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做一件事!他說「水立方」是最滿意的作品

中國之聲 發佈 2022-06-17T18:51:16.279876+00:00

先生,不僅是一種稱謂,更蘊含著敬意與傳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僅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更有著溫潤深厚的德性、豁達包容的情懷,任風吹雨打,仍固守信念。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後生晚輩持起讀書、做人的一盞燈。

先生,不僅是一種稱謂,更蘊含著敬意與傳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僅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更有著溫潤深厚的德性、豁達包容的情懷,任風吹雨打,仍固守信念。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後生晚輩持起讀書、做人的一盞燈。

總台央廣中國之聲特別策劃《先生》第五季,向以德性滋養風氣的大師致敬、為他們的成就與修為留痕。今天讓我們走進董石麟的空間結構世界。

董石麟,1932年生於浙江杭州。空間結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曾主持、參與首都體育館、國家大劇院、水立方、上海世博會世博軸等著名建築的科研攻關,是中國現代空間結構的奠基人之一。

浙江杭州,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交匯處,摩天輪「彩雲追月」即將開工建設,它沒有軸承和拉索,如一輪巨大的圓環矗立江邊,未來感十足。這是90歲高齡的董石麟最新參與的一項工程。

董石麟說:「這個摩天輪有難度,沒有軸,靠外面的輪子。結構我分析是可以拿得下來,我建議他們要做模型試驗。」

董石麟在浙江大學辦公室

等著坐摩天輪的董石麟被譽為我國空間結構奠基人之一。這稱謂,他直言「高了一點」,他說,自己只是見證了中國現代空間結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

董石麟介紹,「空間結構」還叫大跨度建築結構,裡面不要有柱子,跨度可以大一點。「一二百米,甚至三百米,裡邊可以舉辦一些活動,展覽、體育比賽或者文藝演出都可以。」

戲院裡的柱子勾起最初的少年夢

中國傳統建築往往靠四梁八柱支撐整個結構。鑽研了一輩子空間結構的董石麟,從小就和「柱子」過不去。

董石麟的故鄉杭州餘杭區塘棲鎮歷來是商業繁華之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鎮上的戲館時常演出紹興戲。戲館有個傳統,每當臨近散場時,大門就打開了,外面沒有買票的人也可以入場看「開門戲」。董石麟家中窮苦,買不起票,又被紹興戲勾得心痒痒,只能趁這時擠進戲館一飽眼福。戲館裡到處都是柱子,柱子間的空隙也擠滿了人,年幼的董石麟干著急。

「進去以後座位全部都坐滿了,我們只能站在後面,裡面柱子很多,也看不到什麼東西。我當時就決定,以後要造一個大的房子,裡面不要有柱子。」

公派留學蘇聯

想給中國建築「做減法」

儘管讀書時學時輟,但這個浪漫的遐想逐漸變得清晰。新中國成立不久後,董石麟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第二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土木工程專業併入同濟大學。

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渴望向世界學習先進的技術與理念。1955年自同濟大學畢業後,門門功課都是5分的董石麟被公派到蘇聯留學。

董石麟說:「我們班裡50個人選了2個。當時蘇聯有三個搞建築方面的大學,我就到了莫斯科。這也是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機會,要進一步向他們學習,提高這方面水平,我有這個責任。」

1956年在莫斯科讀研究生,師從原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國際著名薄殼結構專家瓦·札·符拉索夫教授。

董石麟在莫斯科學習空間薄殼結構,這種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為主,在空間跨度方面依然有限。學成回國後經過數年工程實踐,他把研究方向轉向重量更輕、跨度更大的網架結構——這條路國內鮮有人走,董石麟的想法很簡單:要給中國的建築做點「減法」。

從首都體育館到「水立方」

他突破不止

1965年,33歲的董石麟接手北京首都體育館的結構分析任務。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個大跨度網架結構建築,跨度達到112米。因為條件有限,許多計算不得不依賴人工進行,他整整兩周閉門不出。

