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哈爾濱住宅小區的變遷

老白聊龍江 發佈 2022-06-16T18:16:15.003285+00:00

哈爾濱光復後作為大後方,中央陸續將一批批工業企業遷到東北、遷到哈爾濱,在解放後蘇聯又援建中國156個工業企業項目,其中50個在東北,13個在哈爾濱。

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哈爾濱沒有住宅小區的概念,更沒有高級、高檔的說法。

哈爾濱光復後作為大後方,中央陸續將一批批工業企業遷到東北、遷到哈爾濱,在解放後蘇聯又援建中國156個工業企業項目,其中50個在東北,13個在哈爾濱。

所以當年的哈爾濱是國企最多的城市之一。南方遷移的、蘇聯援建的、新成立的都是國企,都是大國企,其中大多數還都是央企。

光復後黑龍江省行政區的幾次變革,由五省一直轄市到54年變成一個省,哈爾濱作為黑龍江省省會,就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大體量的工業城市。

那時候解決職工居住問題都是由職工所在單位包辦,所以那年代的住宅基本都是公產房,政府在企業、機關駐地附近無償劃出一定的地皮用來蓋家屬樓。

而那時候的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都有房產處、房產科等相關科室負責本單位家屬樓的建設和維護。

所以那年代的住宅都是某某家屬區、某某小區,比如省政府家屬區、鍋爐廠家屬區、亞麻廠小區。




而蓋的住宅樓也是五花八門,有沒有暖氣的、有室外樓梯的、有筒子樓的,就是在楊馬架子(哈西)和上江街(群力)一帶的輕工企業也都蓋了大面積的平房供職工居住。

這些住宅就是解決了遮風避雨的作用,說舒適談不上,那年代能解決溫飽的問題就不容易了。

所以那年代蓋的房子就是遮風避雨的,蓋房子的部門是能簡就簡,能省就省,想辦法多蓋房子,職工還排著隊等分房子呢。

而職工的要求是房子有牆有蓋就行,不挑不撿,按工齡、按條件老老實實的排隊等分房,那時候的房子和現在的房子區別太大了。

80年代初,改革開放,哈爾濱第一個標準「高檔示範小區」誕生了,集中供熱、煤氣,小區商服,賓館、商店、學校、幼兒園,家家有電話……在那年代該有的都齊全了。據說當年在全國也是排在前面的,那就是王兆新村。



記得早時有個順口溜,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人們對住宅的美好願景。

王兆新村是哈爾濱第一個家家有電話的住宅區,雖然因為當時的技術問題安的都是分機,但也提前好幾年讓這裡的住戶享受到優越感,分享到家裡有電話的快樂。

從王兆新村開始住宅建設的標準就越來越高了,而住宅小區的規劃也越來越精緻,尤其房改後住宅建設進入了商品房的快車道,房屋建設的主體由各個單位集中到房地產開發商。

房地產開發商都是能人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互相攀比,高檔住宅小區是此起彼伏,接擁而至,鴻翔路一帶、歐洲新城、愛建、崑崙商城、哈公館、四季上東,還有很多很多的小區。


但這些小區用現在的眼光看都有兩個共同弊端,就是容積率低,綠化率低,原因就是房地產開發商見縫插針,把盈利做到極致,擠綠地、占陽光,遠看高樓萬丈,回家隔窗相望。


而群力新區是市政府主導開發的,在整體布局和小區規劃上做足了功夫,綠化在先,環境第一,十個公園,園園相望,街景花壇遍布街頭巷尾。



小區繞著公園建,公交圍著小區跑,地鐵橫貫群力東,購物方便煩惱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