鄉人大奇。或曰,隻身入洞,與其妻相伴耳。知其稟性者,莫不嘆息。

痴人痴性,難以言說。昔余華有《活著》一書,或可解之:不經蒼生事,不知世間難。大洋之西,有國名曰美利堅者,彼國作家傑克.倫敦曾作《熱愛生命》一文,逃生者食物充足,卻行為迥異,常藏麵包於四隅,乃至於身下,科研之人不解。

嗚呼,王村之人畢生陷於此,為世人所笑,喻其為「合陽葛朗台,王村吝嗇鬼」。欣逢盛世,國泰民安,世人當不知其之艱辛也。蝜蝂之行,何其憐也!

董剛 2022年6月15日星期三

(多謝王志敏先生講述王村的奇人異事。)

作者簡介:



董剛,陝西合陽百良鎮莘村人。2002年畢業於寶雞文理學院中文系,現為西安市東方中學高中教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陝西散文學會會員,渭南作家協會會員,西安高新作協會員,合陽作協理事。在《長江文藝》《延河》《陝西文學》《華文月刊》《西部散文選刊》《文化藝術報》《西安晚報》《教師報》等報紙雜誌及《文學陝軍》《中國作家網》《中國報導》等文學平台發表小說、散文、評論、詩詞歌賦等二百多萬字,出版個人文集《一路艱辛是尋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