「總共開了128個方程式,當時中國科學院有一台每秒1萬次的計算機,我用計算機先把方程式解出來,解出來後我再用手工算,把裡面的變位算出來。」董石麟說。

首都體育館1968年竣工,此後數十年一直是國內空間跨度最大的建築,從「桌球外交」到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承載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歷史瞬間。直到今年,它仍在作為北京冬奧會的比賽場館使用。

1993年,董石麟在非洲馬里國家議會大廈建設工地。

造「沒有柱子的大房子」,董石麟在全世界上千個重大工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跡。他最滿意的,還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外形方正,內嵌「水泡」,如夢似幻,亮相時舉世驚艷。水立方的設想最早來自國外,但如何實現177米的大跨度,沒人給出方案。董石麟帶領科研團隊花了兩年時間,終於攻克了受力節點的技術難題。

董石麟說,「『水立方』專門是一種體系,我們叫『多方面體的空間結構』,這個節點的受力是比較複雜的,澳大利亞設計不出來,我們做模型試驗、理論分析,搞了一套計算公式出來。」

2007年,在北京奧運會「水立方」游泳館結構結頂儀式前,董石麟(左二)與項目和技術負責人合影。

坐在「水立方」里,董石麟一邊欣喜於開闊的視野,一邊又開始琢磨新的問題:如何在實現空間大跨度的同時,又能節約建材、降低成本?「鳥巢」造型雖然漂亮,但用鋼量較大;等到為杭州亞運會設計主體育場「大蓮花」時,董石麟團隊通過「單層網殼結合雙層網殼的組合體系」,將用鋼量降到了「鳥巢」的一半。

回鄉任教

為中國空間結構點燃「星星之火」

董石麟常說,自己一輩子幹了三項工作,空間結構的研究、實踐和教學。1985年,他回到家鄉杭州,到浙江大學任教。

1998年,董石麟在浙大土木系資料室講解空間結構。

學生王藝達說,90歲的董老師依然每天堅持騎車到浙大玉泉校區的辦公室里研究他的「索穹頂」,這是近年來國內外空間結構的研究熱點。

「找董老師時,他都會在辦公室,同時他還保持著非常旺盛的工作精力。在我和他相處的這半年裡,他已經研究出了三個新的索穹頂體系,創新能力超過了一些在職教師。」

2002年,董石麟應香港大學邀請作學術講座時與夫人周定中在港大。

2004年,第六屆中日建築結構技術交流會在浙江大學召開,董石麟作為名譽會長在會上致歡迎詞。

30多年裡,董石麟在浙江大學培養了120多位碩士、博士研究生,為中國空間結構點燃「星星之火」。2017年,董石麟在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建院九十周年時寄語後輩學子:「今朝奮發學習潛心鑽研,明天美了祖國益了人民。」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董石麟說:「建築美和結構美結合起來,才是好作品。我們的空間結構,我覺得是很美的,是美了祖國;但是我們空間結構不單單是美,還對老百姓有好處,人民是需要它的。

2007年,在空間結構的創新與發展研討會上,董石麟(中)與國內空間結構委員會資深專家合影。

十來歲鑽進戲館看戲,那一鑽,他闖進了空間結構的世界。如今,董石麟帶領團隊研究「索穹頂」空間結構,向著更大的跨度邁進。視野之所及,從江南水鄉的一方戲台,到中國引領的世界舞台。

「我這一輩子都在搞空間結構研究,我想在這方面對國家有貢獻。以後我們國家不但要在某一方面強,我們還要全面地強起來,我們共同努力。」

記者手記:

我是記者張國亮。架好設備準備採訪時,董石麟突然問:「你們用的設備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原以為是隨口一問,採訪完才意識到,作為和新中國一同成長起來的科學家,董石麟對「國產的還是進口的」總是格外在意。

這樣的執著,伴隨了董石麟一輩子。從留學蘇聯學習國外知識,到實踐中自主創新空間結構,董石麟不斷地把「進口」的變成「國產」的,又把「國產」的變成世界領先的。當年戲院柱子背後的少年,依然初心未改,步履不停。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ID:zgzs001)

監製丨高岩

審稿丨章成霞

記者丨張國亮 楊茜茜 劉浪

播音丨王嫻 王澤華

製作丨周天縱

圖文編輯丨鄒寧博 張婭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