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評論員:永葆為民情懷

浙江日報 發佈 2022-06-18T00:00:17.416218+00:00

學好用好《習近平浙江足跡》,要夯實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在堅守人民至上立場上對標看齊,永葆為民情懷。

浙江新聞客戶端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的足跡,浸透濃濃為民情懷。學好用好《習近平浙江足跡》,要夯實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在堅守人民至上立場上對標看齊,永葆為民情懷。

細節,照見真情。習近平同志對人民的情感,有許多細節的見證——「欠發達地區幹部群眾對習書記的情意,是習書記一趟一趟跑出來的」「從廚房出來,習近平又徑直走進了洗浴間,擰開熱水龍頭,用手試了試水溫」……類似的細節很多。越是細節,越是照見真情;越是細節,越是可感可學。每名黨員幹部都應該透過這些細節,檢視、升華自己的為民情懷。

跑下去,才能體察冷暖。對人民有感情,就要關心人民冷暖。這份冷暖,坐在辦公室,感受不到。要想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須腳踩泥土、衣沾露珠。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特別能「跑」,走遍浙江各個縣(市、區)。為民情懷就是在一次次「跑下去」中深化和升華的。如今交通網絡發達了、通訊方式便利了,黨員幹部要更加自覺地跑遍、跑深、跑透,面對面做好群眾的工作。

辦實事,才能鞏固聯繫。「樹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關於為民辦實事,習近平同志有許多直白形象的說法。永葆為民情懷,需要用實績說話,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當年,正是在習近平同志的提議和推動下,浙江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把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具體地體現在了民生領域,鞏固了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繫。

時代不同了,但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永不能變。我們既要學習習近平同志的為民情懷,更要在實踐一線磨練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當前,浙江正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服務好「一老一小」、打造「浙有善育」、「浙里康養」、建設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等課題,亟待破題。只有帶著深厚的人民情懷,才能在創新和實幹中破解好這些課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關鍵字: